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博物馆
历史上自然地理环境的优越,加之北方军事重镇幽州蓟城向陪都,进而向首都发展建设的需要,造就了通州,使其成为了京杭大运河的北端,成为我国两千余年间南北方乃至中外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枢纽。
今来到通州博物馆,发现,这“两千年的通州文明”古建筑似乎是镶嵌在现代化建筑群中,博物馆馆舍原为清末建筑,别具一格,南向二进,大门三间,硬山筒瓦箍头脊,明间为通道,垂带式石阶四级。耳房各一间,东西配房各一间,苏式彩绘。为便于游人参观,现新辟北门,接出抱厦三间,复建石阶,护以石栏和浮雕蟠龙望柱,栏板透雕宝瓶。院内油漆彩画,古色古香,其中《通州八景彩绘图》,更为绚丽夺目。院中置圆形花坛,青砂岩石围砌,浮雕独龙,内植古丁香一株。每值花季,香气宜人。
通州博物馆共有六个展厅,用大量的实物与资料再现了通州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其分为通州运河文化展厅、秦汉驰道展厅、隋唐运河展厅、辽金元时期历史文化展厅、明清时期历史文化和漕运展厅,以及抗战时期、解放时期通州历史厅。一进博物馆的院子便是第一展厅,即“通州运河文化”厅,是主展厅,主要通过影音和馆陈的形式展示了通州两千多年的建置历史。
来到第一展厅的立体影音区域,瞬间有了带入感,便进入到古代大运河的“画卷”中了。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且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
“漕艇贾舶如云集,万国鹈航满潞州”的诗句是古代通州运河的真实写照。元代刘文仲《大都赋》中所言通州运河中“扬波之橹多于东溟之鱼,驰风之樯繁于南山之笋”的盛况并非虚言诩语。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朝鲜为清高宗70寿辰祝寿团的成员朴趾原,在通州城东临渡运河时写出“舟楫趾胜可敌长城之雄”的神笔,将通州运河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通州志·漕运·修浚》载 :“秦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埵、琅琊负海趾郡,转输北河。北河即白河(今北运河)也。”又有《后汉书·列传·王霸》载:又陈委输可以从温水(今温榆河,于通州城北入大运河)漕,以省陆转输趾劳,事皆施行。”由此表明,今通州在秦、汉之际,国家已经利用白河、温榆河漕运粮物去供给守卫长城的部队。
遗留至今的运河文化载体甚多,诸如大运河、永济渠及通惠河、萧太后运粮河、坝河、闸河等多条古运河故道,北齐土长城遗址、通州城及张家湾城等遗址,大运河北端的标志燃灯塔,反映大运河融合文化的“三教庙”,还有山东会馆、中仓仓墙、宝通银号、通运桥、石道碑以及龙灯、竹马、旱船、开漕节等众多物质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了解了通州建置史和运河文化,便开启了镇馆之宝之旅,首先最重要的便是宝光寺铜钟。其体量巨大,高1.7米、口径1.1米,重3.5吨,为北京少有的巨大的铜钟。钟顶设置两个蒲牢,蒲牢为龙第四子,生性喜好鸣吼,钟顶二蒲牢相背连体作纽,俯身探颈,昂首凝眸,四臂肌劲,五爪力抓,十分形象生动。钟肩有一圈莲瓣,每朵莲瓣内铸一个梵文。钟身铸有三种文字,分别是汉文、梵文和藏文。从汉文中我们了解到铜钟为大明景泰年间铸,距今已经有500年的历史,是皇上敕赐给宝光禅寺的,希望它永远吉祥如意。钟面布满了梵文的经咒,钟裙上铸有道教色彩的八卦纹饰,说明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传入中国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互相影响,相互渗透。这座铜钟为研究古代社会思想形态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
在宝光寺铜钟的后面,有一个动态旋转的扇子,趣味横生,从未见过如此特殊的扇子,尤其是扇子上记录的文字,细品展品说明后,便得知,是军粮经纪密符扇,其为清朝乾隆年间所制,先解释一下这个名字:军粮经纪是清代验收漕粮的官职,密符这里是似书似绘的符号。通州作为水陆交通要塞,清朝时期设有两大粮仓,从南方运来的粮食在此处要经过军粮经纪的验收,合格之后方可装袋入仓,并用竹炭在粮袋上写下自己的符号。这样如果以后坐粮厅官员或者巡查御史抽查漕粮,发现不合格的就可以根据上面的符号找到经纪官,有效地避免了验收中收受贿赂以次充好的行为。上面的密符也是形态各异,比如通州密符像两条交叉街道,代表城市。
而后,又浏览了其他展厅的丰富展品,如唐代无釉白瓷刻花执壶、元代钧窑敛口大碗等来自于通州及大运河的珍贵文物,颇有收获……
至此,在通州博物馆里回眸着通州人集体的记忆,这里传承着两千年的运河文明。从公元前195年通州建置,到1948年通州解放,每一件文物都记载着通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打磨出来的智慧,每一段故事都传颂着通州人民的勇敢和坚强。历史沉淀的昨天,是在召唤走向辉煌的明天。
Tips
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45停止入场。
地址: 北京市通州区西大街9号
电话: 010-6955 5161
【北京风采】从珠宝市到粮食店 严阁老的六必居 二锅头的发源地
历【玩转地球】风物诗下的残酷与暴戾
史【北京风采】故宫掠影
消【走遍中国】遇见天一阁
息— 长按二维码识别 —
长按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有《旅游》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