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如个人资料简介 张纯如为什么没有受到保护

张纯如写的书?

张纯如(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国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祖籍江苏淮安,是出生在新泽西州的第二代美国华裔。张纯如的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她擅用新颖独特的手法描述华人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揭示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和美国华人史的重要史料,其《钱学森传》、《南京大屠杀》、《华人在美国》等作品。

特别是1997年出版的《南京大屠杀》描写了日军在南京强奸、虐待、杀害大批中国平民的详情,被纽约时报列为推荐读物,被书评称为年度最佳书籍之一。

张纯如有什么贡献?她为什么吞枪自杀?

张纯如作为出生在新泽西的第二代美国华裔,其在1997年出版了《南京大屠杀》(又称《南京暴行》),先后被翻译成15种语言,打破了西方社会对南京大屠杀长达60年的沉默,迅速轰动世界。然而,由于写作过程中和出版后带来的影响,张纯如却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再加上服药带来的副作用,导致她最终于2004年11月9日开枪自杀。

拓展资料

2004年11月9日,美国圣何塞当地时间凌晨,在一家名为“猫”的餐馆附近,人们在一辆私人汽车里发现了年轻貌美、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张纯如女士自杀身亡。消息传出后,立即在美国媒体引起了轰动。

因为她是一个正处于上升期的畅销书作家,她在1996年写了第一部作品《钱学森传》,更在第二年出版了《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震惊了整个英语世界。她用自己的方式重现了那段不该被忘记的历史,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残酷暴行,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南京大屠杀。

张纯如

之所以说张纯如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南京大屠杀,是因为在她的书出版之前,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都没有,而中国专家所写的这方面的书也几乎没有翻译成英文,因此整个西方世界对于南京大屠杀一事知道的非常少,甚至是完全就不知道。

张纯如将这段血淋淋的民族灾难史展现在了世人面前,第一次让西方世界看到了中国人在六十年前所受的苦难,这本书一出版就轰动全美,并带动整个欧洲书市的火爆,而那段真实的历史也不再被淹没。

只是,令人费解的是,张纯如为何在揭露了压在中国人民的苦难真相后,会选择盛年之时开枪自杀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深层的原因或鲜为人知的秘密?

一、为什么揭露南京大屠杀

204年,张纯如自杀的噩耗传到南京后,人们一时间难以相信这个令人痛心的事实,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也第一时间给张纯如的家人发去了唁电,在唁电中这样写道:“她的不幸去世是世界和平事业的巨大损失,她留下的许多著作将不断指引人们寻求真理,走向和平”。

 

在1997年的11月,正值南京大屠杀六十周年前夕,大洋彼岸的美国媒体界正在聚焦一部重大历史题材的新书——《南京大屠杀》,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张纯如,她是一名美籍华人,当时年仅十九岁。

这本书一出版就成为了畅销书,还在之后的近三个月左右时间里一直高居纽约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列,许许多多的欧美人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了六十年前的中国人民曾经遭受过的一次浩劫。

在西方世界,人们基本上只知道纳粹德国在上世纪对犹太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有组织的大屠杀,犹太人的那段苦难历史也被一遍遍的搬上荧屏或写成小说,比如《穿着条纹睡衣的男孩》、《奥斯维辛》、《纳粹医生》等。

一般来说,写这种题材的作家往往都是经历过沧桑的岁月,沉淀了丰富的人生,或者干脆就是从历史的苦难中走出来的人物,年龄也往往不是特别年轻。可张纯如出版书的时候偏偏只有三十岁不到,还是女性,这就更让人钦佩了。

对于此事,张纯如自己曾对一名记者说过:“这是我不得不写的一本书”。或许这本身也与张纯如的人生经历和家庭熏陶有关。

童年张纯如

198年3月,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美丽校园里,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她的祖父193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政治系,后来还担任过蒋介石的侍从室处长,而她的父母都是哈佛大学的博士。

张纯如的父亲在美国的理论物理学术界很有影响力,尤其是其专著《量子场论》在学界颇有影响。而张纯如的母亲也是一名微生物学家。

虽然张纯如出生在美国,但她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名地道的中国人,也有很深的家国情怀。尤其是在父母的熏陶下,张纯如十分爱国。

根据张纯如母亲张盈盈的回忆,张纯如从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对家里的事情特别感兴趣,所以她和张纯如的父亲也对其讲过许多她祖辈的往事。

张纯如全家福

南京大屠杀之前,张纯如的祖父在上海近郊的太仓担任县长,协助军队进行着上海保卫战,而她的外祖父母就住在南京。只不过在日军占领南京之前,他们一家幸运地逃离了南京。

因此,即使几十年过去了,即使早就移民美国的张纯如父母,在家中也总是少不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话题。

