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芬两难
如果大家去搜索什么布雷顿森林,百科会有一大堆。但是这个体系解体了。后面的体系是啥?你知道么?不知道。你搜索牙买加体系,得到的内容很少。后来次债危机后,美元体系又变了,百科压根就没有。
特里芬两难,是著名的国际议题。但是,对不起,这个议题的时代背景就是里根采用债务货币之前的国际体系。
当你搜索特里芬难题时,你会发现这样的基础内容,我复制过来:
折叠19世纪末
19世纪末第一次正式形成了世界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为基础的国际性货币体系,由于当时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突出地位,所以该体系实际上是一个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在保持汇率稳定、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促进国际资本流动方面曾起过重要作用,但又因为其发挥作用的一些前提条件或称”金本位制的比赛规则”(Rules of the Gold Standard Game)在现实中受到破坏。不能适应战争时期增加通商的需要及英国在操纵国际货币秩序时所引起的严重的利益冲突的矛盾,使金本位制在一战前就已面临崩溃。金本位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演变为一种金汇兑本位制或黄金本位制,形成了一种不受单一货币统治的货币体系,但这种在狭小的黄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过渡性的脆弱的国际货币制度,在1929~1933年那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暴风雨袭击下,显得不堪一击,终至土崩瓦解。
折叠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在战争期同遭受了巨大创伤,经济实力大为下降,而美国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这为建立美元在全世界的霸主地位创造了必要条件。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联合与联盟国家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建立起了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一种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中心货币的新型的国际货币制度,从而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布体系的建立和运转结束了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弥补了国际收支清偿力的不足,并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投资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但这种以一国货币作为最主要国际储备资产的体系有一种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美国以外的成员国必须依靠美国国际收支持续保持逆差,不断输入美元来增加它们的国际清偿能力(即国际储备),这势必会危及美元信用从而动摇美元作为最主要国际储备资产的地位;反之,美国若要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其他成员国国际储备增长又成问题,从而会发生国际清偿能力不足进而影响到国际贸易与经济的增长。美元实际上处于两难境地。这一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被著名的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所提出,成为著名的”特里芬难题”;他并且据此预言布雷顿森林体系会由于这一内在矛盾而必然走向崩溃,这已为后来的事实所证明。”特里芬难题”的本质含义概括起来就是:国际清偿力的需求不可能长久地依靠国际货币的逆差输出来满足。这一难题实际上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就已存在,只不过在布体系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更为典型罢了。
布体系崩溃后,仍以由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储备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特征的牙买加体系开始建立。由于该体系实现了国际储备多元化,美元已不是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清算及支付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但这一体系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呢?从多元储备体系的现实情况看,美元仍占有很大优势,能在国际储备中占一席之地的也只有美元、英镑、日元、欧元等极少数国家的货币。这种多元储备制,不论其币种和内部结构如何变化,但国际清偿力的需求仍要靠这些国家货币的逆差输出来满足,实质上是没有变化的。所以说,多元储备体系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解决”特里芬难题”,因而也终将违脱不了崩溃的命运。
补充:2008年后,为了应对央行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危机,美国建立了(升级)为大西洋货币体系。
“特里芬难题”告诫我们:依靠主权来充当国际清偿能力的货币体系必然会陷入”特里芬难题”而走向崩溃。特里芬难题”揭示的意义正在于此。这对于我们分析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牙买加体系建立后,尤其是美国把中东国家纳入美债循环后。国际上的国家就分类了:
金融国(美,唯一一个)。
制造业国家(德国日本等)。中高端生产和美式生产体系。
资源国家。
其他国家。
特里芬难题其实非常好理解。如果美国不生产了,只提供美元,美元就会贬值。从而丧失地位。
但是对不起,这个时期的美元,早就变成了不需要偿还的美债美元体系。而且是主要的工业国和资源国,他们的央行,必须购买的。
特里芬难题的基础就不存在了。因为那个时候,你的货币,和后期的货币,完全不一样。到了后期,也就是牙买加体系后,美国人只需要做一件事:维持美债的购买循环。
从而就诞生了:美国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
在80年代开始,这个债务货币,也就是迈克尔赫德森设计的这一套,美国是2个角色的:
对主要的工业国(德日),和资源国(中东),是欠钱的,债务人。
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是债权人。
美国合理的利用了这个优势,在资本和制造业全球化的背景下,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然后,90年代,苏联送礼,一个超级大礼包出来了。这个超级大礼包,释放了2个利好:
没有苏联制衡的,绝对霸权和实力。
美国释放了跟苏联搞科技对抗军事对抗中的高科技产品。军转民,促进了生产力,同时推高了美股科技股网络股。
在殖民地时期,英国是可以直接掠夺的。但是,在解殖运动后,美国人发现,尤其是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德国日本的经济,他们发现,对一个国家进行借钱(比如通过国际货币组织),或者fdi(外商投资)。可以造成一个国家的债务危机。于是,他们开始了疯狂的经济掠夺。
比如拉美危机,墨西哥危机。以及后期的东南亚危机。
这个模式其实很简单:
你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压根没法跟美国竞争。那么,只要接受产业专业和资金援助。你就会得到2个结果:
经济腾飞。2政策绑架。
请注意,这个经济腾飞,是投资者和被投资者一起带来的。但是,问题来了,一旦投资的人说,我要撤资,就会引爆外债危机。尤其是美国还对你做点其他什么事情。
这个时候,这个经济发展的国家,就会面对汇率和货币各方面的问题,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外债引发的危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很严重的。
那么,如果你开放了金融市场,他们先做多赚一把,再做空赚一把。你就废了。
这就是各国的债务危机的根源:
你接受了扶持和不对等的条件。
美国在战后具有无与伦比的国际格局优势。
于是,欧洲人终于坐不住了,他们延迟了几十年,才推出了自带阉割的欧元。为何?因为他们只有统一的货币,没有统一的财政。更加恐怖的是,欧洲没有的还有:
1独立的军事。2能源。
这个时期,美元进入相对优势。你敢买或者用欧元,美国人就会去搞欧洲的弱点。
美元这个时期,就是通货。虽然没有价值,是废纸。但是国际体系已经被掌控了。各国的货币体系也是按照这个设计的。改不出来了。
换句话说,特里芬难题仅仅是层次1的问题,但是美元进入了层次2.
同理,什么“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也是胡说八道。这个三角的不可能,为何在美国上面实现了。在日本上面局部实现了?
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nity)是指经济社会和财政金融政策目标选择面临诸多困境,难以同时获得三个方面的目标。在金融政策方面,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也不可能兼得。
原因很简单,你看到的国家,是“主权国家”。但是在实际的地球上,分为:
a类:金融国,制造锅,资源国,其他。
b类:绝对主权国(美中苏),相对主权国,其他。
换句话说,上面的所谓的经济学理论和定律,本身就是在有“偏驳”的背景下诞生的。不是在正常平等的条件下的经济或者货币现象。
美债和美元体系建立当初,就是德国日本丧失了一切后,选择做狗。欧洲打成了废墟,被迫接受马歇尔援助。以及这写国家和地区没有独立自主的一切(军事,农业,农业,人口规模)。
恰恰相反,美国人有上述的一切。
再次推荐核心书籍:迈克尔赫德森的《金融帝国》《全球分裂》。张捷《信用战》《定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