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地貌特征是什么样的(张家界地貌特征是什么)

张家界地貌特征是什么?

在市域另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由于地壳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加大,来不及将河流拓宽,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峡谷。河的谷底极窜成线形,两壁陡峻,滩多水急。张家界市澧水源头、娄水上游、茅岩河段,就是这种河谷地貌。

地理上,张家界地处云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地图坐标介于东经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北纬28度52分至29度48分之间。临近的县(市):东邻石门县、桃源县,南接沅陵县,北界湖北省的鹤峰县、宣恩县。全市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总面积9653平方公里。

地貌上张家界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向东南倾斜。中部沿澧水两岸呈北东向缓低,南部山地向沅水递降。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进入本市,又分三支。北支由湖北来凤龙山入本市的桑植县历山,、桂英山、青龙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红溪山、朝天山、青岩山和茅花界。南支行于澧水,沅水之间,有七星山、崇山、天门山,延入慈利县的大龙山,天合山。三支均到东到洞庭湖冲积平原而消失。本区最高点海拔1890.4米,最低点海拔75米。城区平均海拔183米,景区平均海拔1000米。

张家界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日照为1440小时、平均气温16度、年均降水量约为1400毫米、历年平均无霜期在216天至269天。由于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境内气候复杂多变,干旱与洪涝、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也比较频繁。

近年来学术界也称岩溶地貌,也是张家界地貌的另一突出的特点。约占全市面积百分之四十左右,且种类,不论地表、地干,其堆积物均发育齐全,是我国湘西北喀斯特地形发育地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桑植县、慈利县大部,武陵源区、永定区东南部是这一地形发育的地区。地表喀斯特地形的溶沟、溶槽、石芽、干谷、石丘、石陵市内各地可见,唯石林在市区少见,在天门山风景区能见到一些单个石柱,但很少成林。湘西北地区只有在自治州花垣县小排吾一地,有一片石林,俗称“石栏栅”,颇引人注意, 也吸引了不少游人学者观光考察。

张家界市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 入张家界市,又分三支。北支由湖北来凤龙山入市辖桑植县历山,桂英山,青龙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红溪山,朝天山,青岩山,茅花界。南支行于澧水,沅水之间,有七星山,崇山,天门山,延入慈利县的大龙山,天合山。三支均到东到洞庭湖冲积平原而消失。张家界市境内山峦重叠,地表起伏很大,最高点海拔1890.4米,最低点海拔75米。

盘踞湖南的西北角,属云贵高原云雾山的东延部分,山系呈北东向延伸,弧顶突向北西,新华夏构造带之隆起,海拔在1000米左右,峰顶保持着一定平坦面,山体形态呈现出顶平,坡陡,谷深的特点,最高峰壶瓶山海拔2098.7米。武陵山脉山原土地地貌发育自关向南分为3支。北支:分布于湘、川、鄂边境的八面山、八大公山、青龙山、东山峰、壶瓶山;中支:沿澧水干流北侧,有天星山、红星山、朝天山、张家界、白云山等;南支,从贵州省境延伸过来,进入湖南省有腊尔山、羊峰山、天门山、大龙山、六台山等,为武陵山脉的主脉,是澧水与沅水的分水岭。上述三支山脉均消失于洞庭湖平原。武陵山脉纵贯湖南省西部,成为东西交通的屏障,但局部地段有较低的山隘、如洞口等地,构成东西交通的通道。

张家界最具特色的地貌是什么?

张家界地貌类型多样,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它是由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的地貌景观。

2、张家界,原名“大庸市”,湖南省地级市。辖2个市辖区(永定区、武陵源区)、2个县(慈利县、桑植县)。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区腹地。张家界因旅游建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是湘鄂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和中心区域。

3、1982年9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4、1988年8月,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三大景区构成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被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7年,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张家界的地貌特征?

张家界是一种独特类型的砂岩地貌。张家界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处于新华夏第三隆起带。它的景母岩是由产状近水平的中、上泥盆统石英砂岩为成,以棱角平直且高大的石柱林为主,地貌代表有嶂谷、石墙、天生桥、方山、平台等。

张家界地形地貌是什么特征?

张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种独特类型,它是由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的地貌景观。

它是“在中国华南板块大地构造背景和亚热带湿润区内,由产状近水平的中、上泥盆统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营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墙、天生桥、方山、平台等造型地貌为代表的地貌景观”。

张家界地貌类型特色是什么?