“饭桌上,我们经常会说起张纯如的外公和外婆在1937年日军入侵南京期间差点走散的往事,这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是没想到这些事情会在以后促使她写下这段历史”张盈盈对记者说道。

 

张纯如的父母也常常会对孩子讲一些关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暴行,每当这时候,他们都会愤怒无比,这些画面也深深地刻在了张纯如的脑海中。以至于她在此后的岁月里深受历史的影响,并致力于去找寻历史的真相,影响了她的人生。

二、成长、蜕变,揭露历史

可以说,在张纯如的整个童年,南京大屠杀对她来说都是一个无法言明的邪恶代名词。等到上了中学后,张纯如能够到图书馆去了解更多有关那段历史的信息,但奇怪的是,她几乎什么都查不到。

 

这也给张纯如造成了一种困惑:“如果父母所说的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如果南京真的曾经经历了那场骇人听闻的暴行与浩劫,为什么没有人将这些事情记录下来呢?”

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张纯如有这样的疑惑也并不奇怪,因为在西方世界,又有谁会真正去关心或记录一个遥远国度几十年前的苦难历史呢?

小时候的张纯如在父母的精心培养下就一直酷爱写作, 父母鼓励她阅读。多看书打开了她的视野,也培养了她的表达能力,使其上学时常常还能够在诗歌、小说方面获得奖项。

1979年,十一岁的张纯如写的一首小诗还发表在儿童报《那个报》的试刊号上,她还在学校里十分活跃,甚至开始“出版”叫卖自己制作的报纸。

 

而活跃的张纯如也被《伊利诺伊人日报》所关注和报道,在报道中,该报写道:“张纯如不仅为《那个报》撰稿,她还与朋友一起自办了一份内容保密的私人报纸”,最后,报道还提道:“谁知道呢?或许这个小女孩能够成为未来的专栏作家或者作者呢?”

张纯如从小就对写作充满了兴趣,并尝到了写作带来的乐趣和甜蜜。十二岁时,张纯如就参加了伊利诺伊州中部地区青年作家大会,她还作为学区代表上台领奖。张纯如的母亲说正是从那时候起,她就有了成为一名作家的念头。

1985年,张纯如考进了伊利诺伊大学,攻读数学和计算机双学位,但她仍然对文字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也给她发扬自己的兴趣爱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或许正是出于对文字的喜爱,张纯如在大三的时候选择了转专业,换到了新闻学。

张纯如学生时期

正如张纯如母亲所说:“纯如从不放弃任何可能帮助自己实现目标的机遇”,张纯如也不放弃任何能够提升和改变自己的机会,她在各类实习写作中锻炼成长,她的文章逐渐变得很长,很有深度。

大学毕业后,张纯如在经过一番波折后走上了独立写作之路,她申请到了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一个写作项目的助教奖学金,在导师的推荐下,张纯如担任了钱学森传记的作者。这也是张纯如生命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她以钱学森传记为高起点,从一个媒体人转变为了真正的作家。

当张纯如成长为一名真正的职业作家后,美国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联合会首任会长邵子平介绍她参加了美国的华人组织,这对张纯如的影响和蜕变可以说是非常深远的。也为她之后写下关于南京浩劫那段悲惨历史打开了一扇门。

 

这个协会成立于1991年,当时的日本国内右翼组织活动十分猖獗, 他们竭力美化侵略战争,还想否认南京大屠杀,在这样背景下,邵子平等人则不断地在美国组织各种活动来揭露日本曾经的侵略罪行,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知道侵略者的卑劣行径。

1994年12月,张纯如在美国加州一个华人举办的南京大屠杀图片展活动中第一次看到了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虽然张纯如曾经无数次听父母讲起过这段往事,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直观地看到真实的历史,还是给她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巨大的冲击,也让她无比的愤怒。

在当时,大屠杀已经成为西方文化中一共比较活跃的部分,但是这些话题基本上都是指纳粹对犹太人的行为,甚至“Holocaust”一词就专指纳粹的屠犹行为。

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和了解,张纯如才发现当时没有一本用英文写就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籍,虽然关于这段悲惨的历史资料,在耶鲁大学神学院的图书馆以及美国的国家档案馆里就有不少,但大多数美国人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

大屠杀幸存者

更令她愤怒的是,日本政府还在大量铁的事实面前拒绝承认战争罪行,也拒绝对亚洲各受害国进行道歉和赔偿。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纯如的内心根本无法平静,她决心用英文向世人讲述出那段劫难历史,而她自己也最终未能走出那段历史给其带去的阴影。

三、发现非常宝贵的资料《拉贝日记》

1995年7月,张纯如第一次踏上了南京这片让她无数次魂牵梦绕又为之震惊和迷惑的故土,踏上了她的祖辈曾经真真切切生活过的地方。

 

