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写过关于西安事变的回忆录吗?
张学良的西安事变回忆录,有文字和口述两种类型。
文字型主要有四种:
1、由蒋经国修改定名的《西安事变反省录》;
2、《杂忆随感漫录》中的有关章节;
3、《恭读〈苏俄在中国〉书后记》;
4、《坦述西安事变痛苦的教训敬告世人》。口述型有两种:1、唐德刚的访谈录;2、张之宇、张之丙姐妹的访谈录。以上六种回忆录分别完成于20世纪50至90年代。
少帅张学良和他表嫂是确有其事吗?真是情况是这样的吗?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少帅》中最为撩人的地方莫过于柳岩饰演的表嫂和文章饰演的张学良之间的暧昧关系了,到底他来是什么关系,现实中的张学良有跟自己的表嫂偷情吗?答案是表嫂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张学良也曾经在《张学良口述历史》一书当中提到过自己和表嫂的关系
张学良少帅的资料谢谢哦?
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随着战争拉开巨幕,张学良也参加到了这场争夺当中,张学良与郭松龄指挥的东路军奉军,成为了此次大战当中惟一取胜的部队。过了两年,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张学良奉军猛攻,夺得胜利,直系全面溃败,全军覆没,其父张作霖夺取中央政权,成为北洋军阀领导人。这两次战争张学良帮自己的父亲登上了政权的巅峰。
后来,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张学良接任父亲的职位,统领东三省并宣布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此举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国民政府完成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
1930年3月,为争夺中央统治权,地方派和蒋介石的国民政府都极力拉拢张学良,张学良在双方矛盾之初声称自己中立并调停劝和,随着时局的演变,基于维护自身所在奉系集团的利益和维护国家统一的考虑下,做出拥蒋入关的决定。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为了使稳定局势不使事态更加严重,驻守北大营的一万多名东北军将士因遵循张的严令没有抵抗。导致日本军队更大肆意妄为,寄希望于国联调解的张学良被外界斥责为坐视日寇侵略东北,辱国丧地,全国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亦电请政府:严惩张学良,克日出兵。张自己也在晚年口述的回忆录中说,“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
随着日寇的铁蹄在中华大地上肆意横行,张学良作为东北三省剿总副司令,眼见外地入侵,自己人还在窝里斗,这样下去迟早要亡国,位高权重的他更应该做点什么不能坐视不管。此时,全国要求停止内战实行抗日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张学良多次与杨虎城向蒋面谏,均遭到蒋拒谏。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共同逼蒋联共抗日,造成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东北军、西北军内部出现主张杀蒋和放蒋的争执,但张学良、杨虎城二人都主张释放蒋介石,后在联合抗日达成协议后两人都把蒋介石给释放了。
张学良下野始末?
张学良第一次下野是在1933年3月7日,第二次下野是在“西安事变”之后。这里谈的是张学良第一次下野的始末。
“九一八”事变之后,东三省沦陷,张学良本已受到国人的普遍谴责。加之他指挥“长城抗战”失败,更让国人大失所望。1933年3月期间,由于热河沦陷,举国舆论沸腾,一致谴责南京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及张学良。南京政府监察院高一涵等6名委员,对失职者提出弹劾案。3月7日,张学良致电国民党中央,表示引咎辞职,即日下野,以谢国人,不久将出国考察。
3月12日,国民政府宣布准予张学良辞去一切职务,并派何应钦兼代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分会委员长,张学良即于当日飞抵上海,戒掉毒瘾之后即出国考察。
你对历史上的张学良功与过、对与错的总结是什么?
张学良将军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位风云人物,评价也是毁誉参半,但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讲:张学良的功大于过,他是一位有良心、有爱国报国之心的军人,是“千古功巨”。
先说说他的过。张学良在其父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成为新的“东北王”,人称少帅,统领东北30万大军。但在九一八事变中,面对日军入侵,炮轰北大营,他率领的东北军一枪未放,丢失了东北,使东北三省沦陷长达14年之久,人民饱受日军欺凌、压迫和统治,因此他也背负“不抵抗将军”的骂名。当然,现在也有人说“不抵抗”的命令是蒋介石下达的,张学良是替蒋“背黑锅”。不管怎么说,丢失东北是事实,何况还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呢?