张家界地貌类型多样,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它是由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的地貌景观。

一、张家界地貌的砂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类型。

地球上亿年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经过长期的风化侵蚀、火山作用和生物作用,地质成岩而形成沉积岩、岩浆岩(又称火成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其中的沉积岩在地球表面最为常见,占地球表面的70%以上。

沉积岩所含的矿产最为惊人,占全球矿产含量的80%左右。我们平常所见的石灰岩、砂岩、页岩都属于沉积岩类型。

如此巨大数量的沉积岩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随着长期地质变化、风化侵蚀、重力作用等,形成了各种砂岩地貌。

沉积岩的组成和分类比较多样,在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是黏土岩,其次是砂岩,其他的还有砾岩、粉砂岩、碳酸盐岩、碎屑岩等类型,在实际地质构造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二、张家界地貌属于砂岩地貌的独特形态。

砂岩地貌在地球表面虽然分布非常广泛,但因其矿物成分、岩石硬度、胶结程度的不同而发育出不同的地貌特征。

胶结结实的砂岩抗风化能力强,抗侵蚀能力强,容易形成陡峭峻拔的峰林,而胶结能力弱的砂岩,因为不结实,在长期的风化侵蚀和重力作用下,一般形成比较平缓、圆润的丘陵地貌。

按照学术界的划分,砂岩地貌一般分为丹霞地貌、嶂石岩地貌和砂岩峰林地貌。其中的砂岩峰林地貌以张家界的地貌最为典型、突出,学术界就把这种砂岩峰林地貌命名为张家界地貌,这也是国际上唯一以地域命名的地貌形态类型。

三、张家界独特地貌类型的形成原理。

张家界地貌的基岩,也就是母岩以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为主。颗粒性的粘土、碳酸盐、硅质胶结物在长期的地质进化过程中不断胶结形成砂岩,有粘土砂岩、钙质砂岩和硅质砂岩等类型。这些砂岩就是现在张家界一带最具代表性的地质成分。

石英砂岩特殊的胶结构造,质地坚硬而又脆弱,垂直节理明显,岩层厚度大,平缓而有裂隙,在长期的风化、侵蚀、自身重力作用下,最容易形成垂直度极高的石柱、石峰、石林等地质景观,最明显的外观特征就是线条粗犷,层理清晰,棱角分明,具有节奏感等。

四、张家界地貌类型的独特性,造就“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的旅游奇观

张家界素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的美誉,恰如其分。这里的砂岩厚度大、岩层平缓,在各种风化、侵蚀、重力下切作用下,形成如黄石寨、腰子寨等方形山体景观。山峰之间溪流纵横,垂直转向,又形成棋盘式的沟谷。沟谷之间,高高耸立着垂直上下的巨大砂岩峰林。

与此同时,砂岩夹层中的页岩抗风化能力相对较弱,胶接度差一些,受风化、侵蚀差异作用的影响下,峰柱表面节节凹进,形成一层一层叠加一般的奇峰景观,这类景观以御笔峰、金鞭岩、定海神针、南天一柱最为明显。

张家界地貌除3000多座峰林奇观外,还有其他一些同样非常神奇的地貌景观,也是在长期风化、侵蚀、重力崩塌作用下形成的,主要有天生桥、溶洞、石墙、嶂谷等景观。

张家界一带降水量大,雨水充沛,在山区丘陵地带极易形成多雾天气,巨峰峡谷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飘渺如仙境,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旅游奇观。

张家界什么地貌类型?

1、是指张家界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2、张家界在区域构造体系中,处于新华夏第三隆起带,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大致经历了武陵——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构成了本区域的基本构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构造运动是形成张家界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最基本的内在因素。面外力地质活动作用的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风化作用,则是塑造张家界地貌景观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因此,它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3、晚古生代中晚泥盆纪时期,湖南西北地区壳下降,发生大面积海浸,成为一片汪洋。张家界处于“川湘凹陷地带”之深海处,靠近古陆,接纳了由流水源源不断地从邻近古陆搬迁来的大量松散碎悄物质,经过沉积和漫长而又复杂的成岩过程,形成厚达500多米的石英砂岩。经过漫长的流水切割、差异风化、重力崩塌等外营力作用,便形成了现在所看到的怪诞诡谲的峰林峡谷。石英砂岩峰林景观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科研价值。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