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什么的到来?
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1万多市民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会后,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一二九运动的历史意义:
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使抗日运动成为全国的运动。
继承和发扬了五四以来优良传统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5年12月9日北平的青年学生在打团队领导下发动组织了什么抗日救亡活动?
一二九运动 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的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一二九运动和瓦窑堡会议哪个在前?
一二九运动在前。
六届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举行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六届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北安定
—瓦窑堡会议,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政治策略问题,制定出适合新情况的完整的政治路线和战略方针,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和军事战略,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转变。
一二·九运动纪念日是为了纪念1935年12月9日在北京(当时的北平)发生的由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北京学生要求对日作战的示威游行活动。一二·九运动发生在日本侵占我国东三省后向华北挺进,陆续侵占了华北数省,中国共产国际发表抗日宣言之后。一二·九运动由黄敬等共产党人组织及外围组织者组成,促进了抗日战争的爆发,停止内战。一二·九运动起先由陆璀在西直门外进行抗日演讲,受到了全国各地学生、爱国团体等的强烈响应,造成了全国性的影响。一二·九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国民党当局联共抗日,在北平辅仁大学留有一座纪念碑。
129运动主要组织者?
李常青、彭涛 。
1935年11月,以李常青、彭涛等为领导成员的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在临时工委领导下,北平市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彭涛实际负责北平学联工作。可以说,“一二·九”运动是在临委领导下的学联组织发动的,他们在学生运动的计划安排、队伍指挥、学校联络和战斗部署等方面起到了核心作用。天津、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的抗日救亡运动,也是在以地下党为核心的群众团体和学生会或学生社团领导下发动的。
一二九运动参加主体有哪些?
一二九运动,又称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129运动的历史背景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后,继续向华北进犯。1933年爆发长城抗战,热河沦陷。1935年6 、7月间通过“秦土协定”控制察哈尔省。同年10月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建立傀儡政权——“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国民党政府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侵略者提出的“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对应这一局势,中国共产党于8月1日,在长征途中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号召全国军民团结抗日救国。
129运动的历史准备
11月18日,北平各大中学校学生代表,在中共地下党的策动下,召开联席会议,秘密成立“北平大中学校抗日救国学生联合会”。选举北平市立女一中18岁女学生郭明秋(共产党员)为执行主席,姚依林(共产党员)为秘书长。实际领导人为中共北平市委书记林枫、临委学联党团书记彭涛(辅仁大学学生)和黄敬(北京大学学生)。12月3日北平学联召开会议,决定联络各大中学校,发起大规模请愿。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学校发表宣言,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要求国民党政府讨伐殷汝耕,动员全国对敌抵抗,提出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华北为核心的9项政治纲领,呼吁停止内战,共赴国难,团结全国各界民众,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斗争。此时传来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12月9日成立的消息,于是学联决定将请愿活动定于12月9日。
林枫后娶郭明秋为妻。
129运动的历史经过
12月9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凌晨,军警包围了不少大中学校,并关闭了西直门,请愿的学生群情激愤,纷纷冲破封锁。于上午10时30分,到达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所在地中南海新华门门前,向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请愿。愤怒的学生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打倒汉奸卖国贼!”“立即停止内战!”等口号。请愿群众代表向国民政府提出6项要求:
反对华北自治及其类似组织;
反对一切中日间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应付目前危机的外交政策;
保障人民言论、集会、出版自由;
停止内战,立刻准备对外的自卫战争;
不得任意逮捕人民;
立即释放被捕学生。
何应钦的代表和学生进行了对话,拒绝了学生打开西直门让清华、燕京学生进城的要求。学生随即开始大规模游行,队伍经过各学校时,不断有学生冲破封锁加入队伍,人数扩大到六七千人。队伍至西单和东长安街时遭到军警木棍、鞭子、水龙、大刀的攻击,百余人受伤,30多人被捕。被阻挡在西直门外清华、燕京两校学生,辗转赴阜成门、西便门,但因所有城门关闭未能入城,便在凛冽朔风中坚持终日,含泪向围观市民控诉日军在东北的暴行,指责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学生无畏的抗日救亡运动使得“冀察政务委员会”不得不延期成立。
全国响应
