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变法内容 张居正变法推行什么法

张居正推行的法令是什么?

内政方面的“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情况,要求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提高内阁实权,罢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吏,选用并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推行新法做了组织准备。

经济方面的“一条鞭法”,一是把田赋和繁杂的徭役、杂税合并统一征收;

二是把徭役部分地摊入田亩,既根据人丁又依照田亩征收;

三是田赋、徭役和杂税合为一条后,一律征银。田赋,除政府必须的米麦仍然交实物外,其余以白银折纳;徭役,一律实行银差。这就肯定了货币在赋税征收中的主导地位。

延伸阅读

古代的变法,除了商鞅之外,我们想到最多的大概就是张居正和王安石了。

这两位都是名垂青史的改革派,在后人心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无论是王安石还是张居正,他们推行新政的初衷,都是为了挽救王朝的危机,希望通过变革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但是论及变法的成效,不得不说张居正主持的“万历新政”与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变法”之间有着不小的差别。

张居正被誉为“千古一相”,为明朝续命百年的大功臣;

而王安石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甚至有人说是王安石的变法加速了北宋王朝的衰亡。

那么,他们之间的差距在哪呢?

王安石年轻时郁郁不得志,有一次和朋友说:“这世道太混乱了,我对所有人都坦诚相待,谁知他们并不领情。怎会如此呢?”

他的朋友打断了他的抱怨,并点醒他:“所谓当局者迷,你真是不得要领啊。你所交往的那些人,都是典型的小人,你却把他们当成朋友,即使你花再大的功夫,又有什么用呢?他们唯恐你的地位高过他们,又怎会为你说好话呢?你敌友不分,这才是你身处困境的原因。”

王安石经他指点,如梦方醒,连连称是。他的朋友于是给他出了个主意, 他说:

“韩、吕两家,乃朝中大姓,天下之事不出于韩家,就出于吕门。韩、吕势力鼎盛,且为人谦恭,易于接近,你若以他们为友,多费心思,持之以恒,他们自然不怕因推荐你而有损他们的利益,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王安石自此百般交纳韩、吕两家子弟,对朝中的其他人,他也区别对待,不似先前那般不分敌我,一味讨好了。这种策略和方法,果然行之有效,韩、吕两家开始推荐王安石,而其他人见王安石态度改变,也心生畏惧,再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轻视他了。

宋神宗赵顼还是颖王时,韩持国给他讲解经义,赵顼听得入迷,一再夸奖他讲得精妙。

每到这个时候,韩持国便会告诉他:

“王爷不知真情,但微臣不敢隐瞒。其实,这都是我朋友王安石的见解,我只是一时借用罢了,他才是真正的治国安邦的大才啊。”

赵顼十分吃惊,从此对王安石印象深刻。

有一次他感叹地对韩持国说:

“先生高见,我素来敬佩。王安石何许人也,竟让先生如此推崇于他?若我为君,必重用此人。”

后来,赵顼在即位之初,耳闻目睹积贫积弱的困境,即位不久就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 王安石终得以实现他酝酿多时的改革大计,名垂青史。

只可惜,他还是犯了年轻时候的错误,用人不当,把好事办成了坏事,被人归咎。认为是他的变法,加速了北宋的衰亡。

 

窃以为,王安石“熙宁变法”失败,非常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各自新政的可操作性上。

比如最受人诟病的新政之一——保马法。

在古代,除了组建骑兵作战之外,马还是最重要的畜力,无论军用还是民用,大量的马匹都是不可或缺的。

本来有“燕云十六州”和“河西走廊”这两个天然的牧场,中原王朝一般是不缺马匹的。

但是很不幸,“燕云十六州”被后晋的“儿皇帝”石敬瑭送给了辽国,“河西走廊”也被突然崛起的西夏占据了。

这样,北宋就开始缺马了。

尤其当时的北宋冗官、冗员、冗费沉疴已久,朝廷不堪重负,王安石希望通过民间养马来降低成本,并提高战马的成活率,与此同时通过加强保甲来增强民间的防护力。

王安石的新政规定:

河北、河东、陕西、京东、西五路及开封府界诸县保甲养马,每户养马一匹,物力高而自愿者二匹,给以官马,或官给钱自买。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三等以上户十户为一保,四等以下户十户为一社。保户马病死,由养马户单独赔偿;社户马病死,由养马户与其他九户共偿其半。

但是,王安石只看到了这样做的好处,却没有预料到它的不良后果。

让百姓养马,既减轻了朝廷的负担,如果一切顺利,养马的百姓还能增加一份收入。

 

可是实际上,马没有那么容易养,不说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仅仅是技术上,也不是所有的百姓都会养马,都能把马养好。

而按照新政的规定,马死了是要赔偿的,在任何时代,马都是价值不菲的。

以普通百姓的身家,如何能够承担得起这样巨额的赔偿?

