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普森夫人(和辛普森夫人抢男人,这个女人不简单!难怪成王太后,102岁还“炫”珠宝)

辛普森夫人

最近,肺炎疫情虽然在咱们国内平稳了下来,但在国外却更加肆虐了。

就连94岁的英国女王都害怕感染,决定离开白金汉宫,前往温莎城堡进行暂住:

这个“温莎城堡”,宝迷们听起来很耳熟吧?是不是想起来了那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温莎公爵呢?

其实吧,温莎城堡只是一座行宫~坐落在泰晤士河畔,集安全保卫于一身,一直被视为王室成员的避难所:

而温莎公爵也就是在这座城堡里,两度向辛普森夫人求婚的:

虽然这个行为,现在听起来很浪漫,但在当时,温莎公爵也是面临了诸多指责——政府、人民和教会,均反对他迎娶辛普森夫人。

而其中,反对得最为激烈的…..不是别人,竟是伊丽莎白王妃!也就是温莎公爵弟弟的老婆,现任英国女王的妈妈:

为啥弟妹要干涉大伯哥的婚事?

据小道消息称:伊丽莎白王妃是因为嫉妒,她真正爱的人不是丈夫乔治六世,而是温莎公爵!

看来不论是外国王室还是中国帝王的后宫,野史永远比正史传得还要精彩啊~

这其中究竟发生过什么样的恩怨情仇呢?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位女王妈妈的故事!

这段“三角恋”能在民间流传,主要是因为哥哥太出色。

首先,身份上,哥哥爱德华是一国王储,相貌好又优秀,备受期待。而弟弟却是活在哥哥光芒下的影子,还患有口吃。

△(左)爱德华八世(右)乔治六世,乔治六世颜值也不低,少了灵动多了稳重

身份悬殊、生理缺陷,使得兄弟俩的性格也截然不同。

哥哥风流倜傥,惹尽风流债;弟弟则过于腼腆,既使遇到了心仪的姑娘,也羞于表白。

这个姑娘,就是19岁的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也不是什么野丫头,她的全名为“伊丽莎白·鲍斯-莱昂”,父亲是斯特拉斯莫尔伯爵。

伊丽莎白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宠爱中长大,开朗热情、充满活力。

可惜14岁的时候,战火带走了她最爱的哥哥,天真的小女孩一夜长大。她主动在城堡当护士,为国家出微薄之力。

这段经历,让伊丽莎白展现出性格里的坚韧和善良。

而且她还长得肤白貌美、亭亭玉立,所以追求者一直很多,是不少王公贵族心目中的“标准媳妇”。

也就是这时,少年乔治六世(当时还只是“埃尔伯特王子”)遇到了她。

在伦敦的一场舞会上,伊丽莎白提着裙裾翩然起舞。舞池中的一个转身,她和围观的埃尔伯特四目相对,少年瞬间陷入了爱河。

可是这位小王子实在是太内向了!为了见到心上人,他找各种借口去伊丽莎白家,却愣是没在恋情上有啥发展。

到了第二年春天,埃尔伯特终于鼓起勇气来到伊丽莎白面前,问到:“你可以做我的妻子吗?”

这简直就是剧本里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啊~伊丽莎白十分感动,然后果断的…..拒绝他,而且还拒绝了2次!

看着挫败的王子,头号助攻——王子的母亲玛丽王后出马了,她亲自见了伊丽莎白,对这个儿媳妇甚是满意。

于是,她调查了伊丽莎白的追求者,利索地打发“最强情敌”去美国卖石油了。

△玛丽王后和儿子乔治六世、孙女伊丽莎白二世以及曾孙的合影

接着,二号助攻——小王子的姐姐,趁着自己结婚,特邀伊丽莎白当伴娘。

在这样浪漫的氛围下,埃尔伯特第三次求婚。聪明的伊丽莎白知道其中“猫腻”,但也确实被王子的诚心打动,终于松口答应了。

“嫁给伯蒂是我的责任,我是后来爱上他的。”这是后来,王太后回忆过去时,对一位闺中密友说的话。

也许当时她的确有所犹豫,但成为埃尔伯特妻子后的每一天,她都尽职尽责。

1923年4月,伊丽莎白穿着婚纱,戴着父亲赠送的钻石花冠出嫁了。

这顶花冠,是宝姐的心头爱!它采用蔷薇与铃兰的题材,象征爱与忠贞~而且造型也很简洁明快,体现了自然主义特色:

婚后的生活,对伊丽莎白和埃尔伯特来说,是平静而幸福的。

△1923年5月,两人一起度蜜月

埃尔伯特虽然会因为次子的身份、口吃的毛病而自卑,但也免去了很多权力争夺的麻烦。

他没有野心,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平庸。毕竟娶回了心爱的姑娘,有了2个可爱的女儿,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小两口一起看赛马

△1927年,王太后与长女伊丽莎白二世的合影

△1930年,爸爸带着4岁的长女伊丽莎白,骑上她拥有的第一匹小马

△超级幸福的一家人啊~

结果,谁能料到,哥哥翻船了。

爱德华八世继位300天,就因为死活要娶辛普森夫人而退位。埃尔伯特懵圈之中被推上王座,成了乔治六世:

而伊丽莎白则加冕成了英国王后:

△伊丽莎白的加冕冠,以1911年玛丽王后后冠为基础设计,镶嵌2800颗钻石,最大的一颗是“光之山”钻石

据当时的政要回忆,当乔治六世和妻子得知自己不得不继承皇位时,第一时间内表现出了极度不快。毕竟,这对温和的夫妻一直不是野心勃勃的人。

失去平静生活,随之而来的是王室重担。国王王后可是国家的门面,需要承担的舆论压力可想而知。

很快,乔治六世就面临了他国王之路上最大的障碍——演讲。

尽管王室没啥实权,但作为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仍然是国家的核心。他需要用自己的威严和形象,调动国民的向心力。

