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是什么意思?
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
斜杠青年啥意思?
“斜杠青年”,指的是不满足专一职业生活方式、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青年人群。“斜杠青年”一词来源于英文“Slash”,最早出现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 (Marci Alboher) 撰写的书籍《一个人/多重职业》。“斜杠”概念进入中国后与青年文化一拍即合,迅速成为年轻群体的一种流行风尚与生活态度。此前有调查显示,全国斜杠青年规模已突破8000万人,他们以“80后”至“95前”人群为主,高学历者占据主流。
斜杠青年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斜杠青年无所谓褒义还是贬义词,是属于一个中性词汇,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是当下年轻人对于高生活质量水平的一种追求,一种谋生手段。
“斜杠青年”的大量出现是经济衰退的一种反映,因为一旦公司的收入降低,而人力成本又居高不下,想要存活下去的唯一出路就是降低人力成本,一个办法是裁员,另一个办法是增加兼职人员,因为他们不需要五险一金,他们不需要每天支付薪水。
所以,当你发现身边的“斜杠青年”有越来越多趋势的时候,你就需要开始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了,平时多多存款,以解未来囊中羞涩之急。
延伸阅读
许多人对”斜杠力”有点误解,以为搞点副业、不务正业,就叫做“斜杠力“。
比如你上班的时候刷知乎,回答几个问题,骗个几千赞,假装是个大V;比如你下班后弄个淘宝店,半年卖不出一件货,依然自得其乐,假装在做电商;比如心血来潮不吃外卖了,翻菜谱找调料,折腾半天煎了个鸡蛋,假装自己是个“大厨“……这就叫斜杠力啦?
很多所谓的键盘强者通识家就是这样,样样略懂,样样稀松。
比如我这样的,也谈历史,也写小说,也弄书法,也说NBA,也谈经济,也谈金融,也说哲学,没事还扯点科技互联网……感觉什么都懂、什么都会的样子,其实大部分一窍不通,小部分就是票友水平,还经常犯错,这叫斜杠力吗?这不叫斜杠力,这叫兴趣广泛,二逼青年思路广,脑残儿童快乐多。
很多人都知道,爱因斯坦会拉小提琴,但他这个绝对算不上什么斜杠力,因为他的小提琴也就是票友水平。很多人都知道,马云会打太极拳,但马师傅的太极拳,绝对算不上什么斜杠力,只是公园老大爷的水平而已。
真正的斜杠力是什么?是不务正业的水平,达到了正业的水平,甚至超过了正业的水平,而且本身正业水平也是非常高的水平。也就是说,一个人会很多技能,每一样技能都能发展成自己的事业,每一样技能都能强到没有朋友。这才是真正的“斜杠力“。
我举个例子,辛弃疾,一个读书人,会写词,也会杀人,写词写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豪迈壮阔没有朋友的水平,一部《稼轩长短句》迷倒古今多少文人;然而现实中他真的能带兵打仗、提剑砍人,五十骑贯敌营,千军万马拦不住,生擒叛贼张安国,带回南宋朝廷斩首,这样的手段,这样的才能,才叫文武双全。辛弃疾写词,能成一代词宗,辛弃疾砍人,堪比常山赵子龙,辛弃疾治军,能够打造一支铁军”飞虎营“。随便拿出一项才能,都是超一流的水平,都能独立成就一番事业,这才叫斜杠力。
再比如毛泽东同志,一开始负责的是政治工作、一直是“毛委员“、”党代表“,秋收起义之前,他是没有真正指挥过军事行动的。但是他对军事指挥的兴趣极为浓厚,做学生的时候,就喜欢钻研中国地图、中外经典战史战例,甚至还研究过一本叫做《读史方舆纪要》的小册子,结合中国历代战争,研究古今山川地形的变动,了解“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他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面对一队围城的溃兵,少年毛泽东还玩了一出“空城计“,缴了溃兵的械。到了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作为队伍的核心,就得亲自指挥军事行动了,这一指挥就根本停不下来,从进军井冈山、到反围剿、到四渡赤水……最终到战略决战,从游击战的神奇运用,到《论持久战》这样的宏伟战略,他展示了出类拔萃的军事天赋和指挥才能。从政治,到军事,到哲学理论,样样都是大宗师,这才叫斜杠力!
拥有斜杠力,是有好处的,一个人如果拘泥于一个领域之中,不但视野会变得狭窄,就连思维都有可能僵化,跳不出自己熟悉的领域和圈子,如果拓展另外一个领域的才能,不但可以让一个人看的更宽,还能让他想得更深,走得更远。如果你炒菜的本事很高明,那么你管理的理论水平一定也不会太差,因为道理都差不多,菜肴搭配、火候控制、烹饪顺序,本质上是运筹学的内核。
因为最高明的学问,到了最顶尖的时候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