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
有志者当效此生一般是指有志问的人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来报效祖国,这句话出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效的意思?
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效是效仿、学习的意思。
出处故事: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延伸阅读
“有志者,事竟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古训。意思是说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获得成功。的确,有了志向,努力才不会盲目;有了志向,前进就有了动力。一个人连某种希望和梦想都没有,当然也就不可能收获成功的果实了。古往今来,这句古训激励无数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那么,是不是说有志向就一定会成功呢?
当然不是。陈胜少时曾发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的慨叹 ,可见其少年时就有非凡的抱负和不向命运低头的决心。但遗憾的是陈胜吴广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同样,“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面对不可一世的秦始皇也曾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但最后却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击败,从而发出“时不利兮骓(骓,zhuī,骏马)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的哀鸣。又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并济老臣心”的武侯诸葛亮可谓有德有志又有才,但最终还是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剧结局。其他如岳飞、林则徐、拿破伦等,这样的事例太多了。
可见从实践来看,并非一切有志者都可以达到理想的成功目标。为什么呢?因为“志”仅仅是一种主观愿望,而要实现事业的成功,除了必备的主观努力外,还需要具备诸多客观条件。具体表现在:
首先,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始终如一。缺乏通向理想的坚实脚步,再美好的理想也只是纸上谈兵。恰如成语“滴水穿石”——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并不是那一滴水力量有多大,而是因为功夫深,不怕你石头硬,我今天滴一滴,明天滴一滴,那怕一千年一万年,总有一天会把你滴穿。
讲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这次东京奥运会上横空出世的14岁跳水冠军全红婵。全红婵之所以轰动整个奥运赛场,除了她拥有某种跳水天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她长期刻苦训练的结果。正如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连游乐园都没有去过,动物园也没有去过。”她的教练何威仪说的更直白:“她有一鼓冲劲,在训练的时候,怎么累怎么苦她也不说,她对待训练的态度是同年龄同一批里的运动员里面最投入的,省队把重心放在全红禅身上,原因只有一个——她是练的最苦的那一个。”可见,勤奋不惰、专注守一的坚持精神对一个人成功多么重要。正如冰心老人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却不知当初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其次,要想在学习、工作上取得成功,除了勤奋,还要讲究方法。方法对,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只顾埋头苦干,却从不问方法对不对,效率高不高,恐怕志向也难以实现。这里的“方法”换言之就是智慧、能力。智慧对一个人的成功和发展相当重要,它能使重负变为轻担。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即使是一个智慧的地狱,也比一个愚昧的天堂好些。”
古往今来,很多人的失败不是缺乏勤奋,而是欠缺应有的智慧。明朝亡国之君崇祯据说就是一个非常勤政的皇帝,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尽管崇祯志向远大、励精图治,但他既无治国之谋,又无任人之术。此人严苛、多疑,对大臣动辄怒斥、问罪、砍头、凌迟,其残忍和冷酷比奸相魏忠贤,有过之而无不及。加之此时大明的内忧外患异常突出,因此崇祯皇帝尽管勤政,却摆脱不了亡国的命运。前面提到的陈胜、项羽之所最后遭到惨败,和其缺乏智慧也不无关系。
那么方法、智慧靠什么获得呢?可以从书籍中获得,可以从思考中获得,可以从他人经验中获得,可以从无私忘我的爱心中获得,可以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等等。
第三,要看自己志向的定位是否准确。每个人的天赋和习惯是有差异的,周围的外部条件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确立自己的理想时应全面考虑自身和周围的客观条件,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人是千差万别的,作为个人来说,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就是成功的道路。有句话说的好:“人生的诀窍是经营自己的长处,这是因为经营自己的长处会给你的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的你的人生贬值。富兰克林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
有这样一则寓言:古时中州(今河南)有一个蜗牛,痛感以往的碌碌无为,于是愤然立志,准备东上泰山,作一次壮游。计算一下路程,要走三千年。于是打算南下长江、汉水,计算一下里程,也要走三千多年。再估量自己的寿命,却已经来日无多。于是悲愤交加,抑郁而死,落得一个被蝼蚁之辈耻笑的下场。
这则寓言清楚地告诉我们,理想的定位必须考虑自己的实际。一个瘸子绝对不可能成为长跑健将,一个五音不全的人也很难成为歌唱家。脱离“硬件”,不符合实际的立志,难免落得个志大才疏、心雄手拙的结局。
最后,还要有坦然面对失败的勇气。一个人的志向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个人所决定的,还必需同时具备诸多的客观条件。而人们面对的客观条件不仅复杂而且多变,这是个人难以左右的。因此对个人而言,失败是难免的。
比如,你的理想定位是考上当地某所重点中学。如果按照自己平时的能力素质和勤奋水平,结合以往经验,考上这所学校没有任何问题。可是今年不仅报考此校的人数增多,而且录取分数又提高了不少,结果导致你名落孙山。那么你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当然不是你自己的错。前面提到的孔明、岳飞等之所以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不是他们自身造成的,而是社会造成的。某位名人说的好:“人生行程的最初,没有谁不渴望抵达自己热爱的目标,但命运和机遇总是无情地击退理想殉道者的梦想。”
所以在对待成功问题上,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会成功。遇上挫折或失败不要悲伤,只要奋斗了,拼搏了,就可以无愧地对自己说:“天空不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泰戈尔语)。
更何况从某种意义上讲,成功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为成功而奋斗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智慧,以及所培养出的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优良作风。这些才是自己日后的人生路上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有句话说的好:“成功是一段旅程,而不是路的终点。”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不要立志了?当然不是。还是那句老话,志向不确立,天下就没有可办成的事。只不过我们在立志的同时,还应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勤奋努力,检查一下自己方法是否得当,思索一下自己理想的定位是否准确,审视一下自己面对失败能否坦然接受。如此一来,成功早晚会降临;即便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但至少你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有些同学开始对“有志者事竟成”这句名言还是比较信心坚定的,但后来经过一段努力并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就不再信奉它,从而一蹶不振、随波逐流。衷心希望这些同学读了上述文字后,能够对名言“有志者事竟成”的认识更全面、更清晰、更明朗!同时将之应用于自己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充实、更精彩、更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