三顾茅庐的意思
三顾茅庐 00:00 14:35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诸葛亮,字孔明,本是琅邪阳都人,在今天的山东临沂沂南县。琅邪诸葛氏也是当时主要的士家大族之一。其父诸葛珪,汉末担任泰山郡丞。不过诸葛珪很早便去世了,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听命于袁术,担任豫章太守,供养着诸葛亮及其弟弟诸葛均。后来,官员更替,诸葛玄去投了荆州刘表,暂时安身。诸葛玄死后,诸葛亮便在隆中一带种地为生,闲暇时好吟吟诗,过得也算快活。其人身长八尺,风朗俊秀,胸中有经天玮地之才,自比管仲、乐毅,但却无人赏识。平时交好的朋友有博陵的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这也都是当时的才俊人物。恰好,这时刘备依附荆州刘表,在新野驻扎。一次,徐庶来见刘备,两人聊起天下英雄人物,徐庶便对刘备说:“将军,我认识一个人,此人叫做诸葛亮,乃卧龙也,您愿意见见他吗?”刘备听了很感兴趣,“既是这样,请徐先生下次带他一起来,可以么?”徐庶摇摇头说:“不可。这个人您可以去见他,但不可以让他屈尊前来,希望将军能够屈驾前往探看他。”刘备听了之后点点头。以上是正史上的记载。到了《三国演义》里,这一段可丰富了,这段故事便叫做“三顾茅庐”。先来看这一顾。刘备听徐庶说诸葛亮之后,那是求贤若渴,恨不得马上把这位孔明先生请到自己这里。他命人准备好礼物,带着关张二人来到诸葛亮耕种的隆中,这隆中在今天的湖北襄阳。在路上,他们遇到几位农夫,边走路边唱歌,歌中唱道:“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刘备听了心中一动,赶忙下马向农夫打听这歌是何人所教,农夫答:“此山之南,有一卧龙岗,乃诸葛先生高卧之地。”刘备听了大喜,谢过农夫,打马前往。到了诸葛亮的住处,敲门后有一小童来应,一问才知道诸葛先生云游去了,不知何时能回。刘备心里一凉,呆在那里不肯回,张飞劝他,“大哥,我们先回去,你这样等也是没用,再派人来探问罢了。”刘备等人打马往回走,只见得卧龙岗风景甚好,刘备心情稍稍平复,却见一人走在路上,此人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也是相貌堂堂。刘备以为此人是诸葛亮,赶忙探问。对方答并非卧龙,而是诸葛亮好友博陵崔州平。刘备好生失望,但想想如果是诸葛亮的朋友,那也不是一般人,于是想请崔州平到新野一叙。崔州平谢过刘备,称自己无意功名,不愿出山。刘备好大不愉快,回了新野。以上为一顾茅庐。?话说过了几日,刘备又派人去探看,闻说诸葛先生已经回来了,他大喜,带着关张拿着礼物又赴卧龙岗。那天正是隆冬时节,张飞气不过道:“天寒地冻,我们回去吧。”刘备说:“不可。此时节去见卧龙先生,才见得出我等之真诚。”一行人走到一小酒馆,听到里面有两人高谈阔论天下之事,刘备求贤的那颗心又被吊了起来,连忙上前询问。一问才知道,这两位也是诸葛亮的朋友,一位叫石广元,一位叫孟公威。刘备说:“两位不如与我一同到卧龙岗去见卧龙先生。”二人摆手,只道是山野之人,不省国家之事。刘备只好上马赶路。到了庄上叩门,童儿来开门说先生在屋里,刘备赶紧上前探望,却见一少年正拥炉而歌,刘备赶忙施礼,一问才知,此人乃诸葛亮之弟诸葛均,诸葛亮啊,和上回刘备见的崔州平一同出门云游去了。刘备连连跺脚,怎么就这么不巧呢。刘备再问诸葛均关于诸葛亮的事情,诸葛均回答得都不咸不淡的,把张飞听得火往上冲。刘备还不罢休,要过纸笔给诸葛亮留书一封,这才出门。刚出门,便遇见一位老者骑驴吟诗而来。刘备连忙下马道:“孔明先生,刘备等你好久了。”没想到,来人是诸葛亮的岳父,他吟的诗也是诸葛亮自作的梁父吟。刘备刚刚燃起的希望又熄灭了,他只好带着关张二人又返回了新野。以上为二顾茅庐。经冬复历春,天气转好后,刘备特意斋戒三天,要再往卧龙岗访孔明先生。关张二人不同意,张飞说:“哥哥,只消我去,一根绳子便把他绑来。”刘备脸一耷拉,“我们是去求贤,不是去抓人,若这样,不带你去了。”张飞连忙道:“两位哥哥都去,小弟何敢不往,我听话便是。”