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军阀有哪些?
1. 韩林儿、刘福通的大宋政权 元末红巾军大宋政权一度占有河南、山东,声势浩大,后来被察罕帖木儿击溃后,仍然占据皖北一带。刘福通虽然结局悲惨,但他是终结蒙古人在中国统治的关键人物,红巾军是最重要的反元力量。没有刘福通的红巾军在北方闹得天翻地覆,把蒙元官军打得落花流水,那些北方割据军阀也没机会发家,朱元璋的北伐也不会那么顺利。
2. 孛罗帖木儿 此人虽是蒙古人,但最后并不忠于元朝。孛罗帖木儿是当时北方和察罕帖木儿并列的大军阀,两人分割了当时北方的东部,察罕帖木儿在南,孛罗帖木儿在北,他俩和其他割据军阀分别组成孛罗军阀集团和察罕军阀集团,孛罗帖木儿看不起察罕帖木儿的出身,双方经常互相攻打扩充己方的实力。孛罗帖木儿以清君侧的名义占据大都后飞扬跋扈,被顺帝派出刺客暗杀。
3. 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 察罕帖木儿是个汉化色目人,他的侄子扩廓帖木儿是汉化的蒙古人。察罕帖木儿的能力强悍,打得刘福通大宋政权节节败退。察罕是曹操之类的人物,大肆在北方吞并异己扩充自己的地盘,令朝廷非常不满。察罕死后,扩廓自知实力尚不足叛元,就顺水推舟向元顺帝讲和,顺帝遭受大败,底气不足,也只得答应。朱元璋北伐时,扩廓见自己地盘不保,才行动起来抗明,被杀得大败逃回了草原。
4. 长江中游的陈友谅 元末南方割据势力就多如牛毛,当时长江中游的陈友谅割据势力是其中最强大的一股,陈友谅堪称乱世之枭雄,手下人才济济。当时南方除了朱元璋,就数陈友谅最有帝王相。后来朱元璋灭陈友谅时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险象环生,朱元璋本人甚至差点丧命。
5. 苏西、浙西、皖东的朱元璋 朱元璋乃乱世之大枭雄,平民白手起家,最终当上皇帝,相当具有励志意义。朱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后自立门户。此时他的实力在诸大咖们中仅位居中下。后在众文士的帮助下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渐趋明确。1356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北伐,结束蒙元在中原的统治。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6. 苏东、浙北的张士诚 如果说元末南方陈友谅最强,那张士诚则是最富。苏州、杭州与绍兴这些富得流油的地方都在张士诚手里,江淮盐场也被张士诚控制,可以说张士诚占据了当时中国最精华的地盘。张士诚硬实力也比较强,但张士诚没有太大的进取心,这导致他没有抓住朱元璋攻陈友谅的天赐良机,最后身死国灭。不过张士诚很得吴地百姓民心,这和朱元璋加在江南人民头上的重赋形成鲜明对比。
7. 关中西部和陇西的李思齐 元末关陇军阀之一,和另一军阀张良弼并列,实力稍强,地盘大致是关中西部和陇西。李思齐是河南罗山县的一名典吏,官位非常低下,但其人一呼百应,组织义兵联合察罕帖木儿围剿红巾军,大获成功,很是给汉人长脸。李思齐因为和察罕帖木儿合作得很愉快,便成为察罕的坚实同盟,共抗孛罗帖木儿。察罕死后,朝廷让扩廓总制天下兵马,李看不起扩廓,便同老冤家张良弼讲和,共拒扩廓。
8. 浙东的方国珍 方国珍海盗出身,是南方起义军中资格最老的,因为他1348年就起兵了,而其他人起兵都是1351年后了。方国珍割据浙东,结束了蒙元政权在浙东的残暴统治,方国珍也做了不少保境安民的好事,是元末浙东人民的福音。可惜方国珍地盘不大,而且胸无大志,只求割据自保,后投降朱元璋得以善终。
9. 四川的明玉珍 明玉珍是元末南方割据势力中除陈友谅、朱元璋外称帝的第三个人。明玉珍占有全川,可惜四川被蒙古攻宋时弄得残破不堪,巴蜀中心成都更是残破不堪。明玉珍的大夏国没有像其他巴蜀政权那样定都成都,而是选择了重庆。明玉珍曾致力开疆拓土,一度攻下云南梁王的都城,但可惜没坚持处,又被梁王打回来了。此后明玉珍基本就割据一方了。明玉珍死后,他的大夏国被朱元璋所灭。
10. 福建的陈友定 陈友定小商人出身,以讨贼出家,多次抵抗陈友谅对福建的入侵,在福建声势大振。此人虽打着元朝旗号,但所作所为都是割据之举,比如诛杀不肯听命于他的元朝官员罗良和陈瑞孙等人,架空元廷委派的福建地区蒙古长官,实为乱世枭雄。此外陈友定还平定了泉州地区的亦思巴奚穆斯林反元叛军,诛杀了大量色目人。后来朱元璋围困陈友定,陈兵败被俘,不屈被杀。
延伸阅读
元史达礼麻识理传原文?
