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影响力》读书报告
本书主要介绍了六大顺从和影响力原理,来解释为什么我们容易被难以觉察的影响力摆布。
通过仔细地阅读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一书,我总结了书中所论述的六大说服术和影响力原理(说明:本次的读书报告根据书中的观点和笔者本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组成。)
一、互惠原理:
要是人家给了我们什么好处,我们应当尽量回报。
互惠原理能用作获取他人顺从的有效策略,原因在于:
其他人,不管有多奇怪、讨厌、不受欢迎,只要先给我们点小恩小惠,就能提高我们照着要求做的概率。
然而,除了威力大,该原理还有另一个方面,一个人靠着硬塞给我们一些好处,就能触发我们的亏欠感。
别人最初给予的小小恩惠,能够让当事人产生亏欠感,最终回报以大得多的恩惠。
违背互惠原理,接受而不试图回报他人善举的人,是不受社会群体欢迎的。
二、承诺与一致原理:
要是我能叫你给出承诺(也即选择立场,公开表明观点),我就帮你铺垫好了舞台,促使你不假思索地自动照着先前的承诺去做。只要立场站稳了,人就自然想要倔强地按照与该观点保持一致的方式去做。
三、社会认同原理:
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
一般来说,在我们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
社会认同原理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会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怎么做才合适,尤其是在我们觉得这些人跟自己相似的时候。
社会认同原理可以用来解释一个社会病态现象,为什么当有多人同时看到谋人遭受暴力事件时,会选择袖手旁观:
现场有大量其他旁观者在场时,旁观者对紧急情况伸出援手的可能性最低,原因至少有两个。第一个原因很浅显,周围有其他可以帮忙的人,单个人要承担的责任就减少了,“说不定其他人会帮忙或打电话,说不定其他所有人已经这么干了。”
第二个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更有意思,它建立在社会认同原理之上,并涉及到多元无知效应。很多时候,紧急情况乍看起来并不会显得十分紧急。
一般而言,在需要紧急救助的时候,你的最佳策略就是减少不确定性,让周围人注意到你的状况,搞清楚自己的责任。尽可能精确地说明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而不要让旁观者自己判断,因为尤其是在人群里,社会认同原理以及由此产生的多元无知效应很可能会使他们认为你的情况并不紧急。
为什么只要报纸头版一登出自杀新闻,在新闻曝光率高的地区,自杀率就会激增?
这是社会认同原理的又一个病态例证:这些人根据其他陷入困境的人如何行动,决定自己该怎么做。
对暴力事件大加报道,会让可怕的结果落到相似的人身上——不管暴力行为的对象是自己,还是别人。
只要媒体大肆报道暴力事件,就会有人群起效法。
首先,我们似乎持有这样的假设:要是很多人在做相同的事情,他们必然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尤其在我们并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很乐意对这种集体智慧投入极大的信任。其次,人群很多时候都是错的,因为群体的成员并不是根据优势信息才采取行动,而只是基于社会认同原理在做反应。
四、喜好原理:
外表魅力,我们会自动给长得好看的人添加一些正面特点,比如有才华、善良、诚实和聪明等。而且我们在做出这些判断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外表魅力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性,我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不管相似之处是在观点、个性、背景还是生活方式上,我们总有这样的倾向。
恭维,我们特别喜欢听人恭维奉承。
五、权威原理:
在权威的命令下,成年人几乎愿意干任何事情。
很多情况下,只要有正统的权威说了话,其他本来应该考虑的事情就变得不相关了。
第一种可以触发我们机械顺从的权威象征是头衔。
第二种可以触发我们机械顺从的权威象征是衣着。
六、稀缺原理:
机会越少见,价值似乎就越高。
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要比对获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
每当有东西获取起来比从前难,我们拥有它的自由受了限制,我们就越发地想要得到它。
想让信息变得更宝贵,不一定非要封杀它,只要把它弄成稀缺就行了。
