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上下五千年是怎么区分的,上五千年是指什么时候(中国上下五千年指的是哪五千年)

我国的上下五千年是怎么区分的,上五千年是指什么时候?

一、中国所谓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正确的的解读区分应该为从有记載的公元前的历史被称为“上”,上从夏朝开始。夏朝(公元前21世纪一公元前16世纪);商朝(公元前16世紀一公元前1066年);周朝:包括西周与东周的春秋时代、战国时代(公元前1066一公元前221年);秦朝(公元前221年一公元前206年)。

二、汉朝(公元前206年一公元220年)。汉朝是中国横跨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的朝代,是中国封建统治维持最长久(426年)、国家长治久安、对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朝代,汉人、汉字、汉文字能传承至今,足以证明这个“橫跨”历史的汉朝特殊重大的历史意含。

三、历经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的长达361年战乱(220一581年);随朝(581一618年)、唐朝(618一907年);五代十国的72年战乱(907一979年);宋朝(960一1279年)与辽、西夏、金朝等牽扯不清并存于中国;元朝(1279一1368)、明朝(1368一1644年)、清朝(1644一1911年),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之后,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

四、这就是中国的上下五千年的由来,其实还不夠五仟年…

我们中国把没有历史记载的称为史前,把有确切历史记载的称为史后。我们中国有历史记载的已有五千年了,据专家考证我国史前还可以追溯五千年。所以人们就把这两个五千年分开,这就有了上下五千年之说。

另,中国人用上下5000年说中国历史,表意中国历史更灿烂,开篇更久远;洋洋洒洒中,透露着自豪感!

史记资治通鉴中国上下五千年区别?

有以下几点不同:

1、两本书的编写方式不同,史记使用的是纪传体,多使用的是以人物的故事来叙述当时的历史。中国上下五千年使用的是编年体,使用的按照历史中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这对于构建一个整体的历史框架比较好。如果要学习历史的话,后者比较好一些。

2、两本书的记录年代不同,史记记录的时间只到西汉,而中国上下五千年则记录了我国大部分的历史年代,叙述的较为粗泛。

3、两本书的作者所处的年代不同,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所处年代为西汉,而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作者则是现代作家李津,二者对于历史的认识可能也有所不同。

4、两本书所使用的语言方式不同,史记是使用文言文记录的,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读起来较为费力,中国上下五千年使用的是白话文,比较通俗易懂。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5000年是指多少年到多少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我们自豪的话语,标榜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而不衰。

这五千年的具体年份难以确定。我们认为大体是从距今4000年前的神话传说中‘三皇五帝时代、尧、舜’起始罢,因其时还没有文字和史料佐证,出土的遗址、遗物亦是史学考古界推测的年代(年份),自公元1899年,殷墟出土龟甲刻划的甲骨文,才坐实我国历史三千年的具体年限。所以说距今4000年前到现今,中华上下五千年是大体的历史年份。

为什么说中华上下五千年?

首先,正确的说法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这里的文明是不可缺的。因为人类的进化发展是漫长的,通常学术界是以人类产生文明作为民族的起点。

根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证明,在距今5000年前,我国已进入文明阶段,出现了国家,进入“古国时代”。所以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而不是一万年或更多。

从年表上可以看到,距今5300年左右开始,长江、黄河及西辽河流域的文明化进程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在距今5300-4300年期间,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继进入初期文明阶段。

这一时期,从辽西到长江下游,不同区域都孕育出了具有各自特征的文化系统。比如长江和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晚期,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等等,散落在各地的文明火花呈现出一派满天星斗的气象。

同时,各主要文化区的文明化进程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加速发展和演变。在距今3800年左右,以二里头遗址宫城和官营手工业作坊出现等为代表,文明发展至一个新的阶段。

中原夏王朝进入到兴盛期,它所创造的一整套礼仪制度强烈地向外辐射,其影响不仅遍及黄河、长江流域,甚至向南到达今天的越南北部,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历史格局至此形成。

扩展资料:

关于文明形成的标志,首先是由西方学术界提出的,比如出现文字、城市、金属器后,人类社会就进入文明阶段了。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等曾提出了早期文明的10多项标准,包括有一定规模的遗址、人口要达到5000以上、有权力机构、有大规模的公共建筑等等。

中华上下五千年范围?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表

1、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2、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6、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8、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9、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10、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11、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16、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21、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建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至今

为何中国历史要称作上下五千年?

1.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华,是“章服之美”的意思,

夏,是“礼仪之大”的意思。

华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黄帝和炎帝,后由于合并融合,蛮,夷,戎,狄等民族相继融入华夏族,构成后来汉族的主体,

汉族由汉王朝而得名,此前称华夏族,所以汉族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其主体是华夏族,这就是中国之所以称为华夏的原由。

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这个只是传统的说法,事实中华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来说这个五千年是从大禹治水那时算起的.大禹治水的时间根据目前的考证应在公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时.不过五千年文明之说早已有之,以当时的学术水平自然不能考证得很清楚,因此只能大概地说五千年了为什么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

最近,夏商周断代工程己经取得突破性成就。专家己公布了《夏商周年表》,确定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黄帝事夏一千年左右。这样算来,从黄带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

一般讲文明史,是以城、青铜和文字为标志的。考古工作者已在河南淮阳发现了一座属于黄帝时代的古城遗址-平粮台古城遗址,在这里发现了标志文明的青铜和文字。就文字而言,通常把甲骨文看做是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估计距今三千年左右。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了黄帝时代的骨刻文字,专家认为这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科学家还发现山东大波口文化中晚期?quot;陶文”与商朝的甲骨文有一脉相承的迹象,估计 “陶文”距今约五千年。1993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山东的一座古城遗址中又发现了一种与甲骨文差别较大的”陶文”。”陶文”是刻在陶片上的,有11个宇,分五行排列。第一行3宇,其余各行皆2字,文字大小均匀,笔划纤细。陶文距今也接近五千年。专家们还发现了河图和洛书。河图刻有一到十个自然数排列图形,洛书刻有一到九个自然数排列图形。这些图形是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龟甲上,人称 “河洛文化”。有人称这是中华文化的源泉。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城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六千多年的古城和祭坛。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的文明程度也有力地证实中国的文明史在五千年以上。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谓“上下五千年”之说,在过去实际上是从黄帝开始的,而并不是所谓的“自从盘古开天地”。因为根据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是在2,774,880年前,很显然比“五千年”早了太多了。“五千年”应该是开始于涿鹿之战后,黄帝取得了绝对的统治权开始的。中国历史悠久,从盘古、女娲、后羿等神话时代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00年。负责任的说——中国历史,有据可考的大概只有3200-3500年,所谓上下五千年,只是意淫和自欺欺人而已!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