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的意思
理论救生圈,每天看看,查漏补缺
哈喽,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健康城市、韧性城市专题
2020年是动荡的一年
年初,疫情来袭,世界被乌云笼罩
我们的生活也被完全影响
最冷清的过年假期
迟迟不开学的最长寒假
课程全面调整至线上
。。。
好在,这一切都过去了
那么,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城市规划可以做些什么?
这值得我们思考
也将是今年考研的热点和重点
健康城市、韧性城市专题
一、疫情影响下的健康城市
1.传统健康城市的内容研究
(1)概念辨析
健康城市的基本特征:
a)??健康、安全和高质量的自然环境;
b)??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环境;社区之间相互支撑,没有内耗;
c)??居民对于影响其日常生活、健康和福利的政策拥有较高的参与度和决策权;
d)??能够满足全体城市居民的食品、用水、居住、收入、安全和就业等所有基本需求;
e)??居民拥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和丰富资源,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
f)??城市经济呈现多样化,富有创新精神;
g)??鼓励延续传统文脉,并做到在群体和个人之间相互交流;
h)??任何一种实现上述目的、呈现上述特征的发展模式;
i)??所有居民都能够享有高质量的保健和医疗服务;
j)??健康状况良好( 健康水平高、发病率低)。
?
2.健康城市的研究要点
? ? ? ? ? ? ? ? ? ? ? ? ? ?
(1)土地使用:
土地使用对公共健康的影响要素可以划分为土地使用类型、强度和混合程度。
从减少污染及其人体影响的角度,土地开发的适度高强度和混合使用,将有利于将交通需求内部化,缩短出行距离,减少碳排放和空气污染。
从促进锻炼的角度,功能多元的混合开发和宜人的环境设计,将有助于引导居民选择慢行交通的出行方式,提高体能活动的频率。
(2)空间形态:
在空间形态对公共健康的影响研究方面,目前以针对城区肌理形态和街道空间几何形态的研究为主。
从控制污染的角度,城区肌理形态和街道空间的几何形态影响城市的局部风环境,决定污染物的扩散。
从促进锻炼的角度,适宜尺度的街区和街道空间能够促进人们自发地选择慢行交通出行方式,增加体能活动。
(3)道路交通:
道路交通对公共健康的影响因素可分为机动交通和慢行交通。
从控制污染的角度,机动交通的排放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减少机动车出行、鼓励慢行交通,可降低污染的产生。
从促进锻炼的角度,推广步行和骑行的出行方式有益于减少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4)绿地和开放空间:
绿地和开放空间对公共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规模、布局和植物配置三个方面。
从控制污染的角度,绿地的规模效应和合理布局有助于形成城市的通风廊道,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够最大化地净化空气和吸收粉尘。
从促进锻炼的角度来看,绿地和开放空间的合理布局能够提高可达性,鼓励人们使用这些空间进行锻炼活动。
3.疫情背景下的健康城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范围爆发,疫情严重,暴露出我国在城市治理和应急等多方面有待改进。例如,存在城市规模过大、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不足、居民生活区过于集中、卫生防护系统规划建设滞后等问题。
城市规划起源于人类对健康诉求的回应,传染性疾病曾经是现代城市规划关注的焦点问题;而目前健康城市的研究和实践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考虑,对新型传染性疾病(例如新冠肺炎、SARS和甲流等)的影响和空间应对尚考虑不足。因此,需要相应推进本学科领域对传染性疾病的空间研究、设计应对和应急处理,增强城市“韧性”和保障城市健康安全。
4.突发疫情下对“健康城市”理念与指标体系的反思
以城市为单元的健康城市建设缺乏层级协调机制:目前的健康场所建设的理论和方法,都是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单元进行开展,如强调紧凑开发、功能混合的土地开发模式,鼓励公交为导向的交通出行等等。但是,城市内部不同层级的行政主体所面对的不同尺度的问题有很大差异,而各级行政主体调动行政资源的权限也有很大差别,从而导致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社区层面在调配资源进行疫情防控方面出现混乱局面。
?
强调生活方式引导的健康城市指标体系缺乏底线思维:对于健康城市的评估体系和建设标准重点置于社交环境、卫生环境和建成环境三大环境的营造上,以上健康城市指标均较为偏向宏观的自然环境层面和微观的空间设计层面,以宏大的人民健康福祉作为目标,但却缺乏对于维持居民基本健康的“生命支持系统”底线标准的考虑。
?