自由这种东西,给一点又拿走,比完全不给更危险。到了手的自由,不经一战是没人会放弃的。
尽管只靠孤立数据容易做出愚蠢的决定,可现代生活的节奏又要求我们频繁使用这一捷径。
我们要采取一切合理的方法——抵制、威胁、对峙、谴责、抗议来报复以刺激我们的捷径反应为目的的虚假信号。
知道和了解顺从和影响力原理之后,希望以后可以尽量做到:
一方面,不盲目受到他人的影响。
另一方面,让自己变得更有影响力。
读后感:在生活中,我们总以为自己是独立而明智地做出了英明决策,但其实,我们的思维与判断却往往受到他人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看似微不足道,看似与我们的决定毫无关联,但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我们,改变了我们的决定,令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听从了他人的安排。就像作者所说:我们不过是“按一下就播放”罢了。这些观点听起来很震惊,但心理学的研究让我们不得不认可这些观点。这本书把影响我们的《影响力》作了归类,并且将其心理学原理都深入地解释给我们,实在是好。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沉下心来阅读此书,相信你我都能从中受益匪浅。
范文二:《管理的实践》读书报告
通过仔细地阅读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一书,并结合本学期的学习课程《管理学》,我总结了书中所阐述的八大观点(说明:本次的读书报告根据书中的观点和笔者本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组成):
一、发现新的需求和市场
例子:西尔斯公司在20世纪初开始发展成为一家企业,当时西尔斯公司看出美国农民代表了一个被隔离而独特的市场:由于农民与世隔绝的生活形态,他们无法接触到既有的销售渠道;也由于农民不同于城市消费者的特殊需求,他们自成一个独特的市场。尽管个别农民的购买力很低,但全体农民却代表了几乎从未被开发的庞大购买潜力。
二、客户第一
企业的目的:创造顾客
这并不是说利润和盈利能力不重要,但其确实指出,利润不是企业和企业活动的目的,而是企业经营的限制性因素。利润并不能解释所有的企业活动与决策的原因,而是检验企业效能的指标。即使担任公司董事的是天使,尽管他们对赚钱毫无兴趣,还是必须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的问题不在于如何获得最大利润,而在于如何获得充分的利润,以应对经济活动的风险,避免亏损。
三、塑造企业文化
在法律上,企业所有者可能是管理层的“雇主”,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享有无限的权力。但是在本质上,管理层的功能和责任永远由其任务来决定,而不是通过雇主的授权来决定。
所有项目管理中整合管理是项目经理的责任,别人不能替代
企业应该把职能性管理者的数目维持在最低限度,尽量增加“一般管理者”的数目。一般管理者负责管理整合性的业务,并且直接为绩效和成果负责。但即使将这个原理发挥到极致,大多数管理者负责的仍然是职能性职务,年轻的管理者尤其如此。
四、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告诉管理者应该做什么,通过工作的合理安排,管理者能顺利完成工作,但是组织精神却决定了管理者是否有意愿完成工作。组织精神能唤醒员工内在的奉献精神,激励他们努力付出,决定了员工究竟会全力以赴,还是敷衍了事。
五、管理者的任务
管理者有两项特殊任务,企业中其他人都不需担负这两项任务,而且凡是必须承担这两项任务的人都是管理者。第一项任务是创造出大于各部分总和的真正整体,创造出有生产力的实体,而且其产出将大于所有投入资源的总和。管理者就好比交响乐团的指挥家,通过他的努力、想象力和领导力,将发出各种声响的乐器组合起来变成富有生命力的和谐乐章。但是交响乐指挥家只负责诠释作品,管理者则既要扮演作曲家,也要充当指挥家。
管理者的第二项任务是协调每个决策和行动的长远的需求和眼前的需求。无论牺牲长期或短期利益,都会危及整个企业。
管理者有一个特殊工具:信息。管理者不“操纵”人,而是激励、引导、组织他人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他做这一切事情的唯一工具是语言、文字或数据。无论管理者的职务属于工程、会计或销售领域,都必须依赖听、说、读、写的能力,来发挥工作效能。他必须懂得如何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别人,同时也必须懂得如何掌握别人的需求。
他们愿意先思考,再行动,花很多时间彻底思考应该设定目标的领域,花更多时间有系统地思考如何解决一再出现的老问题。
六、管理就是做决策
第一种方法先假定一切条件都不变,然后问:未来将发生什么状况?第二种方法是回顾过去,然后问:当初发生这个问题的时候,如果采取了什么行动,或不曾采取什么行动,将会影响到目前的状况?