达礼麻识理,字遵道,姓怯烈台。其先祖为北方大族,自六世祖始居开平。父名阿剌不花,曾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追封赵国公,谥襄惠。
达礼麻识理自幼聪敏,从师学经史,过目即能理解。至正五年(1345)经筛选为译史,更加勤奋学习,士大夫们对他抱有很大希望。后转补御史台译史,又委任为御史台照磨。至正十五年,拜为监察御史,出任佥山北道肃政廉访司事,尚未启程又留任詹事院长史,很快又调任工部员外郎,但不久又留为长史。至正十六年,升参议詹事院事。十七年,为太子家令。十八年,历任秘书太监、吏部侍郎、御史台经历、中书右司郎中。十九年,任刑部尚书,负责南北兵马司巡逻事。反元义军逼近京畿地区,人心惶惶,达礼麻识理能沉着镇静,百姓也因此心安一些。二十一年由中书参议升中书参知政事、同知经筵事。二十三年冬调任上都留守兼开平府尹,加荣禄大夫,分管土岭及东镇三州,监督运输。
至正二十四年,朝廷调前中书平章政事塔世帖木儿为上都留守。当时,孛罗帖木儿拥兵控制了京师,而皇太子居于外地。达礼麻识理与塔世帖木儿皆决心效忠于朝廷,共同团结各方面人士,注意时局的变化。不久,改授塔世帖木儿为大司农,塔世帖木儿对达礼麻识理说:“我到京师则受强臣孛罗帖木儿的制约,不容易有所作为。”仍留上都不去京师任职。这时,脱吉儿因孛罗帖木儿屯兵于盖里泊,便托心腹至宗王也速也不坚,授以金印,使他屯驻于上都东郊,而以留守善安集兵于瓮吉剌部。达礼麻识理对善安待之以礼,善安辞去。孛罗帖木儿以守御为名,再调帖木儿、托忽速哥至上都。达礼麻识理一面与孛罗帖木儿等周旋,一面密遣前宗正扎鲁忽赤月鲁帖木儿暗中与罕哈哈剌海行枢密知院益老答儿通好,请他尽快调兵南行;又遣留守司照磨陈恭调取兴州兵;还访求赋闲在家的官吏中之有才者,约束东西手八剌哈赤、虎贲司,纠集苗军,部署于铁幡竿山下,扬言四方勤王之师皆至。帖木儿等大为恐惧,连夜逃走,所部军队溃散。达礼麻识理则加强防御。
至正二十五年,皇太子在冀宁,命设立上都分省,任命塔世帖木儿为平章政事,达礼麻识理为右丞,授与他们有决断大权,以巩固元朝的根基。七月,孛罗帖木儿命秃坚帖木儿进军上都,并先遣利用少监帖里哥赤至上都广备军粮,远迎大军。秃坚帖木儿率领铁甲马步军进攻上都,喊杀声震天动地。达礼麻识理严令军士坚守,日夜巡逻,不敢稍有休息,调副留守秃鲁迷失海牙引兵由小东门出击,在卧龙冈大败秃坚帖木儿。不久,孛罗帖木儿为朝廷诛杀,秃坚帖木儿的部队溃散,上都才安然无恙。达礼麻识理因功拜中书右丞,兼上都留守,领导虎贲司;加光禄大夫,赐黄金腰带,仍统领东西手八剌哈赤。其后废上都分省,授达礼麻识理中书平章政事、上都留守,位居第一。他力辞未准。
至正二十六年,召达礼麻识理回大都任大宗正府也可札鲁忽赤。二十七年,拜为太子詹事,转为翰林学士承旨。是年秋,任命为知枢密院事、大抚军院事。大抚军院之设立,本是对付扩廓帖木儿的,但内部不统一,事情难办,达礼麻识理到任后亦无事可做,后无疾而卒。
元朝高丽女皇后?