三人这次又同赴隆中。离诸葛亮的居所还有半里地,刘备便下马走路,以示心诚。到了庄前一问小童,说先生在草堂上睡觉未醒。刘备大喜,命小童不要惊醒诸葛亮,让关张在门外守着,他在台阶下拱手而立等着。张飞大怒,“这先生怎么这么傲慢,让我哥哥哥站着,他便躺着,待我屋后放把火,看他醒不醒!”关羽连忙劝住。等了一个多时辰,诸葛亮方醒来。诸葛亮也真是大贤,醒了不干别的,先吟诗四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小童通禀说有刘备刘皇叔求见,诸葛亮赶忙整衣冠相见,这才引出卧龙出山,助刘皇叔成就大业,隆中答对,定三分天下江山。以上为三顾茅庐。写到这里,小方叔叔要和大家介绍一下,在整个三顾茅庐里,你要注意总共出现了几组人物,他们各是什么情态。第一组是刘关张三人。刘备求贤若渴,一路上患得患失,动不动就要翻身下马,跟人打听问你是不是诸葛亮。但同行的张飞对此颇看不惯,直嚷嚷说要拿根绳子把诸葛亮绑来。关羽呢,虽然没有明显表态,但至少不是支持的。第二组是诸葛亮的朋友们。这一组人是山林隐士,他们都表现了了较高的文化素养,但对于刘备刘皇叔一点儿也不感冒,刘备有意请他们帮忙,他们都婉言谢绝。第三组是诸葛亮的家人们。这一组人和第二组有些像,特别是都对刘皇叔不冷不热,比如那个小童儿,刘备报出自己的名号是“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小童儿一句话回过去,我可记不住。诸葛均也是,对刘备一行不冷不热,人家冒风雪而来,一点主人之礼也没有。这种烘云托月的描写下,突出了两件重要的事情。第一,刘备真是求贤若渴。他对于人才的渴望在见诸葛亮之前真是达到了顶点。连续三次,一次比一次心诚,第三次还要步行半里,听说诸葛亮睡了,还要拱手在台阶下立着等。第二,诸葛亮乃是当世贤人。三顾诸葛亮才现真身,之前的描写,读者和刘备一样被吊足了胃口,越是见不到,越是想见,这诸葛亮到底是什么人呢?他虽未现身,但他教农夫唱歌,他有着素养很高的隐士朋友,他的家人对于权贵不屑一顾,这些都从各个侧面展示了诸葛亮的为人、素养以及他的学识。写到这里有人要问了,那这三顾茅庐到底是真的么?据《三国志》正史记载,“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在诸葛亮写给刘禅的《出师表》中也提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那也就是说,这三顾是真的啦?不全是。古汉语中的这个“三”字,经常被用来形容次数多,有个词语叫做“如是者三”,就是说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次。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去找了他很多次,最终见到了,但并不是像小说里说的那样,前两次没见着,第三次见着了。更有可能是,刘备见了诸葛亮多次之后,两个人越谈越投机,诸葛亮见刘备是位明主,这才向他道出奠定刘备霸业的“隆中对”。《三国演义》的“三顾”丰富了很多细节,简直是写出了武侠小说的感觉,前两次虽然没有探访到,但这云里雾里,越看越让人好奇,等到诸葛亮真身出现的时候,等到他真的道出隆中对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像是身上痒了半天,终于被人挠到了一样开心。这也是小说的魅力所在。所以,真相是:刘备多次拜访诸葛亮是真,但次数不一定是三次。不过到了后来,三顾茅庐也成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真心诚意地拜访、邀请有贤能的人。好啦,我们今天学习了三顾茅庐这个成语,了解了“三”这个字的古汉语意思,另外我们还学习了小说的写作手法。今天的故事先讲到这里,让我们下期再见。 骚年,不用草庐,钻进这顶帐篷卧龙、卧猪、卧狗由你往期故事:谁是孙尚香?诸葛亮的三条锦囊都讲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