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鸟的介绍?
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年内1.4亿年的早白垩世。1996年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它的化石。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原始中华鸟龙在辽宁北票被发现,是世界发现保存完整的“带羽恐龙”,它为恐龙与鸟的亲裔关系提供了实证,在恐龙研究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华龙鸟时代又称?
白垩纪早期
中文学名:中华龙鸟
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1.4亿年的早白垩世。1996年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它的化石。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
中华龙鸟的时代,根据对其产出地层的深入研究,科学家基本上把它确定为白垩纪早期,距今大约1亿3千多万年前。[3]
据《自然》杂志在线报道,科学家对中华龙鸟化石的最新研究表明,这种后来进化成鸟类的恐龙身上很可能并没有羽毛,早期的羽毛进化很可能并非为了飞翔。这一发现对羽毛进化理论提出了质疑。这一成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上。
哪个恐龙变成了现代的什么鸟?
变成鸟类的恐龙是中华龙鸟。
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年内1.4亿年的早白垩世。1996年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它的化石。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
中华龙鸟前肢粗短,爪钩锐利,利于捕食,实际上是一种小型肉食恐龙。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是近100多年来恐龙化石研究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不仅对研究鸟类起源,而且对研究恐龙的生理、生态和演化都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当大批恐龙在中生代晚期相继退出历史舞台时,人们相信,这种称霸一时的爬行动物已经彻底完结了。其实,恐龙并没有绝灭,它们中的一支或几支,正试图离开陆地向空中发展。
翼龙类最早具备飞行的“翅膀”,只不过这种翅膀上没有真正的羽毛,翼龙的胸骨很宽,像鸟一样具有龙骨突,但它们不能做长距离飞行,还不是空中的征服者,在没有成为真正的飞行家之前就从地球上消失了。
中华龙鸟长什么样?中华龙鸟长什么样?
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属于美颌龙类,大约0.7~1米长,全身有较短的毛状皮肤衍生物。 .中国鸟龙(Sinornithosaurus),属于驰龙类,约1米长,拥有接近现代鸟类的羽毛,后肢第二趾上有利爪 中国龙鸟,中华鸟龙是将两者名称混淆后产生的,并没有实际的生物存在。
中华龙鸟是谁命名的?
“中华龙鸟”是季强命名的。
季强和他的同事联名在《中国地质》上发表文章,介绍对这一化石的研究成果。在文中季强他们使用了“原始羽毛”这个概念以区别“现代羽毛”。他们给这一动物命名为“中华龙鸟”,拉丁文名字意为“中国长羽毛的恐龙”。命名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中国人发现的;二是认识到它是一个过渡性动物;三是支持鸟是由恐龙变来的这一假说。
中华龙鸟价值意义?
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年内1.4亿年的早白垩世。1996年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它的化石。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
价值:中生代以来,朝阳地区被卷入濒太平洋活动带,受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部板块俯冲作用影响,产生了一系列盆岭相间的构造格局。主要盆地有7个,盆地内以火山沉积构造为主,其中赋存有极丰富的生物化石。仅对金岭寺——羊山盆地东缘中段46.3平方公里范围内,即朝阳市北票为四合屯一带进行了重点地质调查,初步确定,已发现的中生代生物化石包括6个门、14个纲、20类、93个属、141个种,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热河生物群”,是中国辽宁省西部化石宝库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宝贵的地质遗迹,对研究生物起源、进化和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意义: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辽宁省西部的朝阳地区发现鸟类化石250多枚,经专家研究确定为3个亚纲、11个属、14种鸟类。仅四合屯地区就发现鸟类化石200多枚,包括4个属、6种鸟类。朝阳地区发现的化石种类和数量之多,演化遗迹保存得如此系统、完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巴伐利亚州共发现7枚鸟化石,仅1个属、2种鸟类,与朝阳市的发现是无法相比的。正如著名的美国古鸟类专家奥斯特隆(Johnostrom)所说:“这些沉积和这些化石,不仅是中国的财富,也是世界的财富”。因此,中国辽宁省西部的朝阳是全球古鸟类研究学乾神归梦想的地方,中华龙鸟已经由朝阳飞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