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的意思(君子莫大乎以人为善的意思)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意思?

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

与人为善,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孟子·公孙丑上》中说:“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其意思是,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后来,与人为善的语意有所拓展,多指以善意的态度对待他人,为人着想,乐于助人。在今天,提倡与人为善,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上最著名的八字联?

取人为善,与人为善;

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选自清·曾国藩《求阙斋日记·问学》。

上联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意思是说,人有善,则取以益我,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有善,则与以益人,即诲其为善,助其为善,善与人同。一取一与,相互促进,则善端无穷,善源不竭。为什么历代先圣贤哲如此看重“善”?因为善乃美德之源,善是做人的道德准则,也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人生在世,总是忧乐相伴,但以何为乐,以何为忧,如何对待乐与忧,人们的看法却各有不同。下联反映了儒家以天下之忧乐为忧乐的忧乐观。《孟子·梁惠王下》云:“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即以天下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孟子·离娄下》又云:“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即人格高尚的人有一辈子的忧虑,却没有突发的痛苦。下联即由此化用而来。这种以天下之忧乐为忧乐的传统美德,在范仲淹的名句中得到了集中表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此联是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左宗棠十五岁时所作,左宗棠少负奇才,其业师、湖南城南书院山长贺熙宁曾赠联曰:“开口能谈天下事;读书先得古人心。”三十年后又为左氏家塾重书了一次,期望“儿辈诵之,”“志趣固不妨高也”。上联讲立志。作者认为,自己虽然家无半亩土地,收入难以温饱,心里却关心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下联讲读书。“读破万卷”乃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句意,极言阅读之广。“神交”,这里是指彼此没有见面,但精神相通,互相倾慕。

(三)

作德日休,为善最乐;

知足不辱,能忍自安。

选自清·窦镇《师竹庐联话》。

上联出自《尚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意思是修德行善不费心机,反而越来越好。作伪饰巧,费尽心机,反而越来越糟。上联的意思是修德行善不费心机,会越来越好,因而做好事最快乐。“为善最乐”乐在何处?清人说得好:“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申居郧《西岩赘语》)。

下联出自《老子》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知道满足不会遭到侮辱,知道休止,不会遇到危险,这样的人就可以长久了。能忍自安这是修身养性、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方法。步翼鹏的《忍耐诗》云:“忍则身无辱,耐则身无害,不忍或不耐,小事反成大。”这是很有道理的。

二年级孟子的名言名句?

1.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2.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上》

  3.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

  4.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五十步笑百步读书名言?

1.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的道理?

意思是说,一个正人君子所能做到最大的事情,或是所要祈求的最大事情,就是与人为善。与人为善,就是与人交往过程中,要以一颗善良的心善待相遇的一切。要以一种善念的理性,去看待一些发生和积极向上的成分。一个人能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能以什么样的生存态度,去接受面对的一切,和这个人能以什么样的心境,有着至关紧要的关系。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下一句?

这个没有下一句的,是从作品中节选出来的,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原句: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的成语典故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举例造句】: 想你们教士也是与人为善,断不肯叫我为难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九回。

扩展资料:

出自孟子的其它成语

拔苗助长 [bá miáo zhù zhǎng]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解释: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彼一时,此一时 [bǐ yī shí,cǐ yī shí]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解释: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必由之路 [bì yóu zhī lù]

[出自:《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人之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解释: 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与人为善才能与己为善原文?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其意思是,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所以君子最高的德行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

与人为善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无论是遭遇挫折时朋友一句安慰的话,还是寒夜出行时他人传递的一缕暖意,或者是遇到困难时周围人一个鼓励的眼神,这些不经意间的举动,都传递着温暖人心的善意善念。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在老子看来,至善之人犹如水。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

与人为善是一个人身上最可贵的品质,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保持一颗善待他人的心。

唐代天德军判官任迪简赴宴,倒酒的侍卫一时马虎,误把醋壶作酒壶,给任迪简斟了一大盅醋,任迪简喝后酸不可耐,但他知道军使李景略治军极严,部下稍有过失便遭重咎,于是,他咬牙饮尽,结果“吐血而归”。这件事传开后,“军中闻者皆为感泣”,任迪简也日益受到官兵爱戴。后人崇敬他宽厚仁恕、与人为善的人格魅力,称他为“呷醋节帅”。

待人以善者,善亦所趋。西汉名将韩信年少时生活贫苦,为了生计,有次到淮阳城下的河边钓鱼,一个洗衣老妇看他可怜,便主动把自己饭食分出一多半给他吃,一连十几天都是如此,韩信感动地说:“我将来一定会报答你。”不料洗衣老妇却以很平淡的口吻说:“男子汉大丈夫应当自食其力,我是见你可怜才给你饭吃,看到别人挨饿我也会这样。我根本不希望得到你任何回报。”多年以后,韩信飞黄腾达、衣锦还乡,他特地在泗口南岸拜见当年的洗衣老妇,并赠黄金千镒,以报她的赐饭之恩。

与人为善、施恩于人,说明乐善好施、善心常驻。受恩不忘且知恩图报,同样是心存善良,这既是做人原则,也是处世之道。

与人为善,于己为善;与人有路,于己有退。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只要你理解我、我理解你,你帮助我、我帮助你,就能构成一个强大和谐的大家庭。永远保持向善的本性,是一个人品德、品质、品格的内在反映。于己而言,得到别人帮助心中不能忘记,即使别人不图回报,也不应没有感恩、报恩之心。

罗素说过,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虽“从善如登”,但“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因为善良比聪明更难,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则是一种本性的选择。不以善小而不为。

存善念、献爱心、行善举、扬善德,是人们共同的责任。只要把友善之情、和善之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凡人善举就能在润物无声中温暖你我,汇聚成熠熠生辉的道德力量。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一个正人君子所能做到最大的事情,或是所要祈求的最大事情,就是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是君子品行修养的最大标识;崇尚“与人为善”,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与人为善”告诉我们:与人交往中,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待人以善。能做到这些的人,必然是包有一颗善良之心之人。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人生在世,千姿百态。与人相处,万般丰富。可以说,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都是因为没有换位思考所造成的。

很简单的道理,当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别人的爱时,首先要问自己:“我是否理解别人、爱别人。”

所以,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人与人相处,能和谐融洽,贵在具有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

否则,定会矛盾重重,关系紧张,难以共处。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