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子科学之父?
钱三强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一、钱三强: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80年7月24日,钱三强教授在中南海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简况》为题讲课。
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拓展资料
说起何泽慧,可能很多人不知晓,但要说钱三强,很多人并不陌生。
钱三强,“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原子弹之父、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
何泽慧,是钱三强的夫人。
但今天要说的是,她不仅是钱三强的夫人,更是一位杰出的核物理学家,曾发现了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195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院士。
关于他们的工作和贡献,很多地方都做了报道。
今天这里要讲的是,他们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01
在介绍他们的爱情故事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何泽慧的家世。因为她的家世非同一般。
何泽慧,祖上是山西灵石累世五代的“科举望族”。
据资料显示,清代从顺治元年(1644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灵石共出过23名进士,其中15名出自何家。这些进士中有8人进入翰林院。
此外,还有29名举人、22名共士、65名监生、74名生员,以至于山西一带曾有“无何不开科” 的说法。
她们家族“望”到什么程度?
民间流传一种说法,“两渡何氏”与“夏门梁氏”“蒜峪陈氏”以及“王家大院”的“静升王氏”,并称为山西灵石县的“四大家族”。
林泽慧的父亲何澄,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家族里。但很不幸,何澄3岁丧父,14岁丧母,后由大哥何子宽抚养长大,曾到日本留过学,入过振武堂,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过,是光复会成员。
回国后,曾参加过一些革命工作,后来退出军界,定居妻子王季山的老家——苏州。
何澄
何澄不仅办了织布厂,积攒了殷实的家底,还很喜欢收藏字画、文物,与张大千、叶恭绰等大家还是好朋友。
苏州城区东南边带城桥路阔家头巷11号的网师园,就是林泽慧的父亲何澄1940年买下。
后来何澄和妻子王季节山过世后,何泽慧等一众子女,将这座典型的苏州市园林及藏品,在1950年全数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据说文物包括文徵明、傅台、王铎等大家的笔墨丹青画作1374件,古籍图书642册,以及72枚田黄、鸡血何青田石等做成的印章。
何泽慧的母亲王季山也出生在苏州著名的科举世家——莫釐(li)王氏。
王家在清朝末年,与张之洞、冯桂芬等洋务派重臣交往甚密。何泽慧的外公王颂蔚曾中进士, 还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老师。
何澄收藏的印章
何泽慧的外婆王谢长达,也是个了不起的女性,主张男女平等,曾成立放足会,创办振华女校,促使女性接受教育。
辛亥革命期间,王谢长达还组织成立“女子北伐队”,自任队长,带领北伐队做革命宣传,募集军饷,支持革命。
除了何泽慧的母亲王季山,其他两子曾留学日本,三女曾留学美国。何泽慧的二姨1919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这是已知的中国第一位女博士。
王谢长达
看完何泽慧的家世,是不是有种感慨:哪是寒门出贵子,而是满门书香多才俊?
02
说完她的家世,回到正题:何泽慧和钱三强是怎么相识的?
何泽慧,1914年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两两结合结合的家庭里。她在苏州出生,家里排行老三。
家里思想开明,不仅不限制而且还鼓励女孩读书。
(姐姐何怡贞后来成为著名的金属物理学家、妹妹何泽瑛也成为植物学家,兄妹几个都各有成就。)
何泽慧(左一)何哥哥姐姐
少年时期的何泽慧,就在外祖母创办的振华女校读书。
振华女校高中毕业后,深受家族影响,何泽慧也选择了物理,最后在3000人的激烈竞争中,考上了清华物理系。
与此同时,在北大读了两年预科、一年物理的钱三强,在听了几次清华教授的课后,毅然放弃北大,重新报考了清华物理,最后成功录取,和何泽慧成了同班同学。
周培源曾是他们的老师,王大珩、钱伟长、彭桓武等都是他们同一届的校友。
周培源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正值抗日战争,那时的大学生的心里只装着两件事:学习和抗日。
作为同班同学的何泽慧和钱三强,在老师“实业救国”的思想引导下,也都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学习上。
两人的关系也只是同班同学,仅此而已。
由于时局动荡,清华物理系学生从入学时的28人,逐渐减少到10人。
这10人当中,何泽慧和钱三强就是其中之二。
毕业照
有意思的是,两人分别以毕业论文第一和第二的成绩毕业,何泽慧第一,钱三强第二。
想不到吧?学生时代,虽然两人都是学霸,但是何泽慧的光芒更甚钱三强一筹,只是后来钱三强的知名度逐渐超过了林泽慧。
毕业后,何泽慧几经辗转思量,1936年去了德国,学习弹道学。
钱三强先是做在著名的物理学家严济慈的助理,从事分子光谱方面的研究工作。
1937年后又去了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居里夫人的女儿伊莱纳·约里奥—居里夫人。
