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指的是什么?
『内圣外王』最早出于《庄子·天下》,但不是用来描述庄派道家的,而是描述上古理想学术的,直到宋代荆公新学才正式将之采用为对新儒家理想的概括性描述。
所谓『内圣外王』实则是帝王之学,士人可以为帝王师,但是不会说自己是『外王』。荆公新学内外兼重而偏于外,宋明理学在理论上内外兼重而主张由内圣转出外王,但实际上在被树立为官方哲学的过程中被取消外王向度而成为空洞的教条。所谓『外王』实则是希望用『内圣』的要求限制君权。
现在人理解『内圣外王』往往认为是道德和事业的双丰收,实则不然。与『内圣』配合的境界是玄妙深奥的,包括人伦与非人伦的道德实践,强调心、气、理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双重合一与整体内在超越;由此转出的『外王』是帝王的专属,士人只是在完成封建义务中建立事功,实则严格来说称不上『外王』。
士人可以为帝王师,因此即便圣如理想中的周公也不可能取代成王的帝王之位,孔子自始至终也更多地在帝王师的程度上向往周公,称『素王』已经颇为僭越了。
孟子内圣到外王的原则有哪几个?
内圣外王是儒者提出的个人修为的目标,个人认为应该分别解释。
所谓“内圣”即要注重内心的修行,从正其心,诚其意,致知,格物作起的,保有"赤子之心",达到"天"赋予的心,即天人和一.“外王”指做事的本领,手段,修为最终是为了更多数的人服务,所以做事就要有手段,就要成功,就要努力。
孟子的“性善说”和“王道学说”使得“内圣外王”之道得到拓展,“性善说”为内圣提供了一个让人安心定志的理论基础,“王道学说”则为外王设计了一个面向现实的操作方案。内圣外王是《庄子·天下篇》里最先提出来的。
《天下篇》对其所进行的论述,主要表达的是道家的观点,但是,《天下篇》中所阐述的“内圣外王”之道就其表述的语词来看,也很适宜于从孔子儒家学说的角度去进行解释,所以,后来“内圣外王”之道被儒家引申开来,表达儒家从修养心性到治国平天下的仁政学说,也属于正常的事。
儒家内圣外王的实质?
我的答案是这样的
“内圣外王”最早来源于道家,后世学者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其实并非儒家首创。
内圣外王本意是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在《中国哲学简史》说:
【内圣,是说他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这不是说他必须是一国的政府首脑,从实际看,圣人往往不可能成为政治首脑。】
【内圣外王”是说,政治领袖应当具有高尚的心灵,至于有这样的心灵的人是否就成为政治领袖,那无关紧要。】
【“内圣外王”的源起道家成于儒家】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
内圣外王”如今被认知为儒家的主要思想,更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集中体现。其从本质上来说,"内圣外王"可以说是儒家学者对"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社会深入思考。 若一位君子想要修身立德,真正深入地研习儒家学问,亦或者想更好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就需要认真了解“内圣外王”的哲学运思方法。
内圣而外王,修己方可安身的含义?
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提高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
1、内圣外王: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意思是:所以,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抑郁而不发挥,天下的人各尽所欲而自为方术。
解析:
内圣,是说他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这不是说他必须是一国的政府首脑,从实际看,圣人往往不可能成为政治首脑。“内圣外王”是说,政治领袖应当具有高尚的心灵,至于有这样的心灵的人是否就成为政治领袖,那无关紧要。
2、修己安人: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意思是:孔子道:“修养自己来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 子路道:“这样就够了吗?”孔子道:“修养自己来使上层人物安乐。”
释义:提高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
内圣而外王,王的意思?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内圣外王,最早出自先秦· 庄周《 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但这并不妨碍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因为自宋以来,随着儒道释三教合流,理学出现,随之开始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
内圣外王作为一种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其强调的是在既定的社会体制下的自身修行,并不对外部社会制度有所诉求,要求制度的建设与改善,即要求完善自己的精神层次,但不要求外部制度对肉身的保障。
古时的王阳明为什么称内圣外王?
中国古代的“内圣外王”之道,经由庄子的阐述之后,经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等人的发挥,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重要论题,而明代王阳明对“内圣外王”的修复和改造,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其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
王阳明通过对“内圣外王”理论的更新,使这一重要论题有了新的哲学理论基础,即根基于“心学”来阐述“内圣外王”之道,使“内圣”与“外王”两个理论环节更具统一性,同时,王阳明通过其对“内圣外王”思想的实践,使自己成了历史上少有的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于一身的杰出人物。
他以他的为人风范,塑造了古代封建社会的德圣典范;他以他的理论探索和对于理论的践行,成了“立言”和“立功”相统一并有巨大成就的成功事例;他一方面以其内圣品质行做官之事,另一方面又以政治军事之功绩来证明其内圣品质,在王阳明身上,就明显体现了“内圣”与“外王”统一的一种古代圣者风范。
内圣外王的意思,什么叫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内圣外王”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所著《庄子·天下篇》。庄子说:”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
「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白话翻译就是:天下研究学术的人很多很多,都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而且达到了无以复加、登峰造极的境界。那么,古时候所说的有关天道的规律,果真又存在哪里呢?回答是:“无处不在。”如果再问:“自然赋予的灵妙从何处降临?人们所拥有的睿智又从哪里产生?”回答是“玄圣有他诞生的原因,圣王也有他出现的根由,因为他们全都源于宇宙万物本体混一的道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內圣外王虽为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子提出,内圣外王的统一也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内圣而外王,知行而至善的意思?
