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100句经典名言(尼采的所有名言)

尼采有那些名言?

1、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2、我感到难过,不是因为你欺骗了我,而是因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4、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5、That which does not kill us makes us stronger. 那些不能杀死我们的,使我们更强大。

6、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尼采诗集》

7、And those who were seen dancing were thought to be insane by those who could not hear the music. 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认为那些跳舞的人疯了。

8、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所谓的终极目的是虚无的。—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尼采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太阳已死 尼采?

尼采的名言是上帝已死,不是太阳已死。上帝已死在尼采《快乐的科学》?书中出现了三次,后来?在其名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出现,成为尼采的名句。

上帝已死并不能照字面所述而解释,尼采并不是说上帝在形而下的层面已死;相反地,尼采希望表达的是,上帝已经无法成为人类社会道德标准与终极目的。

上帝已死是说明人类再不能相信这种宇宙秩序的方法,因为他们已经无法识别这种秩序是否真正存在。尼采认为,上帝已死不单对人对宇宙或物质秩序失去信心,更令人否定绝对价值——不再相信一种客观而且普世地存在的道德法律,把每个个体都包括在内。

尼采哲学的基本思想?

就是超人哲学。

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他开创了西方现代哲学,尼采的唯意志论哲学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尼采继承了启蒙运动的精髓,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意义及人生价值的思考,引领人们重新定位人生,并开启了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思潮。

另一方面,尼采对理性、对传统的批判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而这些正是后现代主义欣赏的一面。

在尼采一生不仅留下了许多思想,也留下了许多著作,例如《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人性,太人性的》、《曙光》等等,都给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尼采最爱的女人?

尼采最爱的女人?尼采对女人的蔑视是有名的,最有名的便是这句警语:“你去女人那里吗?别忘了你的鞭子。”尼采关于女人谈得很多,有褒有贬。事实上,尼采也并不躲避女人,一生中有过几次恋爱,只是都不成功罢了。

1866年夏季,尼采在莱比锡大学读书,爱上了到莱比锡演出的女演员拉贝,他的初恋成了一场毫无结果的单相思。

1876年,尼采在瑞士巴塞尔大学当语言学教授时,结识了荷兰少女玛蒂尔德,曾以一纸书信求爱,但被婉言拒绝。他们的结伴旅行有五个月之久。他那致命的羞怯再一次妨碍他表露心迹,只好恳请雷埃替他求婚。殊不知雷埃自己也爱上了莎乐美。

1882年4 月,尼采旅居罗马,他的朋友梅森葆夫人和雷埃给他介绍了一个学生,跟他学哲学,这是一个极其聪慧,富有勉力的俄国少女,叫莎乐美。

尼采的人性哲学?

尼采提出了强力意志论,虽然这个观点继承了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但尼采也没有完全套用叔本华的理论,他抛弃了叔本华全面否定生命的悲观主义思想。

强力意志论肯定了人性,对人生存价值有一定的肯定。尼采表示,强力意志是人的本质特性,人要肯定自己,并要成为自己的主人,所以尼采高呼“上帝死了”,来告诫人们不要受宗教的束缚。

人生来就为了死去,这是人的宿命,这无疑是一种悲剧,所以尼采认为人要不断地追求自己的欲望,让有限的生命不留下遗憾。

尼采哲学?

尼采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

苏格拉底和尼采同一年代吗?

不是同一年代,尼采比苏格拉底要晚很多。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一说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9年),是希腊哲学的创始人之一。苏格拉底在后来的古代和近代对哲学家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苏格拉底对艺术,文学和大众文化的描述使他成为西方哲学传统中最广为人知的人物之一。

尼采(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哲学家、语文学家[17]、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

无神论鼻祖尼采一生及家人?

1844年: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的洛肯镇。其父母几代祖先和父亲都是路得教派的牧师。

1849年:5岁,父亲去世。1860年:16岁,开始写各种有关文学与音乐的作品。1861年:17岁,第一次接触华格纳的音乐。偏爱莎士比亚、席勒等人的作 品。1862年:18岁,发表一篇名为「命运与历史」的论文。又写「意志之自由 与命运」。1866年:22岁,「普奥战争」爆发,但因深度近视而延期入伍。1868年:24岁,服勤时从马上摔下。退伍。1869年:25岁,2月受聘为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言学教授。3月,未经考试获得莱比锡大学颁授学位

尼采和叔本华谁更孤独?

尼采更孤独。因为尼采后期精神崩溃。

尼采24岁时成为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文献。但在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

叔本华出生于德国但泽(今属波兰,已更名为格但斯克)的商人家庭。1809年入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181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19年,他发表重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标志着他思想发展的顶点。1822年被聘为柏林大学哲学副教授,与黑格尔争夺听众败北而辞职。尽管他的哲学受到同代人的冷落,但他仍坚信真理的最后胜利,其哲学体系直到1853年为人重视。1860年9月21日逝世,享年72岁。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