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为臣纲意思?
意思是:国君是臣子的准则,父亲是儿子的准则,丈夫是妻子的准则。要求为臣,为子,为妻必须要绝对服从君,夫,父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丑女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这是董仲舒为了维护封建等级提出了的理论。
君为臣纲出处?
出处为汉朝班固所写 《白虎通·三纲六纪》。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妻为夫纲”即三纲,“三纲”是韩非提出的,韩非指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孔子对君臣关系的看法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而孟子则认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延伸阅读
在单田芳先生的评书中,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叫做“君不正、臣不忠,另投他国。父不正、子不孝,远走他乡。”那么,这句话出自于哪儿呢?
一说起三纲五常中的三纲,便是人们都知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但是,三纲的另一个版本,就说得比较客观、比较相对、也比较合情合理了,那就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如此看来,单田芳所说的那句话,应该就是出自于这第二个版本了。
然而,我对此却很是怀疑:这第二个版本的说法,是否真是三纲的完整版本么?如果是的话,那么第一句岂不是就跟“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相矛盾了吗?况且,远了甭说,仅就离我们今天最近的大清朝而言,他会用“君不正,臣便可以不忠,甚至可以另投他国”的观点来教育学子?他会把此语当做考题、让文人们在考取功名时予以论述吗?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点的确是孔老夫子率先提出来的,但是,在提出此观点的同时,他又用“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说法予以完善。随后,孟子对此又进行了进一步阐述,即:“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如寇仇。”如此看来,孔孟时期所提倡的君臣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约束、相互要求的因果关系。而绝非是一种充满了奴性的、一边倒式的君臣关系。
再一个,“君不正、臣不忠,另投他国”的那段历史,也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张仪、苏秦自不必说,就是一般的大臣,在自己国内待着不顺心了,也可以换一个国家去继续发展。这,主要是因为那时候的国家多而已。
自从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后,甭说“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理论越来越趋于完善,就是让你走,你又能往哪里去投呢?
所以,这句话在中国古代的大部分时期,都是一种不现实说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