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海塞尔官网查询真伪 森海塞尔真伪查询入口

森海塞尔官网查询真伪入口:http://cx.panpass.com/

温馨提示:一般防伪码均需要揭起或刮开涂层才可见。

防伪码通常为16位或20位的纯数字码。

防伪码仅用于识别产品真伪,产品质量与服务咨询,请联系品牌厂商客服。

北京兆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兆信股份:股票代码430073),业务始于1996年,是专精于产品数字身份管理技术与应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为产业升级和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的B2B科技公司。

兆信科技以“一物一码”的物联网技术为抓手,整合移动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AI及云计算等技术,通过品牌防伪、品质溯源、数字化赋码、数字化渠道、数字化营销及数据洞察的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方案,为企业实现产品的“原料-生产-质检-包装-物流-营销-终端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

兆信科技获慧聪与复星两大集团投资,年赋码量超过300亿,消费互动超过1.5亿次;服务了酒类、食品饮料、化妆品、宠物食品、孕婴童、能源汽配、农资农业、3C电子、政府协会等十五大行业超过5000家客户。

拓展资料

前言

“一人分饰两角”

“煲机是否有用”一直是烧友圈中争论不休的命题:

“煲机有用”

“煲机有用论”者认为:

耳机内部振膜等电子元器件在全新的时候电气性能不稳定,容易出现与“标称工况”不一致的情况。

煲机能够使耳机的机械结构加速老化,消除振膜在生产、安装过程中受到的应力,稳定耳机各部件的工作状况,从而使声音进入最佳状态。

“煲机无用”

“煲机无用论”者认为:

耳机作为“标准化工业品”不应该出现“磨合期”,且如果较短时间的煲机就能给声音带来较大变化的话,从侧面说明所用材料抗老化性能不佳,无法经受长期使用。

煲机更多的是“煲耳朵”:让使用者习惯耳机的声音从而掩盖音色上的问题。

这两种论调在HiFi圈内都有着大量的拥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谁也说服不了谁。

各大厂商对“煲机”的看法

在趟这趟浑水之前,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各大耳机厂商对于“煲机”这一行为的态度:

① 森海塞尔

森海塞尔作为公认的耳机大厂,虽然并未对“煲机”这一行为站定官方立场,却十分隐晦地表示了否定意见:

图源:森海塞尔官网

机翻如下:

在Sennheiser,我们对耳机需要“老化”期的理论没有官方立场。

Sennheiser耳机从插入的第一刻起就被设计成听起来很棒。

有些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将更加习惯于特定的耳机。

有了这个,他们将开始注意到耳机能够产生的更多频率响应范围和细微差别。

这一论点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将对耳机及其能力产生更大的欣赏。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② 拜雅(原拜亚动力)

拜雅作为耳机的鼻祖,对“煲机”这一行为的态度还是很值得参考的,也提到当人的听觉系统习惯耳机发出的声音后可能会忽视声音缺陷的心理声学现象,也就是俗称的“煲耳朵”

图源:拜亚动力官网

机翻如下:

煲机不是绝对必要的。

预热耳机是否能听到声音差异取决于耳机和个人的听觉。

即使没有磨合阶段,在一定的使用期后,耳机声音的最小变化是绝对正常的。

例如,耳机在高音区听起来可能会柔和一些。

人类的听觉系统习惯了耳机发出的声音。

最初可能被发现令人讨厌的声音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不那么强烈,甚至不再被注意到。

因此,强烈建议不要依赖第一(声音)印象,也不要太快做出判断,而是长时间听耳机。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③ 铁三角

相比于两位欧洲老大哥,日系厂商铁三角对于“煲机”的看法则要正面一些:

图源:铁三角官网

机翻如下:

