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组词有哪些(承组词什么)

承组词有哪些?

组成的成语应该是曲意承迎

曲意承迎

拼音:qǔ yì chéng yíng

解释:

违背自己本心去迎合别人的意思。同“曲意逢迎”。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九郎》:“生曲意承迎,笑问所来。”

语法:

曲意承迎作谓语、定语;指违心讨好人。

示例:

你不必这样刻意的曲意承迎、做小伏低,这样只会让人家更看不起你

用承组四个词,每组词中必须有一个是成语?

chéng liáng

“承”的基本含义为在下面接受,托着,如承重、承受;引申含义为担当,应允,如承担、承当。

在日常使用中,“承”也常做动词,表示捧着。

“凉”的基本含义为温度低,如凉快、凉爽;引申含义为灰心,失望,如听到这消息,我凉了半截。

在日常使用中,“凉”也常做形容词,表示人烟稀少,冷落,如凉落、凉凉。

承的组词2个字?

承组词:承认、承担、继承、承蒙、承想、承印、承袭、承揽、待承、承办、承平、承重、禀承、师承、秉承、承接、承转、奉承、轴承、承做、

这一路上用承字组词填空?

继继承承、子承父业、一力承当、承前启后、先意承颜、承平盛世、另眼看承、奉天承运、天下承平、菽水承欢、四海承风、曲意承奉、敢不承命、承嬗离合、承天之佑、四海承平、奉令承教、袭冶承弓、承风希旨、应天承运、曲意承迎、一系相承、宣化承流、承上启下、起承转合、承天之祜、承星履草、先意承旨、先意承志、口耳相承、阿谀奉承、迎意承旨、仰承鼻息、希旨承颜、先意承指、望风承旨一柱承天、一脉相承、承先启后、承欢膝下、开国承家、一脉亲承、承上起下、慎终承始、承颜候色、百般奉承、承天之祐

用“承”字组词?

承 拼音:chéng

详细释义

①<动>捧着;托着。《登泰山记》:“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②<动>承受;承接。《滕王阁序》:“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谏太宗十思疏》:“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③<动>承担。《狱中杂记》:“其乡人有杀人者,因代承之。”

④<动>继承;继续。《孔雀东南飞》:“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

⑤<动>连接。《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菲菲而承宇。”

⑥<名>接连的次第;位次。《左传·昭公十三年》:“及盟,子产争承。”

⑦<动>承认。《陈州粜米》:“拿到阶庭取下招承。”

一.承 从人从双手、奉也。受也。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

(2)本义:捧着。

二.基本信息

拼音:chéng 

2.注音:ㄔㄥˊ

3.部首:乛

4.部外笔画:4

5.总笔画:8画

6.部首 乙,部

7.外笔画 7 画

8.五笔86&98:BDII 

9.仓颉:NNQO 

10.郑码:XKCD 

11.笔顺编号:52111534 

12.四角号码:17232 

13.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27F

三.基本字义

1.在下面接受,托着:~重。~受。

2.担当,应允:~担。~当。~包。~做。~认。

3.受到,蒙受:~蒙。~恩(蒙受恩泽)。

4.继续,接联:继~。~平(指社会比较持久安定的局面)。~前启后。

5.顺从,迎合:奉~。~颜候色(顺着别人颜色办事)。

6.姓。

四.组词及造句

1、滚针轴承

造句:通过有限元计算及光弹性实验,结果证明,滚针轴承的接触应力分布与轴承手册和教科书中所给出的公式不符。

2、滑动轴承

造句:本文通过对滑动轴承油膜压力分布规律的研究,在基于流体动力润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滑动轴承油膜周向压力分布的仿真方法。

3、球轴承

造句:但最好在个体部分的“718(SEA)系列角面接触滚珠轴承”和“用于螺旋传动的推力向心球轴承”中查询附加信息。

4、承当

造句:随着围绕着饮酒所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的争论还在继续,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戒酒者和酗酒者所要承当的死亡风险比微量饮酒者要来的高。

5、滚动轴承

造句:为了实现钻井油田中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测控系统从下位机到PC机的通信,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方法。

承认的承的组词?

承让是词语。

承让[ chéng ràng ]承蒙相让的意思,一般是在比赛后优胜者谦虚客气时说的话。

例句:

这一声承让了既让对方下了台阶,又化解了矛盾。

甲乙比赛,甲赢了,甲会对乙礼貌客气的说承让了。

比赛结束,彼此对饮,赢者说“承让”,输者说“领教”,无论输赢,始终保持谦谦风度,所谓君子。

承可以组什么词?

指的是我这一辈份承受的意思,

“承”,普通话读音为chéng。“承”的基本含义为在下面接受,托着,如承重、承受;引申含义为担当,应允,如承担、承当。

在日常使用中,“承”也常做动词,表示捧着。

“承”,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捧起,表示两只手从下面托起一个人。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秦朝小篆中发现,“承”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篆书演变而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