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的司马是什么官职?
在唐朝官制中,每个州设有主官刺史,而副手则是长史、司马,他们共同辅佐刺史行使职权。如果在此期间刺史缺位,长史、司马也会代替主持州务,直到新刺史赴任。
但是在唐朝司马是一个很特殊的职务。一般京官被贬,都是被贬为司马,没有实权,只领俸禄,每天基本没有政务。
五蠡司马是什么官?
“五蠡司马”是指主管“学者、言谈者、带剑者、患御者、工商之民”的司马一职。唐朝设有司马一职,但却没有设“五蠹”司马这一官职。
在唐朝,称“司马”的官职有:
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中州司马;下州司马。
司马其实是专门负责管马匹的官,是非常重要的军职。殷商时代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军政和军赋;
春秋、战国沿置;汉武帝时置大司马,作为大将军的加号;后亦加于骠骑将军;后汉单独设置,皆开府;隋唐以后,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扩展资料:
在唐代司马是什么官职?
唐代司马是一州的佐官,和长史合称为“上佐”,一同辅佐刺史理政。大多数情况下,司马没有具体的职责权力,只是一个闲职。
唐宋朝的司马是什么官?
唐时期的司马是分品级的:
从四品下:亲王府司马;
正五品下: 上都护府司马;
从五品下: 上州司马;
正六品下:中州司马;
从六品上:下州司马;
宋时期的司马只是正九品官员,级别和京畿县尉、诸州别驾、长史等同。
唐前期,司马是有实权的。《新唐书·孔述睿传》:“曾祖昌寓,字广成,贞观中对策高第,历魏州司马,有治状,帝为不置刺史。为政三年,玺书褒美,进膳部郎中。”可见司马掌握实权,而且是代理刺史的长官行政权。但中后期就成了大量贬官的安排,史籍中不乏贬为某州司马这样的记载,而且贬官后,司马并没有实权,只领俸禄,每天都是游山玩水。一般情况下,官员们不会跟他们交往,因为如果交往了,被人抓到把柄,有可能会被罢职。但这些司马又很有可能还会回到京城做官,所以只能敬而远之。
唐朝司马是什么官职?
唐朝“司马”是州里的领导机构成员,但是级别和地位排在后面,也没什么实权。因而,时常以州司马安置闲散或贬谪的官员。
唐代的司马是什么意思?
唐代司马为安置被贬官员的闲职,为从五品。大概相当于现在市人大、政协的副主席等(副厅级)。
唐代别驾、长史、司马称为“上佐”,因其品高俸厚,又不亲实务,故多用以优待宗室或安置闲散官员等,所以白居易称这类官为“送老官”。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江州司马青衫湿”当时指白居易自己被贬九江郡司马,现在引申为官位不高或失意的文人。
唐朝的司徒,司空,司马分别是什么官?
司马是国家军事最高负责人,只有车骑级别以上的高功绩将军才有提拔资格,当上司马后,掌管天下军马,甚至要肩负外交重任,也算是半个丞相。
司徒是全国教育事业最高负责人,教育是国之基础,上至官员考核,下至基础教育,甚至内容和制度都由司空说了算,关系到国家人才的重大问题。司空是国家建筑及水利工程最高负责人,后期则是掌管一切仪式祭祀的官员,司空主要监督国家的土木工程和一切水利,这类官员可以在国家金库中捞到不少好处,后期的朝代为了杜绝贪污舞弊,将司空改为掌管宫中一切祭祀的闲官
司马是什么官位唐代?
在唐朝官制中,司马是州高级官员,州长官刺史的助手。根据上中下州的等级,品级为从五品下、正六品下、从六品下。在官员品级历代最低的唐朝,五六品真的算相当高了,毕竟中央最重要的衙门之一御史台的副手御史中丞才正五品。而且司马的俸禄相当高,又是副手,不用承担主要领导责任,看起来是很不错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