所以,演讲,可谓国王的必备技能。

然而,口吃使得乔治六世连这件唯一能做的事,都无法顺利完成。曾横扫第83届奥斯卡的电影《国王的演讲》便讲述了这段故事:

△电影里,乔治六世因为口吃而陷入尴尬

既使胸口有惊涛拍岸,都被这痼疾桎梏,牢牢封锁在痉挛的两唇中,这怕是最憋屈的事了。

挫败、自责、丢脸、胆怯…..让乔治六世一度陷入情绪的低谷:

为了帮助丈夫重拾信心,伊丽莎白四处求医。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她不离不弃,始终耐心地鼓励着丈夫。

可惜时间不等人,二战爆发了,整个国家陷入阴影。在这种人心惶惶的时候,人们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柱。

其实,彼时的乔治六世何尝不是在经历战斗?一场自己与顽疾的战斗。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最关键的时刻,乔治六世贡献了英国历史上最振奋人心的“国王演讲”——

“我对站在岁月之门的那人说,给我光,让我平安走向难卜的未来。”

可以这样说,在二战期间,乔治六世就是英国人民勇气和毅力的象征。

而一直陪伴着他的伊丽莎白王后,更是受到空前的欢迎:

当时,为了王室安全,有人一度建议他们撤离伦敦。

伊丽莎白却回答:“我的孩子不能离开我,我不能离开国王,而国王是绝不会离开伦敦的。”

她说到也就做到,不仅在背后帮助丈夫,还陪同他亲赴现场。

德军轰炸后,她就从防空洞里出来,走访每一条被炸毁的街道,慰问受伤的士兵,温声鼓励年幼的孩童。

童年就经受过战争的洗礼,如今没有什么能让她软弱了。

她的坚韧感染着人民,带领国家走过荆棘,成为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连希特勒都说,她才是“欧洲最危险的女人”。

1952年,在战争中积劳成疾的乔治六世去世,王位由长女伊丽莎白继承。

虽然乔治六世是个好丈夫、好父亲,但在政治上却没什么建树。如果一定要说,他最大的成功就是娶到了伊丽莎白。

对于这个媳妇,王室一家都非常满意。玛丽王后甚至将很多自己喜欢的珠宝,都送赠给了伊丽莎白。

毕竟华丽的珠宝,也有利于树立王后的形象。

比如加冕的时候,她所佩戴的全套珠宝,都是婆婆赠与的。其中主要包括一套继承自维多利亚女王的钻石珠宝,这是女王加冕时的装备:

另外一条则是乔治六世送给伊丽莎白的礼物:

伊丽莎白曾有创意地将这两条项链搭配叠戴,配上华丽的尖顶王冠,整个人都自带闪光:

有时候也会换其他的王冠来搭配。

伊丽莎白有非常钟爱的两顶王冠,一顶是玛丽王后闺蜜玛姬的私人珠宝,形状好似蜂窝,非常有特色:

搭配的这条珍珠项链,也是伊丽莎白的最爱:

另外一顶红宝石王冠,则可以与一对红宝石耳坠、一条红宝石项链搭配成套,贵气又妩媚:

这顶王冠渊源颇深,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亲自设计的。

黄金支架组成11个钻石拱门,每道拱门中包含一朵钻石莲花,花蕊原本点缀的是蛋白石,异常精致:

后来传给爱德华七世的妻子,才将蛋白石换成了红宝石,并将整体缩小以更显轻便。

伊丽莎白在王室宝库中,一眼相中这顶王冠~此后佩戴它出席过众多重要场合,直至去世后,传到了现任女王的手中:

不过珠宝虽多,但伊丽莎白的真爱,还是珍珠!这从她各种少女肖像和照片里都能看出来:

长女继位之后,她仍然作为王太后,在背后辅助。所以即便已经晚年,还是经常出席各种外交场合。

而在这些场合下,她总是穿着考究,然后搭配最喜欢的珍珠首饰,不减慈祥和蔼的魅力:

不同的是,每一次她都要搭配一枚别致的胸针,来进一步装点自己的庄重:

这枚胸针也是有来头的,原主人依然是维多利亚女王。钻石勾勒的线条繁复大气,中心一颗珍珠点缀,让整体造型更为柔和。

王太后的胸针可真不少,这枚植物造型也经常出现,搭配颜色相对清新的套装:

△伊丽莎白的各色钻石胸针

除了出访和工作,晚年的王太后,还是更喜欢和子孙们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孙子孙媳妇们也都非常爱戴这位慈祥的祖母:

△伊丽莎白有很多与孙媳妇戴安娜在一起的合影,据说她非常喜欢戴妃,戴妃去世后,两个曾孙也是她抚养的

△和两个女儿的合照也非常有爱~这是穿的亲子装吗?

△抱着曾孙

不过,看着这满眼花花绿绿颜色众多的套装,有种熟悉感迎面扑来……

终于知道,现任女王的“彩虹系列”套装,究竟是从哪学来的啦!这个“传统”似乎还有继续传给孙媳妇的趋势呢!真期待呀~

编辑:煌

其实,埃尔伯特并没有接受过储君教育,而伊丽莎白也从未想过当一国之母。但是在国家风雨飘摇之际,他们承担了责任,陪伴人民从艰难岁月中走来。

所以比起潇洒风流的哥哥爱德华,宝姐认为,弟弟埃尔伯特更适合当这个国王。毕竟,勇敢善良的心更重要。

辛普森夫人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