管理者永远都不可能获得所有应该掌握到的事实。大多数决策的基础都是不完整的知识——原因可能是无法获得所需信息,或要掌握完整信息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太高的成本。我们不需要掌握所有事实之后,才能有好的决策;但是我们必须了解还欠缺哪些信息,由此判断决策的风险有多大,以及建议采取某个行动方案时,其严谨度和准确度有多高。因为最大的骗局莫过于想要根据粗糙不足的信息,来制定精确的决策,但这都是常见的现象。
认为碰到问题时,就必须采取行动,这种想法纯属迷信。
找不到人来执行决策,或有能力的人才不在其位,就会使得找到的解决方案沦为纸上谈兵,无法付诸实行,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七、企业的责任
现代企业为了生存,必须招募最能干、教育水准最高、最能全力以赴的年轻人来为公司服务。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企业只许诺他们前途、生活和经济上的成功还不够,必须给予年轻人使命感,满足他们希望能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愿望。
八、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
企业必须依照联邦分权制的原则,尽可能整合所有的活动,将企业活动组织成自主管理的产品事业,拥有自己的市场和产品,同时也自负盈亏;不可能采用这种原则的组织,则必须采取职能分权制的原则,设立整合的单位,为企业流程中最主要的阶段,负起最大的责任。
强生的事业单位是完全独立经营的事业,有自己的总裁。但是由好几个单位一起分摊几位“董事”的开支,董事都是母公司的高层主管,过去也曾经营过事业单位,因此可以扮演顾问和专家的角色。如此一来,这些事业单位尽管规模和营业额都不大,却负担得起一流的管理。
必须遵守共同的原则,也就是具有相同的目标和信念
主管位子上必须有足够的老人,因此年轻人才有接班的机会;同时又有一定数量的年轻人,因此才能确保管理经验得以延续,不至于断层;必须有足够的老人来提供经验,同时又有年轻人可以带来冲劲。管理层的年龄结构就好像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一样;如果新陈代谢失衡,那么人就会生病。
范文三:《大众传播理论》读书报告
“教材书”听上去就是让人瞌睡的刘莹 程度,相对于其他类别的书籍,教材类书籍更加枯燥难懂,但同时也意味着知识会更加系统和专业。在阅读《21世纪传播学系列教材•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之前,我对它也是这种看法,抱着浅读一下的心态浏览了前几章,实在是让人欲罢不能。此书由传播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堡传播学院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刘海龙编写。说是教材书,但读起来却并不无聊,虽然内容多信息大,但胜在文章内容流畅引人,的确是难得的好教材。
《21世纪传播学系列教材•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一书全面地梳理了传播学理论流派,内容翔实涉猎面广,涉及传媒学、心理学、政治、哲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等,作者对各方面的思想理论进行总结和延伸,架构了一个全面系统的传播学网络。其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沿着脉络顺下来的,逻辑清晰有条理,往往能够让人茅塞顿开。更难得可贵的是,这本书不是采用告知式的教育方式而是选择以一种启发的方式,使读者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作者会告诉你他为什么要在这里用历史诠释的方法,在那里要用理论概括的方法。
全书主要分为四个板块展开。第一章至第三章为第一板块,主要介绍了传播的观念、大众传播研究的历史、大众传播理论的范式与研究方法。第四章至第八章为第二板块,主要是介绍了客观经验主义的研究范式,大众传播的功能与效果,其中第四章特别讲述了宣传研究理论。第九章至第十一章为第三部分,主要是介绍批判理论。第十二章也就是最后一部分,主要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此书简介中提到“对于研究生层面的阅读者来说,要求全面掌握,而对本科生,则可以有一些侧重。”由于时间问题,我也只是浅读了前三章,也就是传播的六种话语、大众传播研究史:诠释与建构、理论和研究范式,同时本文也主要围绕前三章展开讨论