偏重社会属性的健康城市建设标准缺乏空间属性:城市规划界通过土地使用的规划及设计来改善建成环境,以介入健康城市建设。这一方面是通过具体的设计来达到目的,更多的是通过规定建成环境的主要指标和原则来实现,例如土地混合使用、绿地和开放空间布局、公共设施的千人指标等,但是这些指标都缺乏明显的空间属性。
?
5. 构建和完善健康城市防疫空间单元体系的思考
建立以有效应急隔离为导向的多级防疫体系:防疫工作的有效执行,关键在于对医疗卫生资源、军警部队、交通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场所等诸多公共资源的有效管控和调度。建立一套“市- 区- 社区”各司其职、联动防控的体系,有助于提高应急隔离工作的有效性。
形成以人为核心的多层级生命支持系统:
第一圈层是社区。社区是最贴近居民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也应作为疫情隔离的最小尺度单元,是“防疫细胞”。
?第二圈层是服务供应体系。以区为统筹的基本服务供应主要包括:一是公共服务和商业网点体系;二是快递外卖配送体系;三是公共活动场所的配置。
?第三圈是物资供应体系。制定紧急状态下医疗扩容的空间资源和重要物资运输通道预案,从而提高社区的卫生防疫能力、物资供给能力和应急时效。
构建以社区为基础凸显空间属性的防疫空间单元:社区作为关键性的健康城市的基础空间单元,要满足防疫管控和生命支持系统两方面的功能要求,其基础空间属性需要包含空间尺度、边界、物流交界面、出入口控制、医疗设施和服务设施六个方面。
二、韧性城市
1.概念辨析
(1)韧性城市:
韧性城市是指城市或城市系统能够化解和抵御外界的冲击,保持其主要特征和功能不受明显影响的能力。当灾害发生的时候,韧性城市能够承受冲击,快速应对、恢复,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并通过适应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灾害风险。
?
(2)韧性城市的本质特征:
①自控制——城市系统遭受重创和改变的情形下,依然能在一定时期内维持基本功能的运转。
②自组织——系统内部一般保持动态平衡,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形成强有力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同时,能够实现系统内外资源的高效流动,及时填补系统缺口。
③自适应——韧性城市具备从经验中学习、总结,增强自适应能力的特征。
?
(3)韧性城市的特点:
?
(4)韧性认知的三种观点及其发展转型:
工程韧性:强调系统有且只有一个稳态,而且系统韧性的强弱取决于其受到扰动脱离稳定状态之后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迅捷程度。
生态韧性:韧性不仅可能使系统恢复到原始状态的平衡,而且可以促使系统形成新的平衡状态。
演进韧性:韧性不应该仅仅被视为系统对初始状态的一种恢复,而是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为回应压力和限制条件而激发的一种变化(change)、适应(adapt)和改变(transform)的能力。
案例学习 :美国纽约提升城市韧性的探索
背景:
气象专家发布研究报告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热带风暴趋于频繁,预计2030-2045年期间,纽约每五年将遭遇一次大面积洪灾。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海岸城市未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海岸城市的生态韧性研究成为当今城市管理的重要议题。纽约是典型的海岸城市,纽约市把韧性城市建设作为长期持续的工程,让各个系统协同推进,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解决思路。
关键力量:配套政策支持与建设资金保障
为建设一个更强大和更具韧性的纽约,以应对接下来可能会遇到的未知自然灾害,纽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行动计划并提供建设资金支持。这是保障持续提升纽约城市韧性的关键力量。
关键策略:以景观整合方式实现弹性的防灾基础设施建设
为应对飓风侵袭和海平面上升等问题,BIG建筑事务所提出了针对曼哈顿主岛滨水区的U型保护系统,为该区域的未来弹性海岸建设和城市发展描绘出崭新的图景。曼哈顿滨水区弹性U型保护系统是城市防洪系统中的一个“缓冲区”,用来保护社区免受风暴潮和海平面上升的侵害。通过营造一种多样化的滨海城市景观空间,探索如何使防洪基础设施激发更多的综合社会效益。项目建设将带来变革性的城市转型,加强城市与海滨之间的联系,不仅为邻近社区提供户外空间和便利设施,也向人们展示了将城市发展与海平面上升问题共同纳入适应性策略的必要性。项目一方面维持了当地自然海洋环境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对场地流线和活动规划进行了统一考量。
随着观念的转变和规划设计的创新,在传统城市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景观整合等方式,提高建成环境的洪水适应性,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韧性水平。
重要抓手:对特殊地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设
面对气候变化威胁,在特殊地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弹性水岸公园、海岸带的生态修复等建设项目,是纽约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如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公园的弹性水岸公园建设策略,保护了生态系统和自然缓冲区,也减轻了城市可能遭受的洪水和其他灾害。“新生命公园(LIFESCAPE)”建设是以生态修复为主导的海岸带垃圾场再生项目,通过社区参与形成社会学习过程,对提升海岸城市韧性的意义重大。
弹性水岸: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公园
结合历史上纽约水岸的建设与变迁,通过对其方案设计、运营维护模式的研究,提出气候变化背景下弹性水岸公园的防洪策略。以先进的灾害风险评估为基础,健全的法律法规为制度保障,提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弹性水岸策略,构建区域范围内的蓝色网络。
?
