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道韫的诗
塬上歌者泰山吟谢道韫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初一语文有篇课文叫《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课文是这样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同样的故事在《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也有记载:“王凝之妻谢道韫,聪明有才辩,尝内集,雪骤下,叔谢安曰:‘何所拟也?’安兄子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众承许之。”《三字经》中,谢道韫是与蔡文姬齐名的,“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谢道韫,能咏吟”的出处就来源于这个《咏雪》的故事,这也是大多数人对谢道韫才情的最初了解或者记忆。谢道韫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车骑将军谢玄的姐姐,是“谢家最小偏怜女”,也是“多情王谢女”,更是“萧斋谢女吟秋赋”。《红楼梦》第五回“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有句:“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咏絮才”的典故指的是谢道韫。在那次著名的雪日内集中,谢道韫是个聪慧灵动的小姑娘,七八岁的样子。名士之家自有不同于普通人家的地方。这一日南方鹅毛大雪,谢安难得清闲,与孩子们儿女讲论文义,说说诗歌呀文章之类,面对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谢安兴致颇高,随口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哥哥谢朗不假思索,张口就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谢朗大概是写实主义,如盐一样的大雪,只能出现在北方,南方应该不会出现如霰粒般的雪,这种雪打在脸上是很生疼,生活在北方的人有次体会。妹妹谢道韫应该是浪漫主义,属于印象派,或者说此时此刻,更深的体会到南方雪的绵软、轻扬,以及落到脸上的那种温润吧。所以才会随口接到“未若柳絮因风起”,还未及笄的谢道韫,此语一出,惊艳四座,不光在家族中显露绝佳才情,更是传出谢宅,士族人家都知道谢家有个姑娘,才情极高,把冬天的雪比作阳春三月的柳絮,有种超脱尘世的美感,意境深远。因为这句咏雪联句,奠定了谢道韫在文学史上才女的名号,而且这个透着魏晋气韵的故事最后被收到《世说新语》。还有一次也许还是这样的内集,谢安问谢道韫,“《毛诗》中何句最佳?”谢道韫曰:“诗经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这是一首颂扬仲山甫的诗歌,赞美了仲山甫的德才政绩,仲山甫是周宣王时期的改革家,废除当时的“公田制”,推行“私田制”,积极鼓励农人开垦荒地,力发展商业,这些改革促成了周宣王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史称的“宣王中兴”。谢道韫所看中的四句是周宣王令仲山甫往齐筑城,临行之时尹吉甫作诗相送,赞扬仲山甫辅佐周宣王的政绩。谢安大赞谢道韫雅人深致,其后所深含的意思说如果周宣王没有中兴理念,能够重用贤能之人,让仲山甫掌握大权,总揆朝政,运筹帷幄,建功立业吗?就是说在谢道韫的眼中,谢安就是仲山甫这样的中兴名臣。从历史发展看,谢安的人格魅力和治国谋略,确实是东晋王朝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谢安推动的改革,提高了东晋的国力,为此后淝水之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一位养在深闺中小娇女,胸怀、情怀与格局如此之高,怎能不令谢安心有戚戚焉?如此也可以看出,谢道韫的才情并非浪得虚名。谢道韫的弟弟谢玄非常崇拜姐姐,逢人就夸。与谢玄齐名的张玄也是世家公子,张玄有个妹妹叫张彤云,嫁给了也是江南四大士族的顾家。当然了,张彤云家世不及谢家,论才情却差堪比拟。谢玄、张玄两人经常一起,一个夸自家的姐姐,一个夸自己的妹妹,争论不出个高低,犹如古希腊神话中,赫拉、雅典娜、阿芙罗狄忒三位女神谁最美一样,分不出高下。此时,一位经常出入世家大族中女尼济尼出现了,济尼也是绝顶聪明,不说谁不好,而是说:“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是闺房之秀。”但是细细品味,高下立现的。什么是林下风气?指的以阮籍、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常在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竹林七贤”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诗酒为生,表面上隐居东篱下,不问世事,实则时时刻刻都在关心国家、政治,只不过不遇时也,后世以“七贤”比喻不同流俗的文人。