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乐趣莫过于追求,追求幸福的生活,追求完美的事业。人各有志,追求的直接目的也有所不同,有追求物质生活、追求精神生活、追求灵魂生活三类之分。文友惠随琳自幼酷爱文学,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物质、精神、灵魂之中,他不为名、不图利、笔耕不辍,在单调却又丰富多彩的方格稿纸上,尽情挥洒着自己的爱与恨,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他用自己的诗文向读者诠释着奋斗与追求。正如文友惠随琳自己所说:“文学艺术是对人生存的交待,如果不能养生,那就养心!”塑造崇高的灵魂,不更需要我们为之追求吗?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和文友惠随琳相识已有十余年时间了,记得我在读师范的时候,惠随琳已在他就读的高中担任校刊主编。他为人亲切,我和他是同乡,每次见面,他总是以兄长的身份问寒问暖;他为人坦诚,每次谈及文学时,他总讲作文就是做人,要真诚朴实。读他的文章,如沐春风,亲切、自然;似品佳酿,醇香、味远。每一篇散文、小说,每一首诗歌,都能给读者耳目一新而为之振奋的感觉。他以一个年轻人、一个文学爱好者独有的敏锐眼光觉察到社会中的美与丑、善与恶。读他的文章,你能感觉到一股青春的热血在周身沸腾,自己的灵魂在升华,思绪在飞扬,心灵在慢慢地走向崇高。
搞创作是件苦差事,没有热情不行,没有顽强的毅力不行,没有持之以恒的坚韧劲不行,耐不住清贫和寂寞更不行。惠随琳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事情繁杂,但他忙里偷闲,热情不减,一篇又一篇佳作如雨后春笋般频频见报,实为难得。面对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在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地流逝。忙工作,忙交际,忙生活中难以摆脱的诸多琐事。在繁忙之中,文友惠随琳和众多的文学爱好者一样,执著地追求着缪斯,一颗智慧的心灵在孜孜地追求中逐渐走向崇高。
读文友惠随琳的文章,是那么的亲切、随和,不用太多的词藻,不刻意去雕三凿四,平淡中透着一股芬芳。他的每篇文章,特别是小说,取材小,视野大,每篇都能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他的小说主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从身边普通的人、事、物中捕捉、聚集素材,并以自己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意识对其进行延伸、虚拟、假设、发展,从而使写出的作品能以单纯的故事情节、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简洁的场面景物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丑,鞭笞生活中的假恶丑害,给读者以启迪、以顿悟。如《风儿萧萧》,作者选取当代青年中一味地追求浪漫,而不懂得去珍惜真爱这一平淡无奇的事例,以青年人独有的眼光去审视它,告诫我们要好好善待别人,更要用心去爱别人,爱这个世界。读者从中能够获得关于社会意义、生活底蕴、人生况味的探究与思考。作者选材小,但立意新颖,给人的启发之大。再如他的小小说《差距》,选材更显微小。他从某办公室张贴卫生值日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把现实生活中那些媚上欺下、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读后思之,觉得余味无穷。这么平常的题材,这样短小的篇幅,却能反映这么深广的内容,不能不说作者是“匠心独运”。
惠随琳的作品是相当生活化的,小说的取材、立意都能够体现这一点,他的散文、诗歌也都是这样的。掬一捧,闻一闻,几乎可以嗅到生活泥土的气息。他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溶入到所写文章的字字句句中,读者总能感受到他的散文、诗歌里充满着关爱,洋溢着真情。《母亲的情怀》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在文中尽情抒发着对母亲的爱,赞颂着母爱的伟大。“母爱情深,情到天边,爱到海边,不管身处何地,总能感受到母爱温馨的气息!”如果作者不是把个人置身于生活之中,用心去感受人间的真情,是很难写出这样情真意切的话的。每个人都离不开母亲的关爱与培育,作者笔下的母亲,作者心中的母亲是那么的平凡却崇高。“是谁冬日里切着冰屑细碎的萝卜;是谁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又是谁,唤醒黎明的第一缕曙光……”作者选取生活中发生在母亲身上的细微小事,平中见真,使读者读后备受感染。像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散文《老人的罗嗦》,作者以其自身经历启发我们要学会忍受,要正确处理长辈与晚辈间的关系;诗歌《弯弯人生》,作者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犁、镰刀等作象征物,突出父辈生活的艰辛,父爱的伟大。
文学源于生活,惠随琳的作品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抒情,每篇文章都根植于生活,但又超越于生活。读者能从他的文章里看到一个真实的毫不飘渺的现实生活,又能感受到一个充满爱心,真情的生活空间,读他的文章,如同一位平凡的人聊天,不加任何修饰的成份,想说的该说的都是原汁原味;读他的每篇文章,总能有如哲人讲课的收获,想做的该做的都无可阻挡。比如散文《谈谈寂寞》,让人读后深受启发,从中悟道:因磨炼生热发光,能在孤独寂寞中完成使命的人,即是伟人;《蜻蜓》一文,作者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妙图画的同时,又以哲人的眼光去审视它,“每一个旮旯里都充斥着耕耘,充斥着汗水,更溢出果实的清香。”
正因为作者敢把笔伸入生活之中,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挖掘真理,他的作品才会如此吸引读者,打动读者,启发读者,读者从他的作品中能有所感有所悟。作者和读者的心灵在每一篇文章里都能得到净化与升华。
和文友惠随琳交往多年,读过他的许多篇诗文,从他的诗文里我也受益匪浅。每当我感到工作、生活的负担过重,而想敷衍了事时,《生活不能承受轻》启迪我:“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越贴近大地,越超于真切和实在。”当我为自己付出许多但收获甚微而失意、消极时,文友惠随琳《以笔为犁的日子》鼓励我坚持下去,用勤奋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或许年龄的缘故,生活阅历的原因,惠随琳的每篇诗文里都洋溢着青春活泼的气息。每读一篇,都能让人精神振奋,视野豁达。
功夫不负有心人。文友惠随琳用聪慧与勤奋铺开了一条灿烂的文学之路,他先后发表诗文1600余篇(首)。有许多还获得了全国大奖,出版了散文集《青春足音》《青春的守望》《孤灯夜话》,长篇小说《青春的爱情迷失在夏季》等五部。
作为惠随琳作品的一位忠实读者,我想借用他文集《青春的守望》里的一段话激励自己,同时也激励为追求自己的美好理想而奋斗着的人们:“人生的路还很漫长,我们不会忘记自己生存的价值,更不会忘记自己成功时喝一声彩。”
心灵在追求中走向崇高,崇高会在人们心中永存。衷心地祝愿这位年轻的朋友怀着一颗崇高的心灵去书写自己更加靓丽灿烂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