小结:
纽约作为海岸城市的代表,在韧性城市建设和气候适应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全球其他海岸城市提供了行动示范。
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影响
构建海岸城市韧性行动的政府组织框架,将韧性城市目标整合到所有的城市管理和决策过程,提出海岸城市韧性行动路线图;
采用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的韧性策略和创新技术,每个阶段出台相应的配套支持政策;
提出持续的城市韧性行动计划,对关键项目实施进行不间断地跟踪评估,实行适应性管理和决策;
鼓励社会多元参与,通过社会学习过程增强各类主体面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纽约这一揽子“决策行动-创新技术-多元参与”的决策经验为有效提升海岸城市韧性水平提供了借鉴。
?
2.韧性城市建设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能动作用
韧性城市理论建立了“事前预警—事中防治—事后恢复”闭合链条:韧性城市理论在时间维度上覆盖了“事前预警、事中防治、事后恢复的管理全流程”,将城市视为有机生命体,强调城市机能对灾害的系统性抵御、吸收、适应、恢复和学习的能力,以整体防御应对局部恶化、以长期治理化解短期冲击,对于有效响应城市突发事件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韧性城市技术整合了“工程建设—城市治理—智慧平台”三大体系:对于健康韧性城市技术方法在“防止城市脆性断裂”的目标导向下,在“应激—防控—恢复”的基本框架下,有着非常广阔的研究视角和发挥空间,初步形成了市政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人防工程、城乡规划、城市公共管理和地理信息等多学科交叉的融合创新趋势。
?
韧性城市实施涵盖了“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相关领域:城市规划界韧性实际上代表了生命有机体自我洞察、自我恢复和自我建构的能力,是一种积极响应困境的优秀品质。韧性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支撑,其动员则需要多样、有效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手段。
?
3.韧性城市规划建设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策略
空间韧性—平疫兼顾,强化国土安全:
(1)在“双评价”阶段即开展城市免疫力评估,将健康防疫规划作为防灾减灾系列专题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将重大卫生保障设施和安全隐患空间作为刚性底线管控,并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和人口分布划定防疫分区。
(2)夯实生命线工程,预先做好重大安全事件条件下交通物流、市政能源及通讯保障等生命线工程的应急方案和预留通道,为医护人员、病患人员和物资运送提供保障,确保“甄别隔离、有阻有放、物流不断、信息畅通”。
(3)本着“有备无患、平战结合、保障有力、高效利用”的原则,预留重大卫生安全“非常态”应急集中救治场地,快速补位“常态”公共卫生服务设施;提前研究存量空间的“扩充战备”要求,尤其要做好文体、会展等大型场馆和酒店宾馆的功能应急扩充准备方案,部分城市亦可结合闲置工业厂房和锅炉房制定改造应急预备方案。
(4)在疫情逐渐恢复后,应进一步严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引导“中心—外缘型”空间结构向“网络—多心型”优化,强化生态和绿地系统的防疫缓冲功能,促进副城、新城和卫星城等新型功能区块内的职住平衡,减少日常工作造成的跨区域交通,改变城市中心建设“质密”形态。
?