这片土地曾经洒满了同胞的鲜血,曾经遭受异族蹂躏,曾经沉沦地狱,张纯如后来也对着镜头说:“我经常会梦见被日本兵追击”。

张纯如在南京足足待了二十多天,这些天,她每天都工作超过十个小时。在南京学者的帮助下,她走访了许多幸存者,亲耳听着他们讲述曾经的那场浩劫,也查阅了大量的中国档案,做着详尽的记录。

在南京,二十七岁的张纯如读到了没有公开出版的《魏特琳日记》,再一次被日军的罪行所震撼。而她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了一部南京大屠杀的核心资料,《拉贝日记》。

在张纯如不断接触各种史料的过程中,出于曾经新闻记者出身的敏感性,她敏锐地意识到拉贝可能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或许会有更加珍贵的资料。

 

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张纯如尝试着给拉贝家乡德国汉堡的几个史学专家联系和求教,希望能够得到帮助,同时,她也在当地媒体刊登了相关启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6年4月26日,张纯如得到了汉堡方面的回应,对方说他们找到了拉贝的后人,更令人振奋的是,拉贝还留下了一本非常具有史学价值的《拉贝日记》。

最终,在张纯如与邵子平等人的努力下,拉贝的外孙女莱茵哈特终于同意向世人公布《拉贝日记》,这也成为了当时回击日本右翼嚣张妄言的一颗重型炸弹,而这本日记也成为了张纯如撰写那段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四、探究自杀原因

张纯如的突然死亡令外界议论纷纷,许多人都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还在其去世一年半之际撰写了《一个母亲的使命》,来抒发内心的无比悲痛。

张纯如母亲(左)

尽管几乎所有人都不愿意相信这一事实,但张纯如还是离开了人世,大家也在为其惋惜的同时纷纷猜测背后的原因。

张纯如的丈夫道格拉斯认为是妻子坚持的创作最终害了她。在丈夫看来,妻子张纯如一直在调查二战时期的日军暴行,她接触的都是非常负面和血腥、残忍的内容,这些悲惨的历史事实嚷她陷入到了巨大的痛苦中,精神几近崩溃。而且张纯如是一个工作狂,她在工作中常常是废寝忘食,总是工作到劳累为止,这些都给她本就紧绷的神经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另外,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在美国获得巨大反响的同时,在日本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声音。当时的日本媒体对此褒扬的几乎很少,整个舆论界都充塞了日本右翼学者连篇累牍的文章,对张纯如进行讨伐。

 

张纯如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她的一位朋友就曾回忆说:“2003年时,张纯如还亲口说过自己总是受到日本右翼势力的恐吓信,这让她感到害怕”。

而日本的右翼分子,以篡改历史著称的的田中正明还说书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错的,那些照片都是经过修正后捏造的,竭力否认他们的侵略历史。不仅如此,就连日本驻美大使也公然驳斥张纯如的著作是非常错误的描写。这些日本人就是为了打击张纯如在美国的影响力,以粉饰和美化、掩盖他们曾经的罪恶历史。

但是,张纯如的努力并不是没有价值的,她发现的《拉贝日记》已经成为南京大屠杀的铁证和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除此之外,2004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战争遗留问题暨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出现了好几名美国大学生的身影,他们在发表演讲时,都提到了自己正是在读过张纯如的书后才去了解了中日关系,并对那段历史产生了兴趣。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张纯如以一己之力影响了一个时代的绝大多数美国华人,也影响了欧美主流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关注和研究。甚至有教授说,在让说英语的国家国民愿意去了解南京大屠杀这点事上,他们几个教授加起来都不如一个小姑娘。

关于张纯如的自杀,也有观点说她是在长期的写作中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而美国治疗抑郁症的医生在给张纯如治疗时所用的药物有些过量,因为他们是按照美洲人的标准来为张纯如这样一个亚洲人开药的。

另外,经济上的压力或许也是压垮张纯如的一大重要原因, 在写作《南京大屠杀》时,她只能靠着出版社预付的六万美元稿酬和美国科学基金会的帮助度日,日子捉襟见肘,很是艰难。

张纯如的母亲就曾说过,她那时候使用的打字机早就年久失修,她想买一台新的打字机,既没有时间,也没有金钱,日子非常艰难。

 

虽然《南京大屠杀》的写作成功使得张纯如在经济上缓和了一段时间,但她还是常常处于资金短缺的状况中,就连她的丈夫也说,张纯如的写作就是赔本生意。

外部压力,内心抑郁,精神的崩溃,经济的紧张以及对历史的使命和责任感都压垮了张纯如,这些因素或许都是她最终选择结束生命的稻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