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又该如何践行?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
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摈弃。
怎么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经济、资源和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它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取消经济增长,但可持续发展更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
其次,实现资源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资源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条件,它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自然承载力相协调。。
再次,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中的最大问题,因此,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个可持续发展是什么?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经济增长才能提高当代人的福利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增加社会财富。但是,可持续发展不仅是重视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更是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
要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持续的工业发展和持续的农业发展。
二、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是以“物”为中心,以物质资料的扩大再生产为中心,解决好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之中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社会发展则是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生存、享受、康乐和发展为中心,解决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问题。
由此看出,二者联系十分密切,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目的,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发展,才能求得整个国家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全体公民过上美满、愉悦、幸福的生活。
三、生态可持续发展:
当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和排放的废弃物没有超过资源生态经济及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时,既能满足人类对物质、能量的需要,又能保持环境质量,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加之生态系统又能通过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环境自净能力,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正常运转。这样的良性循环发展,不断地产生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就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国家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什么意思?
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使国家做出的一些事业示范性的工作,其目的是为探索一批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探索一些工作经验。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总结经验,所以国家会在一些城市开展一些试点,为长久发展探索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在国际什么公约上得到认可?
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定义了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
可持续发展名词解释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畜牧业也是生态畜牧业,是一个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思想的产业,是大农业领域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而规划创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畜牧前连生态种植农业,后连生态化农产品加工业,由绿色低碳服务业渗透其中,将生态文明贯穿于产业链各环节的产业体系。
当前影响我国畜牧业稳定、和谐、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都属于生态系统失衡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生态化途经才能解决。生态畜牧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以互联网为产业链操作工具,采取生态化技术路线,是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可持续发展规律?
1、公平性原则
所谓公平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之间的横向公平;另一方面是指代际公平性,即世代之间的纵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当代所有人的基本需求,给他们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过美好生活的愿望。
2、持续性原则
这里的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力的能力。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保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可持续与可持续发展的区别含义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指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这种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长远利益。
2、可持续发展有着原则:首先是公平性原则。所谓的公平性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其次是可持续性原则。这里的可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
3、再次是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性原则。如果每个人在考虑和安排自己的行动时,都能考虑到这一行动对其他人(包括后代人)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纲领是?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纲领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
这个概念是在1987年 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的一份题为《我们共 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的,它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必须满足 当代人特别是穷人的需求,否则他们就无法生存;二是今天的 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这一定义包含的思想 原则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和运用。
可持续发展就是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 三方面的协调统一,它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 和谐、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这表明,可 持续发展虽然起源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一个指导人类走向21 世纪的发展理论,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
它将环境 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关社会经济发展 的全面性战略。
可持续经济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 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做到了可持续经济,就能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 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降低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 出地球承载能力之内,达到可持续生态。
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样强调 环境保护,但不同于以往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对立的 做法。
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转换发展模式,从人类发展的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 活质量管理,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类平等、自由、教 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而不是要人类放弃高科技和现代化 ,再回到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中去。
这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 可持续社会。
总之,在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 ,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
可持续发展的四大基本原理?
⒈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利益均等的发展。它既包括同代内区际间的均衡发展,即一个地区的发展不应以损害其它地区的发展为代价;也包括代际间的均衡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的发展能力。该原则认为人类各代都处在同一生存空间,他们对这一空间中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拥有同等享用权,他们应该拥有同等的生存权。因此,可持续发展把消除贫困作为重要问题提了出来,要予以优先解决,要给各国、各地区的人、世世代代的人以平等的发展权。
⒉协调性原则。社会(人口、科教等)、经济与环境(包括资源)三者是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更小的系统,它们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整体。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使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人类通过不断理性化的行为和规范,协调人类社会经济行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协调人类的持久生存与资源长期利用的关系,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和谐统一,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能力的和谐统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⒊持续性原则。在“发展”的概念中还包含着制约因素,因此,在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中,必然有限制因素的存在。主要限制因素有人口数量、环境、资源,以及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能力施加的限制。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与环境。因此,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从而真正将人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
⒋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超越文化与历史的障碍来看待全球问题的。它所讨论的问题是关系到全人类的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虽然国情不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不可能是惟一的,但是无论富国还是贫国,公平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各个国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都需要适当调整其国内和国际政策。只有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从而将人类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