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和杨绛一字情书?
说到情书,不得不提钱钟书与杨绛的一字情书,这是世界上最简短的情书,也是最美最感人的情书。
有一次,杨绛给钱钟书写了一封信,信上只有一个字:怂。钱钟书很快给杨绛回了信,信上同样也只有一个字:您。杨绛收到了钱钟书的回信后,立刻明白了他的心意,甚至为两人的心有灵犀而感动落泪。不过,杨绛的好友并不明白两人之间的哑谜是什么意思,杨绛只好支支吾吾向她们解释,钱钟书的回信其实是一封情书。
原来,杨绛寄去一个“怂”字是为了问一问钱钟书的心上人到底有几个,而钱钟书一下就读懂了杨绛的意思,痛快回应“您”,意思是心上人只有你一个。这大概就是文人之间的浪漫与默契吧。
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情比金坚,生离死别都无法拆散和摧毁他们的爱情。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
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中途有生离死别,最后团圆于天堂,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真的那么美好吗?
钱钟书与杨绛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令人艳羡的灵魂伴侣,婚后一同赴英法留学,历经战乱和动荡,几经风浪与坎坷,始终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活成了爱情最好的模样。钱钟书称赞杨绛是最贤的妻,夸她将妻子、情人、朋友这三个身份完美合一。回顾杨绛先生105年的人生路途,不难发现她为钱钟书付出了很多,也牺牲了很多。钱钟书与杨绛这对才子佳人,能够成为有口皆碑的神仙眷侣,正是因为他们始终能够站在同样的高度,共赏同样的风景。
延伸阅读
1998年12月19日上午,一代大师钱钟书因病在北京病逝。在病逝前,钱钟书基本都处于昏迷状态,妻子杨绛一直守候在伴侣身边,仿佛是能陪一分钟是一分钟。
期间,钱钟书突然出现了短暂的清醒,他紧紧地握住了杨绛的手,微微地动着双唇。杨绛预感到丈夫有话要说,赶紧将耳朵伏在了丈夫的唇边。
只听,钱钟书用虚弱的声音说道:“好好活,辛苦你了!”这是钱钟书留给杨绛的最后一句话,说完后不久,钱钟书就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去世这年,钱钟书已经88岁,算得上高寿。但他心里实在放不下妻子,因为就在一年前,他们唯一的女儿钱瑗也病逝了。
三口之家,最终只剩下杨绛一人。难以想象,两年内自己生命中最亲的人接连病逝,这种情感上的打击,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但杨绛不愧是从民国走来的的女子,纵然女儿和爱人都先自己而去,但她并没有被无情的命运打倒,她坚强地说过,我要留下来打扫“现场”。
她如此说,也是如此做的。
1:才子遇佳人
1911年,杨绛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户书香门第。在家庭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下,杨绛成长为了一个满腹诗书、温婉大气的女子。
1928年,17岁的杨绛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当时她一心想报考清华大学。但是,这年的清华虽然开始招收女生,遗憾南方没有名额。
颇有些失望的杨绛,最终报考了东吴大学。1932年,杨绛应该读大四了,可意外再次降临,那年因为学潮问题,东吴大学停课。
一心求学的杨绛,自然不会荒废学业。思索再三后,她决定北上,到清华大学当借读生。也是这个举动,让杨绛收获了 一段完美的姻缘。
杨绛到清华时,钱钟书早就是名满清华园的大才子了。冥冥中仿佛钱钟书正在清华召唤着杨绛。
1932年3月的一天,杨绛和钱钟书在清华古月堂门口相遇。那日,大才子钱钟书穿着青布大褂,脚穿一双毛布布鞋,带着一副眼睛,看上去很儒雅,同时又不失幽默风趣。
这一见,才子佳人就对彼此倾心了。没过几日,钱钟书迫切地将杨绛约出来,见面就说,外界传言我已经订婚了,请你务必不要相信。
杨绛同样给出了一个解释,外界说追我的人有孔门弟子之多,请你也不要相信。此次的这个解释,其实就是间接表白了。
这一面后,杨绛和钱钟书就确定了情侣关系。在俩人恋爱的日子里,他们除了约会就是给彼此写信。
钱钟书的信不但文采斐然且充满了浪漫的情调,杨绛一颗心完全被他感化了。认定了,此生只一人。
恋爱三年后,因急于远赴国外留学,杨绛和钱钟书结为夫妻。彼时,杨绛24岁,钱钟书方才25岁。
婚后不久,他们就共同踏上了留学之路。也是在路上,杨绛才真正地“认识”了自己的丈夫,原来做学问一流的钱钟书,竟然是一个生活白痴。
据杨绛回忆说,钱钟书甚至连鞋带都系不好,很多生活细节,都成了钱钟书的难题。但杨绛并没有失望,一路上几乎都是她在照顾钱钟书,虽然辛苦,但于她而言,似乎更是一种享受。
2:相扶相持
在国外的时候,夫妻二人开始了“自力更生”的生活,从基本的找住房到做饭,他们都一一摸索。
当然,这期间自然是杨绛付出得更多一些。有时候,她就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着自己的丈夫,为此钱钟书颇有些故意不去,可杨绛从无怨言。
1937年,他们的女儿钱瑗出生。结果,在杨绛住院期间,钱钟书每次来探望都像个孩子般低着头说:“我又惹祸了。”
第一天钱钟书将墨水打翻了,第二天钱钟书将门把手弄坏了,接着又将建立的台灯弄废了。可每次他道歉时,杨绛都温柔地说:“没关系,我会修!”