在考虑“入耳式耳机”或“耳机老化”的做法时,您自然会遇到质疑该做法合法性的文章和观点。

我们首先要承认:这个过程并不适合所有人;你可能听不出任何区别。

然而,与所有艺术一样,这种仪式也有令人愉悦的微妙之处,可以为挑剔的发烧友提供舒适感。

从本质上讲,这个过程使发声单元能够热身并随着您的音乐移动。

最终结果可能很微妙,但如果你认真对待音乐,这可能是平庸与卓越之间的区别。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综上可见,各大耳机厂商对“煲机”这一行为的看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一下三点:

煲机对于大多数非发烧友用户来说不是必要之举

煲机确实可以略微提升耳机的音质,但这种声音差异取决于耳机本身特性和个人的听觉

煲机这一行为能够给发烧友们带来一定的精神享受

国外发烧友对“煲机”的看法

“煲机”这一观点并不是国内原创。

要论出身,“煲机”从骨子里还是一个舶来品。

在国内HiFi产业崛起之前,国外的发烧友中就已有类似的言论。

所以不妨先舍弃国内纷繁复杂的相关言论不谈,先来看看“外网知乎”——Quora上面对于煲机的看法。

HD600煲机无区别 VS K271煲机有区别

EX50LP煲机无区别 VS MDR V6煲机有区别

动圈耳机煲机有用 VS 动铁耳机煲机无用 ?

大致总结如下:

①动铁——煲机无用动圈——煲机有用

EX50LP:9mm动圈——煲机无用MDR V6:40mm动圈——煲机有用

HD600:普通PET振膜——煲机无用K271:Varimotion异厚振膜——煲机有用

难道说振膜的材质制作工艺面积大小都是影响煲机成效的变量吗?为了遵守“奥卡姆剃刀”原则,不让问题复杂化。

我们决定:

亲自实验,用实际数据说话。

煲机究竟有没有用

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首先确定一点,那就是“什么是‘有用’”

这里我们选择将“有用”定义为:

同一款耳机在煲机前后音色发生了改变,即耳机的三频分布发生一定的变化。

在这样的定义下,想要探究“煲机是否有用”,我们只需要对比同一条耳机煲机前后的频响曲线差异即可。

人耳可闻域声音分布图

为求“毕其功于一役”,再考虑到不同发声单元的物理特性,最理想的实验对象应当满足这几个要求:

这三个要求说多不多,可要实现起来却十分困难。

目前业界鲜有多单元头戴式耳机,曾经的 1MORE h2707或许能勉强达到要求,可年代久远 ,样机难寻。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而入耳式耳机中,符合第一条要求的不少,但第二、三条要求直接刷下了绝大部分选手。

艾利和ZERO1内部结构爆炸图

最为可惜的是艾利和ZERO1,动圈+平板+双动铁的单元配置极其接近所需要求,但被动分频的设计让我们无从分辨究竟是哪一种单元受到了煲机的影响,故而未能成功入选。

正当我们一筹莫展之时,一条塞子的问世让我们眼前一亮,那就是老人家旗下最新推出的,加入了平板单元的“黑黄鹂”——Jaben Oriolus 褐鹂。

这条塞子的配置简直就是为此次测试量身定制的存在:

图源:Jaben旗舰店

动圈、动铁、平板齐备+数量各一+主动分频+单元职责清晰;再加上我们之前在17年测试过它的原版——黑黄鹂,甚至还留有当时的测试数据。

这才让我们想要实测“煲机是否有效”这一难产多时的企划终于得以顺利实施。

等你等得好辛苦

测试流程以及如何煲机

确定好了目标选手,剩下的就是收购样机了。

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

这年头一条龙服务都卷成这样了吗

不是吧,现在厂商都把煲机的活儿也揽了?一条龙服务这么到位?

我们赶快联系到了Jaben Oriolus的主理人钱歌。

进而联系到了Jaben Oriolus的流水线工厂,从一批即将“赶赴战场”的褐鹂中完成了一次“拯救大兵瑞恩耳塞褐鹂”

“没煲机”

到了具体实施的阶段,我们又遇到了新的困难:怎么煲机才是真正的煲机?

