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述而不作(如何理解述而不作)

怎样理解“述而不作”?

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将古人的智慧心得加以陈述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相信和爱好古时候的东西(信而好古)。[1]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此成语为易错成语,易理解为只说话不做事。“述而不作”,源自《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既被认为是孔子整理“六经”的编纂原则,也被后世称颂是他一生治学特点的高度概括。    “述而不作”,究竟应作何解?普遍的解释是:“叙述(阐述)而不创作,以相信(尊重)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持此论者,肇始于班固《汉书?儒林传》:“周道既衰,坏于幽、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陵夷二百余年而孔子兴……究观古今篇籍,……于是叙《书》则断《尧典》,称《乐》则法《韶舞》,论《诗》则首《周南》。……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杨伯峻将这句翻译成白话就是:“阐述而不创作,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这个解释大体上是不错的,但要训释完整、准确理解,还需细考“述”与“作”的具体涵义。    “述”,《说文》解释为:“循也。从辵术声”;段注:“循也。述循叠韵。述或叚借术为之。如诗报我不述,本作术是也。古文多叚借遹为之。如书祗遹乃文考。诗遹骏有声。遹追来孝。释言,毛传皆曰。遹,述也是也。孙炎曰。遹古述字。葢古文多以遹为述。故孙云尔。谓今人用述。古人用遹也。凡言古今字者视此。从辵。术声。”同类解释还有刘宝楠《论语正义》:“述是循旧”;引申为阐述旧章经典,如皇侃《论语集解义疏》:“述者,传于旧章也”;朱熹《论语集注》:“述,传旧而已”。当代学界多倾向于引申义,如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作“阐述”,邓球柏《论语通解》则直接采用皇侃的疏解。另外,古籍还有其它释义,如《广韵》解释为“著述”;《正韵》则解释为:“述,修也,缵也,撰也。凡终人之事,纂人之言,皆曰述。”据学者有关考证,“述”字在先秦其他典籍中使用的情况大致是:《礼记?中庸》出现四次,《诗经》一次,《左传》一次,《乐记》三次,《尚书》三次。从先秦其他典籍使用语境中的义项来判断,将“述而不作”之“述”的字义解释为“循”,应是基本可以定谳的。    接着来看“作”字何解。“作”的本义是“起”,即人站起身子来;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初字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为人起身。引申为“兴起”,如《易?乾卦》:“圣人作而万物覩”,《书?尧典》:“平秩东作”。又引申为“振作”,如《书?康诰》:“作新民”。《说文》段注:“作,起也。秦风无衣传曰。作,起也。释言,谷梁传曰。作,为也。鲁颂駉传曰。作,始也。周颂天作传曰。作,生也。其义别而略同。别者所因之文不同。同者其字义一也。有一句中同字而别之者。如小雅作而作诗笺云。上作,起也。下作,为也。”经传注一般解释为“创作”,原意为“新制礼乐”,如皇侃《论语集解义疏》“作者,新制作礼乐也”。    “述”与“作”在古代是专指礼乐而言的。“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大事莫过于纪元前十二世纪末期,周公之‘制礼作乐’”。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是为“天下无道”,孔子的“述而不作”就不难理解了。又《中庸》云:“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孔子无位,自无“作”的资格。《礼记?乐记》云:“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既然“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那就说明能“述而不作”已经很不错了,试想我们今人中有几个能做到“述者之谓明”呢?如果大言不惭地认为自己“作而不述”,好像自己就是天降之圣人,那才是咄咄怪事呢!    后世儒家为了教谕世人及后学,又多将“述而不作”发挥为孔子自谦之辞。如邢昺《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卷七》:“此章记仲尼著述之谦也。‘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老彭,殷贤大夫也。老彭于时但述修先王知道而不自制作,笃信而好古事。孔子言今我亦尔,故云‘比老彭’。犹不敢显言,故云‘窃’。”又如朱熹《论语集注》“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盖不惟不敢当作者之盛,而亦不敢显然自附于古之贤人。盖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辞之谦也。然当是之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朱子后面那段话显然是美饰,因为孔子成为圣人是后来的事,而当时老彭是大家公认的古之贤人,孔子自比于老彭,其实就像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是取法高,而不是出辞低。中国古代学者,各自追崇各家各派先贤是普遍现象,几无例外,也无可厚非。而且就经学史的意义而言,孔子成圣的过程还相当漫长曲折且复杂,只是与主题无关,此处就不赘述了。

述而不作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述而不是褒义词述而不作,出自《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把古人的智慧心得加以陈述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相信和爱好古时候的东西(信而好古);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论语(述而)?

