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为什么叫徐达?
徐达是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功臣之一, 安徽凤阳人,因为他姓徐,名达,是父母给起的名字,因作战英勇,为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明朝建立后被朱元璋封为魏国公,岁禄五千石,赐世袭文券,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
汤和徐达原名?
原名就是叫汤和、徐达。
徐达(1332年-1385年),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
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次年,被任命为左相国。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师攻取淮东,并于两年后攻克平江,灭张士诚。旋即出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至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推翻元朝的统治。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凤阳县东湖里(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
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于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取镇江的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
汤和为什么没有徐达地位高?
朱元璋封功臣爵位时,公爵是最高爵位。当时受封最高爵位的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没有汤和,汤仅仅被封为中山侯,确实爵位比徐达低。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对汤和如此不公平呢?据《明史》记载,大致有以下原因:
其一是汤和曾经在镇守常州时发过牢骚,激怒了朱元璋,导致君臣矛盾很深。
其二是曾在作战时大意被敌人有机可乘,导致两员大将阵亡。
徐达的结局?
徐达最后病重去逝,在死后追封为“中山王”,配享太庙,葬钟山之阴等等。徐达(1332年-1385年),汉族,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 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明太祖朱元璋的岳父,其大女儿嫁给了朱元璋,被册封皇后,对于徐达的最后的结局,史学界大部分认为徐达只是自然病死。
也有野史认为徐达最后晚年的结局遭明太祖陷害致死,野史传说,徐达征战北平时得了背疽,后来这个病一直就没有去根。老朱当时很忌惮徐达,所以特意赐徐达烤鹅。背疽这个病是不能吃烤鹅的,所以徐达一看到烤鹅,就知道朱元璋是想自己现在马上死。所以徐达为了后代,当下吃了烤鹅,病发身亡。但这件事,一直都只记载于野史当中,可信度极低。
徐达守卫北平多少年?
理论上镇守北平17年,期间多次出征,实际驻守2年8个月。
公元1367年11月,朱元璋命徐达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伐,1368年8月2日进入元大都,随后朱元璋将大都改名北平,命徐达重建北平北城墙。
北平稍稍安定之后,徐达即奉命进军山西。四年以后的1372年,徐达第二次率军进驻北平,驻扎一年多时间。
1381年年末,徐达征战后回到北平,1382年四月十月,徐达回到南京述职,1383年正月再度出镇北平。同年十月再度奉诏回京,陆陆续续又在北平待了10个月。
1384年正月徐达又仍出镇北平。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朱元璋特派徐达长子徐辉祖携敕书前去慰劳,并于闰十月将徐达接回南京。徐达在北平待了10个月。
1385年4月7日徐达病情加重,随后病逝于南京,享年五十四岁,朱元璋宣布为他辍朝,对群臣表示了自己的悲痛之情,下诏追封其为中山王。
徐达是魏国公,封地在北平。从1368年8月算起,到1384年10月回南京,镇守北平17年,期间多次出征,实际驻守2年8个月。
大明第一任左丞相为啥是徐达?
第一,徐达功勋卓著,当左丞相,众人不会不服,也能够镇得住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骄兵悍将”们,毕竟淮西诸位将领,大部分是其手下,是他带出来的。
第二,徐达为人正直,忠心耿耿,不回去结党营私,深得朱元璋信任,同时,还是朱元璋的结拜兄弟(三弟)、朱元璋的儿女亲家(朱棣的老丈人)。
第三,中书省要是只设置一个丞相,那么权力太大,中书省属于权力中心,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一个宰相,权力过于集中,会影响皇权,同时设置两个宰相,用徐达任左丞相,可以平衡牵制李善长,不至于权力太集中,分散相权,削弱相权,这是历代皇帝一直在做的事,每个朝代的皇帝都采取不同方式,同时也能提醒李善长,注意自己,不要结党营私(淮西将领们,大部分认可李善长,但是,抵制刘伯温),不会让你一人独大,好好做本分的事。
徐达真实结局?
在传说中徐达是被朱元璋陷害杀死的。说朱元璋设计陷害,那就不得不说尽人皆知的故事,朱元璋赐烧鹅给徐达。
在野史中有记载,在徐达病了以后,朱元璋了解是背疮,不能吃发物,于是赐烧鹅给徐达吃,大家都了解烧鹅乃是发物,吃了以后会将体内的毒引发出来,结果徐达真的就毒发身亡,所以徐达是被朱元璋陷害致死的
常遇春为什么杀徐达?
常遇春没有杀徐达
徐达和常遇春都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两个人都是明军中骁勇善战的将军,他们两个都属于一个利益共同体,一起从军打仗,两人各领一路人马,辅佐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加官进爵,继续为大明供职,两人同朝为臣,按照现在的话说这两人就是战友加同事的关系。
其实,这俩人的私交关系并不怎么样,两人性格各异,徐达性格温和善良,常遇春性格暴虐,嗜杀,常常在处理战俘上存在很大的分歧,所以两人也是相互看不惯,加上常遇春好大喜功,两人的关系看上去相处平静,实则暗涛汹涌
朱标和徐达谁死得早?
徐达死得早。
朱标(1355年—1392年),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明惠宗朱允炆之父。
龙凤元年(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九月出生在太平商人陈迪家中。朱元璋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洪武元年立为皇太子,选国子生十余人侍读禁中。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视察陕西回来后,十四年命巡抚陕西,经略建都事宜。次年因风寒病逝,八月葬明孝陵东侧,即明东陵,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明兴宗。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称帝后复称懿文太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朱由崧复称其孝康皇帝,《明史》亦称孝康皇帝。
徐达(徐魏公,1332年-1385年),汉族,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同时徐达也是明成祖朱棣的岳父,明仁宗朱高炽的外祖父。
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次年,被任命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师攻取淮东,并于两年后攻克平江,灭张士诚。旋即出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此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