缘分就是很奇妙的东西,本以为就此分道扬镳,生活再无交集,却偏偏又在拐角处遇见。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和法国打得不可开交,中国也正在进行抗日战争,作为留学生的钱三强和何泽慧也深受其扰。
1940年,两人均已完成毕业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但是由于战事,两人都不能回国。
1942年,钱三强突然接到何泽慧写来的一封信,如果他方便与国内通信,请他代为转告自己的家人自己在德国平安的消息。因为那时候德国通信不仅受限,而且每封信不能超过25个单词。
一个人身在异乡,又身处战事,青年钱三强难免会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孤独感。
何泽慧的这封来信,无疑像一缕春风,刮进了他孤独寂寞的内心。
尽管这缕春风还没有爱情的成分。
但对于一个孤身在外的人,即使是来自同胞的一句问候,都会显得很温暖。
就是这一封信,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再次让两人的生活产生了交集,最后成就了一段旷世之恋。
1942年到1945年,三年间,一个在德国海德堡,一个在法国巴黎,但距离不是问题,只要能够通信。
在信中,他们总是一个个问“你好不好啊?”另一个人回信说:“我很好。放心吧”。
有句诗说:“只要有邮差在的地方,生活就充满诗意”。
尽管战火不断,但是书信,足以驱散两个人心里的阴霾,幻化出诗意。
渐渐地,爱情的种子就发芽了。
《穆斯林的葬礼》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世界上没有一个青年不曾想过爱情,每人心中都有一颗爱的种子。它可能萌发很早,也可能储存很久,它可能成熟于短短的一瞬,也可能经历漫长的磨难而最终凋落。爱情是一种神物,不遇到适当的时机,它并不显露明显的形态,以至于本人都觉得似是而非。而当他清醒地意识到它的存在的时候,它就已经成熟了。”
书信,让二人在炮火连天的异国他乡,有了些许寄托和慰藉,心靠得越来越近,爱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用作家霍达的话说,就是“爱情的种子成熟了”。
03
何泽慧在生活上虽然是个敢作敢为的人,但是在感情上,却表现出传统女青年的羞涩。
她想把自己“谈恋爱”的消息告诉大姐何怡贞,可又不好意思。于是她让钱三强直接写信给大姐。
1945年9月10日,钱三强给何怡贞写了一封信:
怡贞女士:
我是从来尚未与您通信的人,请您原谅我的冒昧,并且请你原谅我对您的称呼。
我最近收到令妹泽慧的信,她叫我代写一封信给您。
泽慧同我是在清华大学时同级同系的同学。一九三六年她到德国,一九三七年我到法国,在居里实验室从若利欧5夫妇作关于放射学及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工作。因为战争的关系,我们于一九四〇年论文完结后,都不能回国。……
由她的信中知道她对于这门物理非常有兴趣。因为工作的范围相同及互相认识的清楚,我们最近决定将我们未来生活及工作完全联系一起。但是泽慧因为有点小孩脾气,所以叫我向您报告我们的决定,并且希望您能有机会时,代向 堂上报告。
我们现在尚处于异国,所以没有任何仪式,但是我们相信我们的决定已经如同有过仪式一般,至于将来的事情,尚希望您指教。……
钱三强的信写得正式又传统,从头到尾将他们是如何相识、相恋,以及往后的打算都告诉了何泽慧的大姐。
后面居然还附上了自己的简历!
这种“见家长”的方式,也太特别了!是不是严谨得可爱?!!
不过,没有登门拜访,没有彩礼,只用一封信就搞定未来岳父,还真了不起!
从中也可看出,钱三强对这件事是很认真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丝不苟。
何怡贞对二人的关系早有耳闻,收到钱三强的来信,回信表示赞同,并将信转寄给了苏州的父亲何澄。
父亲收到信,非常高兴,回复何怡贞说:“慧处情形使余无过虑矣”。意思是说,知晓林泽慧那边的情况,他就放心了。
言下之意也就是说,他同意这门亲事了。
因为身在异国,虽然没有登门拜访,也不曾见过面,但过了未来岳父这一关,钱三强和何泽慧的这门亲事就算是定下了。
三个月后的一天,钱三强正在巴黎的公寓,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
打开门一看,只见何泽慧拎着一个小箱子就站在门外。钱三强不知所措,因为何泽慧并没有告诉他自己来巴黎看他。
“使我惊讶的是,打开箱子一看,里面除了许多邮票之外,就是那些云室照片和曲线图等实验资料。她这次是先来看看,逗留时间很短。”
相聚时间虽然短暂,但这却是1936年清华毕业以来,两人首次见面,时隔9年。
更重要的是,这次见面,两人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已经从同学变成了恋人。
老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何泽慧和钱三强的结合,虽然有一定的缘分成分,但在我看来,共同的专业和研究,是促成两人在一起的主要原因。
两个人如果没有共同的话题,想必也不会那么容易就走在一起。
钱三强不是在信中说了吗,“因为工作的范围相同及互相认识的清楚”。
相似的工作,共通的语言,相同的信仰,是爱情的基础。
普通人如是,非凡的人也如此。
钱三强和和泽慧的爱情一开始虽然朴素简单,但却真实有质感,诚恳又认真。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能够相濡以沫半个世纪的情感底蕴吧。
孔子在《大学》里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先成家,后立业。
从历史角度来说,这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也是中国科学界的一大幸事。
因为他们都是核物理的专家,他们的结合,也是科学的强强联合。他们后来一起在核物理上,以及中国“两弹一星”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人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