技术韧性—数据驱动,突破时空障碍:基于深度学习和即时传感的认知—追踪—刻画方法使得针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成为可能。可从“核心密度、迁移轨迹、消费特征”等多方面刻画城市“疾病地图”,耦合分析传染性疾病与城市空间的灰度关联,实时监控各类隔离和疏散产生的流动性变化,预警和评估各类城市公共活动的潜在风险,为医疗设施投放、交通动态管理等重要决策提供依据。
经济韧性—动能转换,催化新兴业态: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客观上已经在加速城市功能和行业的演替变迁,城市治理和基层医疗服务短板将得到极大关注与快速补足,并倒逼“健康型、智力型、非接触消费型”产业升级。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相关环节都应做出快速响应,快速适应“基于科学的、以风险为导向的管理方法”,保障“经济韧性”发挥作用,促进经济快速恢复和转型升级。
治理韧性—就近分诊,倡导社区共治:社区实际上构成了防疫与活力恢复的基本空间单元,围绕社区中心的15 分钟生活圈是市民活动的“第一层空间”,也是就近参与城市公共活动最频繁的空间场所。因此,应以15 分钟生活圈为基本“防疫单元”,将社区治理与卫生防疫相结合,提高社区基层医疗服务设施供给和服务水平。
学科韧性—交叉融合,促进多措并举: “城市规划生来就具有多学科协同工作的性质”,应积极借鉴地质学和气象学领域的韧性研究成功经验,促进城乡规划与公共环境卫生、预防科学、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社会公共管理等学科的融合创新,将韧性城市理论研究快速转化为应用生产力。
4. 面向防洪减灾的韧性城市
(1)2020年汛情及汛情分析
汛情特点:
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长、雨量大。
部分市县降雨极端性强。
强对流天气频发
(2)韧性城市的应对策略
超过设计重现期的防洪排涝设施应保持其基础功能:防洪排涝系统需要在超设计重现期暴雨发生的时候仍能保持其正常的运转,如雨水管网,需要采取措施保证其遇到超重现期暴雨情况下仍能正常排水,减少河道水位顶托影响或因管道内杂物堵塞而影响其正常的排水能力。
考虑最小化失效后的影响:最小化指的是防洪排涝规划应该通过工程或非工程手段使得城市洪涝影响(范围,程度等)最小化,也就是说初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防洪排涝规划不是去消灭城市洪涝灾害,而是使得城市的洪涝灾害处于最优化可控状态,其效果就是影响最小化,本条即是考虑可控状态失效情况下的影响程度。
具有灾后恢复的能力:韧性城市建设理念下的城市防洪排涝系统需要能够在发生洪涝灾害后具备恢复能力,比如在洪涝水过后, 公园应能够尽快恢复功能向市民开放。
设计分散式、自主式的系统,而非集中式、分层结构系统:海绵城市通过在小区、道路、屋顶等位置建设雨水调蓄设施正体现了分散式系统的理念。自主性理念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设施的自主性,一层是人的自主性,设施的自主性指的是其具备根据灾害情况自主做出反馈的能力,人的自主性是在洪涝灾害中,非受灾人员对受灾人员、城市管理者、城市抗灾应急信息中心或者技术专家提供帮助的自主性,受灾人员自救互助的自主性。
具有因外部条件改变调整的空间与弹性:韧性城市的韧性就体现在防洪排涝系统因外部条件不同做出调整的能力。如规划设计过程中可考虑将城市部分河段打开岸线为市民提供亲水空间,同时可沿河岸打造可淹没式滨水公园,旱季作为市民游憩的场所,防洪季作为河流的滞蓄洪区,超设计重现期对应的水位后即可将河水引入滨水公园进行调蓄削峰,降低下游河道水位,以减少下游河道水位过高而造成对市政排水管网的顶托。
往期理论救生圈请查看以下链接
【理论救生圈】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结尾公布彩蛋~)
【理论救生圈】论述专题
【理论救生圈】规划热点名词解释专题
【理论救生圈】原理名词解释
【理论救生圈】道路交通专题
【理论救生圈】外建史专题(含图集史纲)
【理论救生圈】中建史专题(含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