一二九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各大城市的爱国学生均举行请愿集会、示威游行,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陕甘苏区学生联合会也发出响应的通电,12月1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为援助北平学生救国运动告工友书》,号召全国工友起来抗议出卖华北与屠杀(事实上并未有屠杀)、逮捕爱国学生。鲁迅、宋庆龄等爱国知名人士也撰文赞扬爱国学生的英勇奋斗精神,捐款支持学生抗日救国运动。北平学生也组织了“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前往河北宣传抗日救国。
目前在中国大陆每年的12月9日在大学中有长跑、演讲等纪念活动。
129运动的历史意义
一二九运动造成的巨大回响,为国民政府带来了压力,某程度上促成了国民党后来的联共抗日政策。时至今天,人们也会举行有关纪念活动,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一二九合唱;复旦大学的一二九歌会,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二九诗赛。
目前,在北平辅仁大学校园旧址(今北京师范大学北校区,定阜大街),留有一座辅大教授启功落款的“一二九运动纪念碑”。
129运动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一方面,它是在共产党被认为绝对无权、绝对不合法的国民党统治一区 ,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剿共”战争时期,在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双管齐下的情况之下发生的。在过去的所谓“剿共”战争中,共产党和红军处境的艰难是无须多说的。后来红军长征了,一走走了二万五千里,人家在后面也“欢送”了二万五千里,并且在前面还有“欢迎”的,在天上加上“送礼”的,这礼物名曰炸弹。尽管“欢送”者一程一程地相送,“欢迎”者一站一站地相迎,红军仍然到了陕北。但敌人还是用子弹作礼物,前后迎送。这就是说,红军到了陕北,还是处在被“围剿”的环境中。这就是军事“围剿”的情形。文化“围剿”怎么样呢?敌人的“碉堡”是建筑在学校里、书报杂志上以及社会文教团体里,也大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之势。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一看鲁迅先生的杂感,就可以知道。他的抨击时弊的战斗的杂文,就是反对文化“围剿”,反对压迫青年思想的。
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已占领了东北,酝酿着“华北特殊化”,并积极准备灭亡全中国。因此,四万万五千万人民,大家都要干,要打日本帝国主义。可是,有一些人偏偏不赞成。不过,他们也是要打的,打的是谁呢?是共产党,是青年学生,是文化界的进步人士。全国老百姓对他们说:你们打的方向弄错了,我们坚决反对。这就是一二九运动所处环境的另一方面。一二九运动以后,事情就逐渐好办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民党政府只打共产党不打日本帝国主义的办法行不通了,不得不放弃“剿共”政策而走准备抗战的路,这就开了国民党的三中全会,民族统一战线也就在事实上宣告成立。对于这些,一二九运动的功劳都是很伟大的。
129运动所属的历史时期是什么?
1935年12月9日的一二九运动是中共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当时的领导人物是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人。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使抗日运动成为全国的运动。继承和发扬了五四以来优良传统,有力地昭示了中国青年运动应当坚持的正确方向。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标志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一二九运动后,先进知识分子走上了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1935华北事变后是什么运动?
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控制察哈尔,并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成立傀儡政权。而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失地丧权,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眉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国共产党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处在国防最前线的北平学生,痛切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联党团决定在这一天举行抗日救国请愿。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回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129的历史背景及过程?
一二九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日发生在北平的一次伟大的抗日救亡运动。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后,把侵略的魔爪进一步伸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危机。
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在获知国民党当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决定在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后,中共北平临时工委决定在这一天举行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12月16日,1万余名北平爱国学生走上街头,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大示威爆发。北平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了各界爱国人士的支持响应。一时间,黄河两岸,大江南北,到处响彻抗日救亡的号角。
两次游行示威之后,在党的领导下,北平学联成立了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工厂农村,发动各地工农士兵群众开展反日反蒋斗争。1936年,南下扩大宣传团在北平召开团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民族解放先锋队(后改名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大大推动了“一二·九”运动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