作者将重点放在第三章上,可见第三章的重要性,以第三章节为核心,其他章节则介绍相关的研究及理论,因此在阅读时我也有意精读。第三章主要讲的是理论和研究范式,作者说,理论不过是通过某种程序,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理论学习让我们在面临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时,将会拥有更多的选择。在理论的目标问题上,实证主义传统中的大部分人认为其目标就是解释现象,并不涉及行动和价值判断。范式则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公认并共享的思维方式,从哲学层面来说,每一个范式会在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个方面存在差异。
大众传播理论有三种范式:一是客观应验主义范式,二是诠释经验主义范式,三是批判理论范式。整个第三章关于范式的讨论使我们用另一种方式看待理论和对世界的解释。在许多问题上并没有残酷的斗争,这个世界不是只有黑和白两种颜色,在很多问题上要抛弃那种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方式,用宽容的态度看待不同的理论。如果我们学着用这样的思考方式分析所有问题,就会发现你看问题的角度更多了,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作者详略把握的非常好,在出现枯燥的内容时也不浪费笔墨,反而运用简单的材料堆积或文献综述,给想进一步了解的读者指明方向。另外,作者对于例子的引用在这个章节体现的也可谓是出神入化,一个好的例子不仅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更能加深读者的印象,促进读者的理解与运用。
刘海龙老师就像一个思想的导游,跟随这个导游,可以在新闻传播的世界里展开精彩的思维之旅。刘海龙老师在叙述时不仅会补充背景知识,还会提供思考的角度,以批判的态度来看待任何一种理论、观点。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能收获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培养独立自主的批判精神,实在是受益匪浅。
范文四:文化人类学——读书报告
我选择的书是《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在上完老师的第一节课的时候我就开始搜罗关于人类学的书,想对人类学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可能是老师讲的过于有趣,也有可能是我本人从小就对新奇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我对人类学最感兴趣的部分就是田野调查,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在那边生活,了解当地人与我们与众不同的习俗,去见一些自己平常生活很难接触到的事物,所有的一切都让我对人类学充满了向往。我在网络上看到这本书的推荐语是“研究人类学最重要的一部分,当属“田野调查”,就是去亲眼看一看。在这本书中,小编就像是跟着作者跑到了非洲的喀麦隆,亲眼看了看少数民族村落的实际生活。我们有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非洲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和人类。”因为“田野调查”因为“非洲”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为我本人从初中开始就想去非洲,想去非洲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氛围,从小到大也经常关注非洲的新闻。可以说这本书非常对我的口味。
有点遗憾的是我看到并不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版本的,而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因为上海人民出版社过于久远,淘宝上的基本是二手卖到两百的“天价”,我想去图书馆借书时,我看到“微信读书”上有这本书,能在手机上看书,那可真是太方便了,希望老师原谅我的懒惰。