杨绛的贤惠,是钱钟书最大的依靠和底气。不过,钱钟书也知道改进,杨绛刚出院的那段时间,都是钱钟书给她做早饭,而且害怕杨绛着凉,他都是将早餐直接搬到床上,让妻子慢慢吃。
这种相濡以沫的感觉,有幸福也有甜蜜。这背后自然离不开两个人彼此的包容和大度,尤其是杨绛,她更懂得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和成全自己的丈夫。
很多人都觉得,在才华上,杨绛高攀了钱钟书,其实并不尽然。当年,他们回到上海的时候,杨绛凭借写话剧剧本,名扬上海滩,而那会的钱钟书则陷入了事业低谷。
也是在那段日子里,钱钟书颇为苦恼,最终决定动手写《围城》。一般女性,并不愿意为了自己的丈夫而放弃自己的事业,但杨绛则不然。
当钱钟书提出要写时,她甚至比丈夫还激动。同时,她也知道,丈夫写小说必将要全神贯注,而家里的一切就要交给自己来做,也就意味着她的事业会受到影响。
但杨绛还是全力以赴支持丈夫。自此后,杨绛隐藏了自己的光芒,而为了节省家庭开销,她还辞退了家里的佣人,所有的家务事都大包大揽。
为此,杨绛自称为“灶下婢”。
最初的日子里,因为不熟悉,杨绛经常被煤烟熏成大花脸,做菜的时候,还被滚油烫出了大泡,切菜的时候甚至还切破过手指。
正是有了杨绛的付出和支持,才有了后来让钱钟书名满天下的《围城》。连钱钟书都说,:“《围城》最大的功劳是我妻子杨绛的!”
3:最幸福的家
杨绛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并不是自傲,而是杨绛的人生哲学。
到后来,杨绛和钱钟书一家生活在北京,一家三口并没有多余的社交,只安静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很多时候,他们一家三口都是各忙各的,他们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学问”。虽然生活平淡,但他们却乐在其中。
但人生没有完美,杨绛的婚姻生活是美满的,但她的人生经历也异常的坎坷。先是女儿的婚姻,让杨绛很苦恼。
钱瑗一生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段婚姻只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对方就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自杀。
为此,杨绛也颇为难过,因为她和钱钟书对这个女婿很满意。之后的,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杨绛也不可幸免地遭受到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
当时,很多友人因为不堪受辱,纷纷走上了死亡之路,但杨绛却是坚强的。她抗住了所有的打击和压力,最终和钱钟书躲过了那段浩劫时光。
而女儿钱瑗也选择了再婚,唯一遗憾的是,虽然有过两段婚姻,但钱瑗却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他们一家,只有两代人。
正所谓,不圆满才是人生。纵然女儿没有后代,杨绛颇为感慨,但她还是选择了乐观,毕竟只要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就是幸福。
但人生聚散无常,杨绛一家也没有躲过“死别”。
4:“我们仨”团圆了
1994年,钱钟书因病住院,直到病逝也没有离开医院的病床。
丈夫卧床三年后,女儿钱瑗又被诊断出患上了不治之症的癌症。父女俩的医院相隔大半个北京城。
那会儿的交通尚且不发达,年过八十的杨绛每天奔波在两个医院之间,照顾两个病人, 虽然辛苦,但她似乎忘了累。
到后来,因为心疼母亲,也不想让母亲看到自己被病魔折磨的样子,钱瑗就不让母亲来医院探望,母女二人每天晚上通电话。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1997年,钱瑗病逝,杨绛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一年后,她最深爱的丈夫也走了。
从此以后,“我们仨”只有她一人了。很多人担心杨绛无法承受这个打击,但她再次让世人刮目相看。
有一次,一位晚辈来探望杨绛。进屋时,她看到杨绛孤独地坐在沙发上,因为瘦弱她显得很“可怜”。
晚辈心里一沉,随后便和杨绛聊起天,期间提及家里只剩下杨绛一人,晚辈实在控制不住,竟然“呜呜”地哭了起来。
倒是杨绛,用温柔的口吻,不停地安慰晚辈。那一刻,晚辈们对杨绛充满了敬佩。不愧是从民国走来的女子,见过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内心极其强大。
女儿和丈夫走后,杨绛过上了深居简出的生活。她每天伏案写作,整理丈夫的书稿,更是在92岁高龄的时候,写完了感人至深的《我们仨》。
同时,杨绛还完成了一家三口的愿望,将千万稿费捐赠给了清华大学,且不用个人名字,这个奖学金有数百名清华大学的学生受益,这背后是杨绛一家三口大爱和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支持。
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忙完了,杨绛也走到了人生边缘。2016年5月25日,杨绛在北京病逝,终年105岁。
这位走过百年的女子,跨过了山河和岁月,终于到另一个世界和她最深爱的人团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