谢道韫时代,“竹林七贤”遗风尚在,才女出生显贵,慕名士风骨,身上矫揉造作,攀附之态,为人处世透着清隽通透,气质清冷,风骨巍然,在当时所有世家女子中也是超凡脱俗,俊雅出尘的。语言学家、目录学家余嘉锡称赞:“道韫以一女子而有林下风气,足见其为女中名士。”迦陵先生的《妇人集》:“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都在说谢道韫洒脱不羁,风华绝代,才气骨气均佳,无闺阁之气,有自己的独立主见,无论内秀外中,都散发着魏晋风骨。大书法家王献之为谢道韫小叔子,常与人“清谈”,不及众名士。《晋书?王凝之妻谢氏》记载,有一次谢道韫散步归来,路过客厅,偶遇王献之与人清谈,又一次不占上风,谢道韫让人递了一张纸条“欲为小朗解围”,征得同意后,在客厅挂个帷幕,与来客侃侃而谈,旁征博引,论辩有力,令人倾倒,足见帷幔后的谢道韫是多么地能言善辩,才学过人,其思辩能力非一般人可比。人终究为人,非神也,才情、识见也须有所附丽,不能不食人间烟火。谢安为谢道韫的婚事颇费周折,为其选择了琅琊王氏,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凝之才华不差,草书、隶书都不错,可谓郎才女貌,门当户对,表面上没有什么问题的婚姻,谢道韫却是不满意的。婚后不久,谢道韫回到娘家,闷闷不乐,谢安很奇怪问道:“王郎,逸少(王羲之)子,不恶,汝何恨也?”谢道韫回答:“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中,乃有王郎!”意思是说咱们谢家,叔父辈有谢安、谢据,兄弟中有谢韶、谢朗、谢玄、谢渊,个个都很出色,没想到天地间,还有王郎这样的人!后来,王凝之的表现正如谢道韫所料,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浑身透着木讷和迂腐反,沉湎于五斗米教中不能自拔。在东晋隆安三年,史称“孙恩卢循之乱”中,谢道韫的丈夫会稽内史王凝之被杀,包括谢安两个侄子在内的许多王谢子弟都被杀死。孙恩其实与王谢士族一样,属于“寓居江左的次等士族”,为什么孙恩、王谢等世家大族大开杀戒,陈寅恪说:“孙恩世居南方,与其他南来下层北人一样,经过土断,已变成南方的低下阶级”。意思孙恩家族属于次等士族之家,仇恨王谢世家大族占据着朝廷高位,使他们难有机会进阶。所以孙恩攻下会稽以后,宣令诛杀异己,连婴儿也不放过,造成了的死亡。孙恩之乱被后世称为“中原海寇之始”,为后来的海盗提供了经验,孙恩成了海盗的代名词。在这次动乱中,谢道韫的表现可圈可点,非一般男子可比,其才情、识见出类拔萃,其胆识也是人中之雄。当乱兵杀来,谢道韫指挥着家中女眷奋勇杀敌,怀抱着三岁的外孙刘涛,手持兵器,砍翻数人,终因寡不敌众被俘,孙恩看到她抱着的小孩,以为是王氏子孙,喊令杀掉,谢道韫对孙恩厉声喊道:“事在王门,何关他族?此小儿是外孙刘涛,如必欲加诛,宁先杀我!”意思是说,是王家的事情,与他族没有关系,不要杀他,如果杀他,就先杀我。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一见,名不虚传,有如此大义凛然,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遂派人将他们送回会稽。死生面前,谢道韫体现了林下之风,如嵇康从容赴死一样,不畏刀剑强暴,奋起抗争,体现出了人性的光华,开出最绚烂的生命之花,不仅仅在魏晋的天空中,在中华历史的天空中绽放出灼灼光彩。命运、时代逼迫这个世家女子脱去稚气,才情、识见养成这个世家女子一身正气,既是刀剑相加,依然是豪气干云霄,其才情、情怀、胆识使得一位弱女子屹立在历史的风雨飘摇中,在浩瀚史书中写下最浓重的一笔。“孙恩卢循之乱”,晚年的谢道韫寡居会稽,在经历了丧夫丧子之痛后,尽管六年帷幕不开,也不见客,并没有消沉,生活不改其色,优雅、从容是刻进骨子里的,终日与诗书为伴,专注当下生活,传道授业解惑,岁月漫长,光阴如海,谢道韫更显从容优雅,受益的学子不计其数,皆以师道尊称她。新任会稽郡守刘柳素,专程拜访谢道韫。谢道韫此时已年近六十,二人一番长谈,谈了些什么,不得而知,竟然让刘柳高山仰止,事后刘柳素对人说:“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谢道韫的后半生写了不少诗文,汇编成集,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有诗集两卷,可惜的是没有流传下来。《艺文类聚》保存其《泰山吟》和《拟嵇中散咏松》两首诗,《全晋文》收其《论语赞》。其《泰山吟》“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有一种沉醉大自然怀抱之中,忘记俗世纷争的愿望。?? ? ? ?晚年的谢道韫寡居会稽,在经历了丧夫丧子之痛后,尽管六年帷幕不开,也不见客,并没有消沉,生活不改其色,优雅、从容是刻进骨子里的,终日与诗书为伴,专注当下生活,传道授业解惑,岁月漫长,光阴如海,谢道韫更显从容优雅。朴素是一种思想? ?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把时间交给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