1. 作者介绍
《天真的人类学家》的作者是奈吉尔·巴利,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牛津大学人类学博士,前大英博物馆民族志学组附属人类博物馆馆长。长期在喀麦隆研究一个叫做多瓦悠人的部落,为了研究多瓦悠人的习俗与信仰,奈杰尔·巴利以茅屋为家。并出版了许多相关著作。其中他的田野笔记《天真的人类学家》(包括《小泥屋笔记》、《重返多瓦悠》两部),以其率真、直接与学术著作完全不同的视角,揭露了田野工作的许多故事和人类学家的真实心态,成为人类学著作中的经典。
2.主要内容
《天真的人类学家》主要讲人类学家奈吉尔在多瓦悠人聚集的部落与多瓦悠人一起生活并且研究多瓦悠人生活习俗的有趣并且艰辛痛苦的故事。
3.成书背景
这本书的成书背景也很艰难,第一是田野调查的艰难,作者几次经历生死,或生病或车子差点掉进悬崖或恶劣的自然环境。其中在田野调查时,由于银行的原因,好几次经费不足,照片也险些全部被烧毁,写的笔记也有部分被虫子咬坏,而写作的环境也十分恶劣,只有一盏较为“奢侈”的煤油灯陪伴作者度过一个又一个孤寂的夜晚。
4. 主要观点
作者以幽默的口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非洲,不一样的田野调查。这本书告诉我们的不只是田野调查工作者有多艰辛,多瓦悠人的生活习俗是什么样的,更意在告诉我们,人类原始部落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不管什么样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用原文的话就是“一个族群如果失去认同,最令人类学家扼腕的是世界失去了某一特殊“世界观”。世界观是一个民族数千年互动与思考的产物。因此一个民族的消失也代表人类可能性的萎缩。对人类学家而言,一个民族的人数多寡无关乎他的重要性”。其中最引人深思的,我认为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所谓更高级的“种族”与原始部落相比,我们是否“更高级”比他们更加快乐呢?
5. 个人感想
我之前看到一条评论,上面说的是:《天真的人类学家》摧毁了人们对田野调查的美好幻想。在没看书之前,我对田野调查充满了向往,对人类学也充满了向往,认为人类学是一名非常有趣且好玩的学科,它可以拿着经费到处玩,像老师课堂上所讲的那样,可以去各个地方,并且住在那里体会风土人情。我对非洲也充满了幻想,在我的心里非洲是大草原,狮子、老虎、羚羊充满着野性的土地。非洲是较为落后的地区,都是人们淳朴善良,我想去做志愿者帮助这片土地上的人,或者做汉语教师去深深的了解这片土地。可是当我看完前几章的时候,我都想法只有:非洲好乱。特别乱,官僚主义氛围特别浓厚,没有钱没有人脉在那里根本行不通。作者十分的艰辛通过重重困难到达部落进行人类学的调查。这一点我是较为惊讶的,我知道人类学的调查很困难,但是我不知道连开始都要那么复杂,需要那么多“大贪官”的同意。
这本书让我们可以从上帝视角去观察一个民族。有意思的是,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很多“小孩子”的行为,而且越是知识贫乏的地方,越在意阶层,比如小助理就一直在强调,不要作者做“有丢身份”的事情,他认为自己丢失了身份。在第八章“多数时候是‘我不知道,我没看到。没看到怎么知道?’大家嗤笑我这个人什么都相信”让我想起小时候跟其他小朋友争辩问题时,也是这种情况,明显的愚昧闭塞。让我感到震惊的是第十一章里,作者与一位大学生聊起扎伊尔境内屠杀白人的惨剧,学生回答是他们活该,因为他们是种族主义者,因为他们是白人。可是当作者问他是否愿意娶多瓦悠女人为妻子的时候,那位学生认为多瓦悠人是畜生,与他们不是一个阶级的,和种族主义没有关系。这种想法就像我们认为鸡可以用来从吃,但是我们不能吃狗,因为它忠诚,我们不能吃兔子,因为它可爱。从自己的角度看世界,放大别人的缺点并弱化自己,从来不觉得自己也有相同的缺点。当然我这是一个上帝的视角去看这段对话。人无完人,我们的想法就一定合理?就一定是对的嘛?我们接受着更高级的教育就一定做着更高级的事情嘛,我看未必。
有几个片段特别有意思,在第七章里“男人自认是宇宙最终秘密的宝库”“女人却认为自己所知讯息毫无价值,可以随意转述给外人听”可能每个民族都一样吧,这就是“普信男”的来源,认为自己特别厉害,掌握着世界秘密的宝库。而女人总是异常八卦,到处与别人聊着自己认为“毫无价值”的话。超乎常识的一点是,多瓦悠人无法辨别照片。平面化是把三维的东西压到二维了,确认需要一定技巧在大脑内重构。很多事情因为太司空见惯以至于忘了那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技能。