业界和圈内对于如何煲机说法不一,有说应采用大音量粉红噪声长时间持续进行煲机;也有人提出应当采用频率不断变化的频响测试信号进行煲机;原教旨主义派则嗤之以鼻,认为用受到圈内广泛认可的“煲机天碟”进行煲机才是正道;更有自然主义派认为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顺便煲机才是最符合人文精神的……

这确实是我们策划当时的表情

既然业界没有定论,我们也无法从客观角度证明哪一种煲机方式是最为适合的。

干脆就轮番来一遍,我们最终采用的煲机方案是酱婶儿的:

总计150小时煲机时长

根据我们多方面得知的信息,褐鹂这条塞子就目前而言(上市还不满一个季度),用户对它最多的评价就是:“低频量感足、人声厚、有氛围感”。

我们也在第一时间对我们手上这条没有煲机的褐鹂进行了常规的频响检测: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条未煲机的褐鹂在能量分布上偏向中下盘,中频2K峰的声压级要略低于低频部分的声压级约5dB,与600Hz的声压级基本一致;高频部分的走势并没有走出像黑黄鹂一样的“高潮迭起”,而是经过6.7K峰之后就快速滚降。

频响曲线与普遍听感基本一致。

测试结果

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煲机流程之后,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在相同的变量下重新测试了这条褐鹂的频响:

由图可见,在经历了150小时的轮番煲机之后,这条测试褐鹂的频响曲线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整体的声压级要比刚出厂时的声压级略高;1.7KHz处的高峰要更为凸显。

特别是5KHz~7KHz处的差异尤为明显:煲机后的褐鹂相较于煲机前在这一频段平均要高出3dB。

9KHz处出现的差异也很令人在意,高频范围内4dB的差距对于耳机整体音色的的改变还是比较明显的。

据我们猜测,褐鹂的中高频之所以能够在煲机之后有比较明显的改变,负责该频段的平板单元“难辞其咎”。

平板单元的振膜面积较大,在煲机过程中应力释放更充分,进而在频率和振幅上都有改善

业界一些主做平板单元耳机的厂商也特意在用户手册上注明了平板耳机至少需要150小时的煲机时间。

图源:某平板耳机 用户手册

写在最后

褐鹂在煲机前后声音有区别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可这些差距究竟有多少人可以分辨出来呢?

“煲机”这一迷思之所以纷纷扰扰十余年,不仅由于“煲机”这一行为不通用于所有耳机,更因为“煲机”带来的音质改变过于细微,发烧友们难以达到统一的结论。

我们录下了褐鹂煲机前后的音频片段,感兴趣的观众老爷们可以尝试一下,看看自己能否分辨煲机前后的区别:

褐鹂煲机对比(《贝加尔湖畔》.wav0:43来自乙迷你听出煲机前后的区别了吗单选金耳朵就是我,听出区别了35鄙人不才,木耳没听出来32区别啥的,好像有又好像没有……2289 人参与 投票已结束

如果您听出区别了,不妨去挑战一下微博@老人家音频工作室目前正在举行的“金耳朵挑战赛”,网页链接。

奖品丰厚,试试总归是不亏的

乙迷这里也会将特别申请来的未煲机褐鹂同市售版褐鹂一起上架到“乙迷乐租”供烧友们免费试听。

感兴趣的烧友们TB搜“乙迷音乐俱乐部”联系客服即可申请试听

希望您能在亲耳AB对比中切实地感受到煲机前后的区别~

结语

让耳机的元器件快速老化、稳定发挥最佳的使用状态。

通过“煲机”感受到耳机的声音有所改善、提升也是客观存在的。

但也希望大家能理性地看待“煲机”,切勿操之过急,将正常的过程变成了“玄学”。

现在的生活使大家容易浮躁、心急,其实放慢脚步慢慢地欣赏音乐才是追求器材的本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