再加上各级官员和地方豪绅的盘剥,养马户本就苦不堪言的日子更加雪上加霜,自然是怨声载道。

而没有多少施政经验的王安石,他是不知道这些的,正式实施前也没有试验过。

历史上每一次新政都必然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王安石的新政也不例外,上有官员士绅的阻挠,下有新政下百姓的怨声载道,王安石的新政还如何能够进行下去?

王安石的新政不但没有解决北宋王朝旧有的“三冗”问题,又增添了新的“党争”问题,因此后世很多人认为,王安石的变法实质上加速了北宋的衰亡。

如果王安石当时用的人不是吕惠卿、章惇、曾布、蔡确这样一批后来被《宋史》归入《小人传》的人物,结局是否会有不同?

靖康之耻是否可以避免呢?

有人说,那张居正变革的时候,不一样要面临这些问题吗,他是怎么成功的?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王安石与张居正的差距了。

除了用人失当之外,王安石有个名头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拗相公”

明末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有一篇《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讲的是王安石主持变法惨遭失败之后郁郁而终的故事。作者在文中也解释了“拗相公”外号的由来——“因他性子执拗,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拗相公”。

与不听人劝的王安石相比,张居正的优势非常明显。

早在幼年时期,张居正就是远近闻名的神童,12岁参加童试就得到荆州知府的赏识,次年参加乡试的张居正因湖广巡抚顾璘的阻挠而落榜。

不是张居正不够优秀,而是巡抚爱才,他希望对张居正多加磨砺,以成大器。

三年后,张居正再次参加乡试,顺利中举,巡抚顾璘亲自嘉奖,并勉励他树立远大抱负。

而张居正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1547年,23岁的张居正中二甲第九名进士,授庶吉士。

在翰林院任职庶吉士期间,张居正非常幸运地得到了内阁重臣徐阶的指点。在徐阶的引导下,张居正努力钻研朝政,注重经邦济世的学问,为他日后走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年轻的张居正目睹内阁首辅夏言与严嵩的残酷斗争,对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边防废弛有了直观的认识。

 

初生牛犊的张居正愤而写下《论时政疏》,痛陈朝廷弊病,系统阐述了他改革的主张,但无论是皇帝朱厚熜还是首辅严嵩,都没有引起重视。此后,在嘉靖朝除例行章奏以外,张居正没再上过一次奏疏。

这时候的张居正,与年轻时怀才不遇的王安石非常相似。

但幸运的是,张居正有徐阶这位老师指引,而他又非常善于观摩学习,并学会了隐忍,越来越成熟,修炼自身的同时,静静等待时机。

在徐阶的推荐下,张居正入国子监任司业,并成为裕王朱载垕的侍讲侍读。

国子监为张居正积累了大量即将进入朝廷的青年俊杰,而经营裕王府的人脉则是张居正的上层路线。

裕王朱载垕登上皇位之后,张居正顺理成章地进入内阁,同时有新皇帝和首辅徐阶的照拂,终于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

当然,这时候距离张居正出任首辅,正式执掌朝政还有一段时间。

而这段时间也为张居正施政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再加上嘉靖皇帝驾崩时恩师徐阶和张居正共同起草嘉靖遗诏,纠正了嘉靖时期的修斋建醮、大兴土木的弊端,为因冤案获罪的勤勉朝臣恢复宫职,受到了朝野上下的普遍认同。

到了张居正真正开始改革实施“一条鞭”法的时候,在朝堂上的阻力远远小于王安石。

而在具体的新政推行过程中,张居正非常注重现行实验,比如他以福建为试点,清丈田地,得到“闽人以为便”的反馈结果之后,再推广到其他地区。

而且早在嘉靖朝,就有多次进行过试验,如陶谐、姚宗沐在江西,潘季驯在广东,庞尚鹏在浙江,海瑞在应天,王圻在山东曹县,都实行过一条鞭法。

 

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改变了当时极端混乱、严重不均的赋役制度。它减轻了农民的不合理赋役负担,限制了胥吏的舞弊,特别是取消了苛重的力差,使农民有较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

虽然它同样存在一些不足,给胥吏们留下了可乘之机,但总体上是非常成功的,为大明王朝续命百年。

只可惜天不假年,万历十年,年仅58岁的张居正病逝,人亡政息的悲剧再次上演,而张居正的后人更是遭遇了惨无人道的迫害。

如果论变法的成果,张居正远超于王安石,他本人也被称为“千古一相”;可是论个人得失,王安石则要幸运得多,张居正尸骨未寒便被他的好学生,年轻的万历皇帝开棺鞭尸,家属或饿死或流放,连张居正生前的对头都忍不住落泪。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