  【原文】  7·1 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窃(2)比于我老彭(3)。”  【译文】  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原文】 7·2 子曰:“默而识(1)之,学而不厌,诲(2)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原文】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原文】 7·4 子之燕居(1),申申(2)如也;夭夭(3)如也。  【译文】 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原文】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1)。”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原文】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1),依于仁,游于艺(2)。”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原文】 7·7 子曰:“自行束修(1)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原文】 7·8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4)也。”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原文】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原文】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 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原文】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惟我与尔有是夫(2)!”子路曰:“子行三军(3),则谁与(4)?”子曰:“暴虎(5)冯河(6),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7)。好谋而成者也。”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评析】 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原文】 7·12 子曰:“富(1)而可求(2)也;虽执鞭之士(3),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孔子说:“合乎于道的富贵,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评析】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原文】 7·13 子之所慎:齐(1)、战、疾。  【译文】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原文】 7·14 子在齐闻《韶》(1),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评析】 《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原文】 7·15 冉有曰:“夫子为(1)卫君(2)乎?”子贡曰:“诺(3),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评析】 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 【原文】 7·16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原文】 7·17 子曰:“加(1)我数年,五十以学易(2),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 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评析】 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欢读《周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这表明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原文】 7·18 子所雅言(1),《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译文】 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原文】 7·19 叶公(1)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  【译文】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原文】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评析】 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原文】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评析】 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论语》书中,很少见到孔子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如他“敬鬼神而远之”等。但也不是绝对的。他偶尔谈及这些问题时,都是有条件的,有特定环境的。  【原文】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评析】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原文】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1)其如予何?”  【译文】 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评析】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  【原文】 7·24 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原文】 7·25 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  【注释】 (1)文:文献、古籍等。 (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4)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译文】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原文】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1)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2)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3)而为泰(4),难乎有恒矣。”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评析】 对于春秋末期社会“礼崩乐坏”的状况,孔子似乎感到一种绝望,因为他认为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难以找到他观念中的“圣人”、“善人”,而那些“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人却比比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能看到“君子”、“有恒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原文】 7·27 子钓而不纲(1),弋(2)不射宿(3)。  【译文】 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评析】 其实,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和用网捕鱼,和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与射巢中之鸟从实质上并无区别。孔子的这种做法,只不过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罢了。  【原文】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对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的做法。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  【原文】 7·29 互乡(1)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2)其进(3)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4)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5)也。” 【译文】 (孔子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谈话,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评析】 孔子时常向各地的人们宣传他的思想主张。但在互乡这个地方,就有些行不通了。所以他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诲人不倦”的态度,而且他认为不应死抓着过去的错误不放。  【原文】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评析】 从本章孔子的言论来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有其重要意义。  【原文】 7·31 陈司败(1)问:“昭公(2)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3)巫马期(4)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5),君子亦党乎?君取(6)于吴,为同姓(7),谓之吴孟子(8)。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得礼。”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评析】 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夫人,违反了礼的规定,而孔子却说他懂礼。这表明孔子的确在为鲁昭公袒护,即“为尊者讳”。孔子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最高原则,所以他自身出现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又不得不自嘲似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事实上,他已经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只是无法解决这个矛盾而已。  【原文】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原文】 7·33 子曰:“文,莫(1)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译文】 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评析】 对于“文,莫吾犹人也”一句,在学术界还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此句意为:“讲到书本知识我不如别人”;有的说此句应为:“勤勉我是能和别人相比的。”我们这里采用了“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这样的解释。他从事教育,既要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他说自己在身体力行方面,还没有取得君子的成就,希望自己和学生们尽可能地从这个方面再作努力。  【原文】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1)为之(2)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3)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 【译文】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评析】 本篇第2章里,孔子已经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章又说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题,其实是一致。他感到,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所以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本一致的。  【原文】 7·35 子疾病(1),子路请祷(2)。子曰:“有诸(3)?”子路对曰:“有之。《诔》(4)曰:‘祷尔于上下神祗(5)。’”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文】 孔子病情严重,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评析】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为他祈祷,孔子对此举并不加以反对,而且说自己已经祈祷很久了。对于这段文字怎么理解?有人认为,孔子本人也向鬼神祈祷,说明他是一个非常迷信天地神灵的人;也有人说,他已经向鬼神祈祷很久了,但病情却未见好转,表明他对鬼神抱有怀疑态度,说孔子认为自己平素言行并无过错,所以祈祷对他无所谓。这两种观点,请读者自己去仔细品评。 【原文】 7·36 子曰:“奢则不孙(1),俭则固(2)。与其不孙也,宁固。” 【译文】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评析】 春秋时代各诸侯、大夫等都极为奢侈豪华,他们的生活享乐标准和礼仪规模都与周天子没有区别,这在孔子看来,都是越礼、违礼的行为。尽管节俭就会让人感到寒酸,但与其越礼,则宁可寒酸,以维护礼的尊严。  【原文】 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1),小人长戚戚(2)。”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原文】 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 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

