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什么意思?
以德报怨
汉语成语,读音是yǐ dé bào yuàn
意思: 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近义词: 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反义词: 忘恩负义、无情无义
成语出处: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成语用法: 偏正式结构;褒义词;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延伸阅读
以德报怨属于哪个学派?
首先“以德报怨”不属于儒家的思想。
这句话出自于《论语 宪问》“或曰:‘以德报怨,如何?’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是儒家的思想。
后世“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思想 ,也是不出这一范畴。“以德报怨”是从“报怨以德”变来的,这出自《老子 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以德报怨”就是别人对不起自己,伤害了自己,自己反过来还要对别人友好,去感动他,化解两人之间的矛盾。这种处事方式有利减少社会矛盾,统治阶级当然会提倡这种做法,很多人也认同这种处事方式。
人们习惯上把“以德报怨”当作儒家做人处事的观点,是因为这句话从字面意思上,更接近儒家“温柔敦厚”的做人原则。儒家反对暴力,不赞成以暴易暴,提倡宽厚温和的处事方式,这也容易让人把这句话误认为儒家的思想。
这句话虽然出自老子,但这是老子的意思吗,是道家的思想吗?道家可没有儒家这样仁慈宽厚,要不何以能孕育出法家和兵家来。
每次改朝换代,都是黄老的思想出来拨乱反正,等一切就绪了,儒家才能粉墨登场。显然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那样,我们只是断章取义的用这句话,那“报怨以德”到底是什么意思?
孔子以德报怨原话?
原文出于《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 孔子回答:“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不赞成以怨报怨。不赞成永远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一种报复去面对别人的不道德,那么这个社会将是恶性循环,无休无止。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和谐,当今的和谐,还有子孙后代的和谐。
孔子也不赞成以德报怨。他说你献出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和付出,去面对不讲是非标准、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是一种人生的和人格的浪费。孔子的治国方略,提倡“德主刑辅”。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能只讲道德,没有刑罚。以德治国、治家、治人,以讲究礼仪为主,以仁、义、礼、智、信为做人的标准,教化人民,互敬互爱、无欺无诈,达到高雅、高尚、和谐。对少数为非作歹,顽固不化的人,对道德不屑一顾的人,就不要一味讲究宽容,要辅以刑罚。孔子讲求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一味姑息忍让,不是完美的处世之道。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
孔子提倡以两者以外的第三种态度对待报怨的问题。他提倡“以直报怨”,即用公正的、率直的、磊落的、高尚的人格,正确面对有过失的和行为不端的人。也就是说:讲道德要有一个标准,一不能冤冤相报,互相残杀;二不能姑息养奸,纵容犯罪。以直报怨,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拿起法律的武器,以公正的法治来解决不公正的问题,也是对不讲道德的人进行道德和普法教育。法律就是一个标准,一个尺度,人们不能偏离太大。“孔子摄行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就是一个很好的以直报怨的例子。
曾仕强以德报怨的解释?
其实这句话的解释是指以美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来回报别人的怨恨或者厌弃,不会以人斤斤计较。体现了一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生活素养,这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品质。
做人做事心胸和格局一定要宽广一点,不能因为一些事情而去怨恨他人。
要互相理解和尊重对方,用一颗仁爱之心去包容别人,这样才能够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创造和谐美好的生活。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什么意思?
以德报怨这个词出自《论语·宪问》,意思就是别人做了伤害了我们的事情,我们不能记恨别人,反而要对他更好。
孰不知事情往往都有两面性,我们也曾经听过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等类似“以怨报德”的故事,按照上面的逻辑,对于其中的这种“怨”我们是不是还要用“德”来报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其实“以德报怨”这个词本身就是典型的断章取义,孔夫子的原话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很明显,孔夫子并不是提倡“以德报怨”,这里只是一个设问句而已,孔夫子真正提倡的应该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才符合正常的逻辑!
报怨以德和以德报怨是什么意思?
一、报怨以德和以德报怨的意思相反。
二、报怨以德,指某个人虽然受到别人的欺负和不公正待遇,却依然不记仇不记怨,仍然以友好姿态相迎。以德报怨是指某个人得到别人的恩惠和帮助,不思感恩,反而以恶行相对。
以德报怨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解释】: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德报怨中的“德”不是道德的意思,它是恩惠的意思,“怨”是仇恨的意思,以德就是给别人恩惠,好处,报怨是不记别人的仇恨
就是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