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原文多少字(太上感应篇原文有多少字)

太上感应篇原文多少字?

原文1277个字。《太上感应篇》文句多取自东晋葛洪(284-343)《抱扑子》“对俗”及“微旨”两篇,全文1277字,分总论、善行、恶行和结论4部份,共列举22项善行,155项恶行。

《太上感应篇》最早见于宋代的文献。南宋李石于1164年把《太上感应篇》收入他编辑的《乐善录》中。名儒真德秀(1178-1235)曾为《太上感应篇》作序,宋理宗(1225-1264在位)在篇首御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字,并协助其出版与流通。

太上感应篇有几部?

《正统道藏》太清部有《感应篇》三十卷

题“李昌龄传,郑清之赞。”《重刊道藏辑要》有《太上感应篇集注》等,《道藏精华录百种》有《太上感应篇樾义》二卷。该文思想可上溯至天师道的《赤松子章历》等书。《太上感应篇》篇幅不长,计一千二百多字。

《太上感应篇》能在佛堂读诵吗?

可以在佛堂读诵,净土宗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就极力提倡《太上感应篇》。

印光大师说:“《阴骘文》、《感应篇》,必令其熟读。且勿谓此非佛书而忽之。以凡夫心量浅近,若以远大之深理言之,则难于领会。此等书,老幼俱可闻而获益。而况德无常师,主善为师乎。”——《增广卷二 复永嘉某居士书七》 所以,《太上感应篇》能在佛堂读诵没有任何问题。

太上感应篇与道德经的区别?

答,区别在于老子讲:“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正。”预示着“天、地、神、谷、万物、侯王”的统一,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就是“人类命运的共同体”用“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观点来解决人的问题。人所以苦,都在于贪,贪名,贪利

《太上感应篇》是道教经典,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太上感应篇》讲的是因果:我们当下所有的境遇,都来自于过去的积累所带来的结果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太上感应篇》中,很多教人行善避恶的方法,都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

太上感应篇是老子说的吗?

不是老子所说,应该是民间汇集本。  《太上感应篇》最初只在民间流传,南宋时始获官方重视,历经宋、元、明、清而久盛不衰。它不再局限于虚无的说教,而是建立了现实的封建伦理准则,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言行,特别是有助于保证国家、社会、家庭的严谨秩序,故而博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同时,那些诚心修道者也推崇它,因为它不同于一味要求人们凝神思道,清心静虑的心灵修炼术,而是具体、现实地提出了行善得道的方式,这使得世俗道教从精神道教中分离出来,满足了人们渴望通过现实的生活方式也能到达得道成仙的人生境界的愿望。

  宋理宗在卷首亲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字。此后,为之作序、作注者代不乏人,影响十分广泛,乃至日本、朝鲜等国,皆有此书的流布。书中大义谓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若想长生多福,必须行善积德。书中还列举了诸善与众恶条文,作为趋善避恶的准绳。

什么叫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为道教经典,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本书特别强调承负法则,道经中系统的提出承负论的观点,是在东汉的《太平经》中。行善积德福庇子孙,作恶受罚殃及子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太上感应篇有多少字?

《太上感应篇》文句多取自东晋葛洪(284-343)《抱朴子》“对俗”及“微旨”两篇,全文1277字,分总论、善行、恶行和结论4部份,共列举22项善行,155项恶行。 《太上感应篇》最早见于宋代的文献。南宋李石于1164年把《太上感应篇》收入他编辑的《乐善录》中。名儒真德秀(1178-1235)曾为《太上感应篇》作序,宋理宗(1225-1264在位)在篇首御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字,并协助其出版与流通。 《太上感应篇》它提倡“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强调“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则体现了儒家伦理。在儒家学说中,尤其强调五伦纲常,认为君臣、父子、夫妇的等级界限分明,而在《太上感应篇》中亦以“扰乱国政”,“违逆上命”、“用妻妾语”、“违父母训”、“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事,不敬其夫”作为恶行的准则。可以说,《太上感应篇》实际上建立的是,以儒家道德规范和道释宗教规戒为标准的立身处世准则。  《太上感应篇》充分体现了对鬼神权威的敬畏。该书认为天上、地上和人体内都有录人罪过、降祸福于人的神或鬼,如大地上的司过之神,天上的三台北斗神君和人身上的三尸神,它们对人的规范和约束是时刻存在的,人应该敬畏他们,对象征神鬼的日、月等物皆不可不敬,故而把“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都视作恶行;而“无故杀龟打蛇”也会引起“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太上感应篇成书于哪个时代?

《太上感应篇》成书于我国北宋末年,其作者不详。它是一部篇幅很短的道教典籍,全文仅1274个字。

该道经由道教基本理念、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善恶报应说这三大素材结合而成,是三教合流较为成熟的产物。《太上感应篇》因其知名度倍受古今中外众多学者的评注,然而他们多为考究该经的形成渊源或文本特征。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