论语·述而这首诗的意思?

【原文】子曰:“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译文】 孔子说:“只转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原文】 子之 燕居, 申申如也; 夭夭如也。

【译文】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 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 周公。”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 周公了。”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 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 六艺的范围之中。”

【原文】 子曰:“自行 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 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什么意思?

阐逋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我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述而篇》,选自《论语》第七章。

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只是自谦的说法而已。而且,孔子也并非真的只是述而不作,比方说以“仁”解“礼”就是孔子的创作。他这么说,只是表现出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及历史经验的重视,这也是他做学问的态度。

《述而篇》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共包含六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将古人的智慧心得加以陈述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相信和爱好古时候的东西。

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选自《论语·第七章·述而篇》。

孔子说:“综合阐述前人的学说,却不有意创立新说;相信古人而且喜爱古人的学说,我私自把自己与老彭并列。”注意,这是孔子谦逊而恭谨的说法,所谓述而不作,不是完全复述前人之说而没有自己的创见,关键是尊重前人的智慧,而综合起来,不求有意创新。所谓“信古”也不是盲目地相信。最后一句采纳钱穆先生说法。

请问: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句话的出处,什么意思?

意思是: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随意创作,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事物。

出自:《论语·第七章·述而篇》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释义:孔子说:“只是传承古代优秀文化而不作革命,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殷初的老彭。”

扩展资料

在清代文化艺术领域有这么一个现象,即儒家思想中的:“述而不作”,语出《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主要是指要学者阐述前人的成说,自己并不创新。实则是一种学者对於先贤智慧续承的一种谦逊态度,而清代这种现象极为普遍,很多文人受到了这种影响,喜欢把自己的“创作”标注为“仿古”。

四王作品中很多都题写“仿某某人笔意”,黄山画派的梅清,金陵画派的龚贤,再到令今人认为最有创新性的扬州画派中也随处可见。王原祁在著述的《麓台题画稿》五十二则中,有二十六则是仿黄公望笔意的,仿倪、黄两家的有三则,此外专仿或杂仿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米芾、米友仁、赵令穰、赵孟頫、高克恭、王蒙、倪瓒、吴镇诸家的有一则二则不等。

述而不作是什么意思?

解释:只是阐明前人的成说;自己并无创新之见。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语法:述而不作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人。

示例:这是春秋战国时常用的办法,都说述而不作,实在是自我作古。

这是春秋战国时常用的办法;都说~;实在是自我作古。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