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和理性的区别
1.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它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认识(现象),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特点),有感觉、知觉、表象(印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2)理性认识:①它是在人们感性认识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②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③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主要形式,④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两者对立和区别是含义、特点、形式、地位不同.所以“熟知(感性)不等于真知(真理)”,“感觉到了的东西(感性认识),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理性和感性的内涵
理性被认为是科学的成功要素,中西交往以来,感性被鄙弃,被降解为本能感悟,缺陷凸显,优势被忽略。中华被认为缺乏科学精神,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忽视科学实证、一叶障目、以偏概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本书从科学的视角,确切地说,从生命保全的视角,讨论感性和理性,为避免理解误差,先约定相关内涵和范围。
在这个话题内,理性要精确地理解对象,感性与之相对,不在意精确,立足于整体把握。理性追求认识的明确可控,尽量客观地设疑、判断,并结合实践深入探究;感性与之相对,谋求主观的感知,希望基于思辨理解对象。
医学上,理性强调深度的获得,会导向还原论医学,追求物质存在;感性谋求整合的感知,支持整体观医学,着眼于整体生命。
本书所指的感性思维,更恰当的称呼是整体思维,或中华思维,与之对应的是分解思维,或西方思维。通常人们将西方思维理解为理性思维,或科学思维,比如“(现代)科学是理性的”之类的论断,所以,约定俗成,仍使用感性思维。
很多人认为理性是大脑思考,感性是生理感知,或局限于感官,因而是盲目的,冲动的。这是不当的理解,来自西方语境,当时的西方人推崇精确的思考,认为这是唯一的模式,于是把依据感官的初级反应称作感性。这种约定俗成通过日本传递到中国,导致对感性思维的误解。
从认知来看,认知过程涉及思维主体和观察对象,可立足于外物,强调根据客观规律行事,这是理性思维;也可立足于内在,根据主观感觉理解对象,这是感性思维。理性和感性是必然的分歧,是基础的存在,无法相互替代,各有其用途,不能简单地评价优劣。
从世界来看,有两种存在:一种可以分开来研究,一种需要整合了理解,所以理性和感性都有科学上的必要。那些工具胜任的领域是理性的擅长;那些体现整合特性的领域要求感性的发挥作用。
反对对理性的全面推崇,该观点认为,理性是科学的唯一进路,只能进行分解研究,掌握精确的知识。反对把理性和科学划等号,科学的基础是实证,理性是搞明白,这是两个维度的考量,理性只是科学的充分条件,理性可以导致科学,科学并不一定要求理性。感性思考得出的结论,只要做到实证,也是科学的。
感性和理性是两种模式,人只能二选一。因为大脑物质只能按一种结构组织,思维也只会沿着一种模式展开。理性对细节有精确的认识,就漠然于整体,感性则相反,注重对大势的把握,在细节上会有所欠缺;理性追求逻辑和数学,对机变、广泛性等的感知就会不足,感性也正好相反。
拥有就是被拥有,拥有某种能力,就会丧失其他一些能力,这是人类的缺陷,不应不切实际地追求完美。
艺术创作往往是感性的,但能把握人生真谛,把这种品质用于科学探索也是可以的。在古代中国,老庄的观点就非常深邃,这是把握大势的感性思维,和墨家的理性思维有显著区别。
感性并不意味着思想混杂而糊涂,并不意味着目光短浅,行动力低下,宛如愚夫愚妇。这是世俗偏见,非要这样看,坚持理性的人也会陷入机械、枯燥、琐碎、固执、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感性的人们会根据个别案例而得出结论,这已经被广为批判,殊不知,理性思考者也会走向另一个反面,会偏执地追求理论的绝对正确,根据细节或个案而否定整体结论。
有个著名的悖论叫“布里丹之驴”,其表述如下:一只完全理性的驴处于两堆等量等质的干草的中间,将会饿死因为它不能对该吃哪一堆干草作出理性的决定。
不应当空泛地、脱离场景评价各种思维模式,要结合研究对象而展开。要研究石头,理性似乎没有多少不足,在生命研究中,感性的眼光需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