第八章里作者提到“唯有这种时候我才觉得多瓦悠人可怜,认为他们的生活形态的确不如西方人。除此之外,他们享受自由以及啤酒、女人带来的感官满足,自觉富足与自尊。可是一旦生病,他们便在痛苦与恐惧中毫无必要地死亡”不禁让我想到比较文学老师给我们看的非洲人的一个片段,在那里,人们只在乎吃饭,没有更加深奥的想法,老师问我们比起现在的生活你们觉得他们快乐嘛,你们愿意交换现在的生活嘛?坦白讲,如果我拥有他们的思维,我是愿意过这样的人生的,不是从我的视角去对比他们的人生,那么我作为一个非洲人,我是自由的,我没有压力,每天只想着怎么快乐,去哪里放牛,去哪里喝啤酒,去哪里找漂亮的女人,真的是好快乐的一生,但是前提是我得是一个男性,在这种前提下如果是一个女性,真的没有男性来的快乐,没有现代社会顶梁柱的压力,就算再穷我也可以娶几个老婆,还可以整天花天酒地,这样的快乐谁不想拥有呢。
最后,我对人类学家表达最诚挚的敬佩。没有信仰没有对人类学的责任真的做不了人类学家,也完成不了田野调查。当我看到作者在小泥屋里做调查,有老鼠跑来跑去,成群结队的蟑螂,随处可见的白蚁,我的心落了一大截,好伟大的作者。当我看到他肺炎还在坚持,牙断了还在坚持,差点车毁人亡了还在坚持,我都内心充满了敬意,人类学家不只是一个称号,背后的付出很难想象,他们在用命去完成他们人类学的任务。人类学和人类学家都让人的心里充满敬佩,我很喜欢人类学,希望以后在闲暇时间可以不放弃对人类学作品的阅读,它打开了我都视野,去看不同民族的生活,再去联想我们现在生活的不同。文化是没有止境的,谢谢陆老师打开了我的视野,让我深刻地认识了人类学,学无止境,对人类学的探索也是没有止境的,也希望很多年之后的我,可以阅读到更多有关人类学的书籍。
范文五: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读书报告
每次提起《共产党宣言》,我的眼前便清晰地浮现出这句话,“一个幽灵,在欧洲游荡。”,这是这本伟大著作的开篇。
马克思将新生的共产主义思想比作幽灵,共产主义的传播过程被称作游荡。一字一句间,我感受到共产主义战士对旧势力的嗤之以鼻,也看出了他们谦逊的低姿态,共产主义者从不会刻意夸大自己、标榜自己,他们从不说自己是救世主,他们只是挥舞着双手,呼吁“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人们,联合起来”。
毫不夸张地说,我震撼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才思,震撼于无产阶级的力量。这二位革命导师以他们天才的智慧,洞察万物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并为我们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即使如今,距离《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但其中的深刻意义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反而在岁月长河的冲刷下,变得越发坚不可摧。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点是,书中以金苹果的典故,讽刺封建贵族提出“社会主义”,又要装模做样地批评资产阶级,实际上他们却不顾信义、仁爱和名誉,也去从事资本主义经营,赚钱牟利,屈身拾取金苹果。
同时,历史也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改革开放的这天。历史同样雄辩地昭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必将指引中国走向新的辉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产党宣言》里记载着每一位共产党人的初心,字字有着千钧之力,每一位共产党人也在义不容辞地前进着,左肩信仰右肩理想,为全人类的美好生活而奋斗。
我们作为祖国新一代的建设者,应当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理想,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不断追求更加有意义的生活,坚定信心,相信我们期待的共产主义的明天一定会到来,相信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