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电子版在线阅读 人民日报电子版报纸怎么看

人民日报电子版在线阅读首页:http://data.people.com.cn/rmrb/

今天(2021年12月1日),《人民日报》第20版副刊刊登了一篇以时间为逻辑线,名为《山中药镇》的游记文章,写的是江南药镇——磐安。

按照叶圣陶、夏丏尊两位老师在《七十二堂写作课》中的划分来看,属典型的叙述文。

 

原文电子版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376759/6263881

我为什么关注到它呢?

说来惭愧,大家都说写文章要多读《人民日报》,可我读来读去,绝大部分文章都是政策新闻,字字严肃,不由得让我这个心境还比较浮躁的年轻人没有兴趣。

这不,这篇《山中药镇》相比之下就让人轻松多了,成了我的首选。

不得不说,《人民日报》出品果然精品

全文共9个段落,从朋友来,到下车,到“九合堂”,再到朋友离开,以朋友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为主线,从主观角度历史角度客观角度的插叙内容为辅线。

主题突出,有记忆点;行文顺畅,有逻辑线;立意鲜明,有感情面。文章内容十分接地气。

第一段:

 

首段开门见山,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直接交代清楚文章对象,很符合现代人的需求,讲话就要讲重点

第二段:

 

顺着时间线,从朋友的视角,同时也是大多数对磐安不熟悉的读者的视角,锚定了对磐安的第一印象。

字数不多,但都恰到好处

看似只是对新事物简单的感性认识,实则也是对磐安整体的理性介绍。

看似只是状物,却又顺着心理描写自然地引出了文章的主题——新时代的幸福感。

虽是写小地方,却是对大时代的映照,立意高深!

第三、四、五段:

 

 

 

这三段是插叙部分,跳出了文章整体的逻辑线。

不仅避免了顺着时间线阅读可能造成的乏味,还着重突出了磐安的独特魅力。

作者每段各选一个角度,从自己记忆中的磐安、历史中的磐安、大家眼里的磐安一一阐述。

看似相互独立,却又从记忆中、到大学毕业后再到现在,形成一条若隐若现的、新的时间线,将插叙部分串联为一个整体。

不仅讲清楚了磐安的历史沿革、发展历程,还通过古今对比,突出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新时代的发展,谋篇布局极为巧妙。

第六、七段:

 

 

插叙部分结束,文章回到主线,继续阐述作者和朋友在磐安的所见、所闻、所感。

这里,作者没有采取走一处、讲一处、论一处的写法,而是聚焦在了非遗传承人杨定升的“九华堂”,以这一标志性为基点辐射全局,锁定于此持续着重论述,引导读者思维。

第六段,在杨定升的讲述中,读者知道了过去和现在的反差,文章的分论点呼之欲出——人们的营商环境已翻天覆地。

俗话说:“没有观点的事实,是松散的事实;没有事实的观点,是空泛的观点。”

所以,第七段作者紧接着描写了朋友扫码购物,拿出事实来印证前文观点,有观点有素材,且相互论证。

同时,通过结尾的语言描写,极具生活气息地展现出杨定升心中的欢喜。

他的欢喜,实质上也代表着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欢喜,不落窠臼。

第八段:

 

文章接近尾声,作者立马将视角从“九华堂”转回到磐安,然后再联系到浙江省。

范围一大再大,最后又悄无声息地回到磐安当地人身上,暗示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缔造者和受益者,与第二段对磐安的整体印象前后呼应。

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幸福而直接的欢愉气息,感染力丰富。

第九段:

 

文末,寥寥数语道别离。

借与友人分别的留念,暗喻对磐安一行的肯定,同时留下作者自己的美好希望。

全篇结束。

分解学习到这里,我不得不感叹:这篇《山中药镇》看似简简单单,实则别有洞天

形式上,全篇视角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描写、记述、议论、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雨露均沾,对照、呼应等写作手法交相辉映。

跳出形式看内容,撇开表象看本质。

文章从头到尾始终紧紧扣住了“药材”这个题眼,贯穿全文。

线索不贪多不显乱,潜移默化中就将“磐安药材”这个标签贴在了读者的心里。

用时髦的话讲,一篇文章打造了一个IP!

从这篇文章的学习,我更加意识到:写文章就是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像这位作者一样,既能写出了当地人生活状态变迁的生活气息,还能映射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伟大成果的时代气息,使文章内涵丰富、外延周全。

《山中药镇》的确是一篇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值得学习的好范文!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