再说说他的功。他的东北易帜,促使中国从形式上走向了统一。为此,蒋介石很感激他,又是结拜兄弟,又是任命他为陆、海、空军副司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当然他最辉煌的就是发动了“西安事变”。张学良的思想有一个转变的过程。一开始,他是坚决剿共的,但在与红军打了几仗后,损兵折将,他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开始怀疑,为什么红军屡剿不灭,反而越剿越多,越来越壮大?后来他找到杜重远,阅读了共产党的《八一宣言》,他的思想开始转变,杜重远又推荐共产党人刘鼎为他的私人秘书。后来在多方的努力下,周恩来在延安和他进行了秘密会见,双方交换了意见和对时局的看法,他对共产党、红军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在后来的谈话中曾说:周恩来是一个伟人。
1936年12月,蒋介石来西安督战,在屡次进谏无效后,他与杨虎城实行了“兵谏”,扣压了蒋介石,后来在周恩来、博古、叶剑英与南京蒋介石的代表宋美龄、宋子文和张、杨两位将军的共同协商下,达成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没有西安事变,就没有国共第二次合作,也就不可能实现国共携手、共同抗战,从这一点上讲,张、杨两将军是中华民族约千古功臣,永载史册。
有没有,关于,张作霖。张学良,的,书。我,要,真实,还原,历史,的。谢谢?
任何一部历史书都不可能保证所记录的历史毫无误差。着主要是因为史书是人们经过整理加工过后的史料。具有人的创造性,因此所写史书人的阶级立场、价值取向、所处历史时期、所处国家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所写历史的真实性。因此我们只有多读一些史书、相互印证,才能够尽可能的还愿历史。要了解张作霖、和张学良的真实历史我们可以多读以下几方面的史书:
1、日本出版的介绍张学良、张作霖的书。张学良、张作霖作为我国东部的地方势力派军阀,日本对他们研究的书也较为多。由于最后张学良和张作霖对日本的矛盾非常精锐,因此日本方面的这些书籍中对他们贬低的内容应该慎重汲取,而对于其夸赞的内容则较为可信;
2、国民党及台湾地方的书籍。国民党对张学良进行为期五十多年的囚禁。因此,长期以来国民党当局对其是采取否定态度的。因此国民党时期及台湾当局对其介绍的书籍中赞扬的也是比较可信的。如:郭冠英的《世纪之行——张学良传》等;
3、张学良自己的回忆录。毕竟是张学良自身经历过的历史。因此内容较为详实和全面。特别是对其早期腐化生活的反思,应该比较真实。但是对其的赞扬却要慎重对待。如:[《张学良口述历史》 等;
4、大陆方面对张学良、张作霖的介绍主要是针对反抗日本和西安事变等方面的历史。因此这方面的历史比较详实,其它的却不太注重记载。这方面的历史可以参考一下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西安事变》、杨奎松的《西安事变新探》等。
面对赵一狄、张学良、于凤至的纠葛,我们应该如何公平评价?
张学良:
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
我虽并非英雄汉,惟有好色似英雄。
林语堂:
赞助革命丢爸爸,拥护统一失老家。
巴黎风光多和丽,将军走马看茶花。
马君武: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吴佩孚
棋枰未定输全局,宇宙犹存待罪身,
醇酒妇人终短气,千秋谁谅信陵君。
张学良口述历史——
一部口述史,半本风流帐。
《张学良自转》的图片!一定要自传!不要口述自传之类的!只要他自己写的自传!关于战争经济之类的!里面?
张学良没有写自传,只有口述历史和他写的日记,他的日记在美国好像是哥伦比亚还是哪一所大学里面目前没有公布
张学良年谱?
《张学良年谱》依据国内外有关档案、谱主函电、日记、遗著、口述历史及报刊资料、学术论文等,真实详尽地记述了惊天动地的西安事变之背景、发生、发展与和平落幕的全过程;是研究张学良、东北军、西安事变和国共关系不可缺少的学术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