“内圣外王”是儒家的主要学术思想之一。“内圣”指的是君主对国家内部的治理调和,同时也被认为是儒家学子对自身品格的修行依据;“外王”是指君主对其他国家和国内人民的政策战略,而在个人修行方面,也是儒家学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思想指导。
儒家“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追求早在春秋时期就已韧显端倪。《左传》中所谓“三不朽”之说,其立德、立功、立言的次序排列就已蕴含了“内圣外王”的意思。孔子的“修己”以“安人”并进而“安百姓”的“为己之学”也有同样的意思在内。
1、“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就是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追求事业完美无缺。简单通俗理解即为德兼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知行合一”出自: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寓意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3、“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4、白话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内圣外王是道家还是儒家?
“内圣外王”这一思想中带有一个“圣”字,所以,很多人认为它儒学理论。实际上,这种思维是有误区的,“内圣外王”绝非儒家思想。“内圣”几乎是每一位儒生都在追求的精神目标,而“外王”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儒门视作僭越。
显然,“内圣外王”的思想另有,并非儒家先行提出的理论。
在秦朝以前,儒家子弟的追求是成为匡扶社稷的辅国之才,虽有“内圣”之心,但却不会有“外王”的意向。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汉末年乃至隋唐年间,越来越多秉持着儒家思想的士大夫加入到争霸天下的行列之中,王莽、司马懿等儒生起家的权宦篡权夺位。不过,在儒家看来,这种僭越皇权的儒生是备受鄙视的。文人在编撰史料时,甚至会有意忽略掉王莽的所谓“新朝”。
在儒家子弟眼中,“内圣”是自我修养达到极致的表现,“外王”却是企图打破既定秩序的反贼。直到宋代“事功学”兴起,“外王”这才被时下的儒学子弟视作建功立业、加官进爵的代称。从这以后,“内圣外王”便成为一种颇具正能量的词汇。
实际上,“内圣外王”这种说法始见于《庄子·天下》,是货真价实的道家思想。
原文如下: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庄子》的朋友都知道,《逍遥游》在庄子哲学中象征着为人处事的至高境界,也是道家门生所追求的内修极致。《齐物论》则对人类与万事万物之间相处的问题展开论述。通过这两篇文章来理解所谓“外王”,这就是一种人类融入自然界,与其他事物和谐并存的“与物化”表现。
显然,此处的“外王”与儒家各阶段所理解的“外王”截然不同。
其实,何止是“外王”,两大学派对“内圣”的理解亦不一致。在道家思想中,“圣人”就是达到“物我两忘”境界的人。达到这一精神层面的人,心中已没有一己之私,且不会被欲望所干扰。“独于天地精神向往来”,天地之间任我逍遥,这才是道家学派的“内圣”。相比之下,儒家的圣人尚有功利心,在保持着较高道德修养的同时,还对全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成就。
如果还不能搞清这两种“圣”之间的差别,不妨将儒家的圣视作“为他人成圣”,将道家的圣视作“为自己成圣”。显然,要成为儒家的圣人,就要在塑造个人和发展事业的方向进行努力,为了“成功”这一目的进行拼搏和进取。
然而,在庄子的眼中看来,“努力”本身就是以人力改变自然的表现,违背了顺应自然发展的初衷,所以,这种人是无法成为道家的圣人的。在老子、庄子的哲学体系中,儒家的圣人所达到的境界,只是“道德”中“德”的境界,距离真正的大道相距甚远。
孔子与老子曾就“道德”这一话题展开论述,孔夫子在最后选择抛开可望而不可即的“道”,侧重于更易于实现的“德”。围绕着“德”来进行发展,最终,开创出了“绝学”。儒学子弟要做的,自然是“为往圣继绝学”,是以将“德”的部分发扬光大。
庄子提到的“外王”,就是与自然界融会贯通,也就是本身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作所为无不顺应自然界的发展,既不会被外物所扰,又不会干涉外物,是为“物我两忘”。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境界是与“内圣”伴生的。
引申到后来的道教体系里,那些圣人无不是跳脱三界,融于自然的修行者。当然,在我国的神话体系里,所谓“神”尚受制于天界,只有超脱轮回的“仙”才算是摸到了“圣人”的门槛。或许正因为道家的“内圣外王”思想玄之又玄,才会被宗教所借用。
那么,为何世人皆认为“内圣外王”的是儒家经典呢?
前文我们提到,这一思想早期并不被儒生认同,甚至,宋代以前的儒生会对其抱有嗤之以鼻的态度。不过,随着宋朝“心学”的流行,“外王”得到了另一种解读,这种解读使其含义更贴合儒家“建功立业”的思想。所以,儒家便将“内圣外王”作为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外在的事业上努力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