有
奇皇后(1315年-1369年),是元朝皇帝元惠宗(元顺帝)的第三任皇后。蒙古名字完者忽都,高丽人。
她原是高丽人奇子敖的女儿,出生于高丽幸州。在家人被高丽王杀害后,她以高丽贡女的身份被献上于元廷,入宫当了掌茶宫女。她不仅长得非常美丽、肌肤白皙,还十分乖巧伶俐。元惠宗对她十分宠爱,后来幸之。这件事被元惠宗元配皇后答纳失里得知,她怒不可遏地召来奇氏,用鞭子打得遍体鳞伤。
1335年,答纳失里的兄弟谋反,答纳失里皇后也被毒死。1337年,元惠宗册封伯颜忽都为皇后。本来元惠宗打算立他一向宠爱的奇氏为皇后,只是丞相伯颜硬行劝阻,元惠宗没有办法,立了伯颜忽都(伯颜忽都跟伯颜并无特别关系)。元惠宗平日在奇氏那里宿夜的时候多,很少去皇后的宫里,伯颜忽都也没有什么怨言。
奇氏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爱猷识理达腊,更加赢得了元惠宗的欢心。1340年,元惠宗册立奇氏为第二皇后。1363年奇氏打算结交宰相贺太平,以拥立爱猷识理达腊为继承人,皇帝怠弃政事,奇皇后与其子遽谋内禅,但太平并不领情。奇氏便在皇帝面前贬损太平,于是太平被贬往西藏,旋即赐死。
至正二十四年七月,孛罗帖木儿称兵犯阙,皇太子出奔冀宁,下令讨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大怒,唆使监察御史武起宗举报奇皇后干扰国政,建议元顺帝驱逐奇皇后,帝不答。二十五年三月,孛罗帖木儿幽禁奇皇后于诸色总管府,令姚伯颜不花看守。四月庚寅,孛罗帖木儿逼奇皇后还宫取印章,伪作诏书召太子,事后奇皇后仍回幽所,奇皇后向孛罗帖木儿献美女,至百日,始还宫。孛罗帖木儿死后,皇太子回京师,奇皇后传旨令廓扩帖木儿以兵拥皇太子入城逼顺帝禅位。廓扩帖木儿到京城三十里外,故意遣军还营,拒绝配合。
1365年八月伯颜忽都皇后在冷落寂寞中去世,享年42岁。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十二月,元惠宗册封奇氏为皇后,册文是:
坤以承乾元,人道莫先于夫妇;后以母天下,王化实始于家邦。典礼之常,古今攸重。咨尔肃良合氏,笃生名族,来事朕躬。儆戒相成,每勤于夙夜;恭俭率下,多历于岁年。既发祥元子于储闱,复流庆孙枝于甲观。眷若中宫之位,允宜淑配之贤。宗戚大臣,况佥言而敷请;掖庭诸御,咸倾望以推尊。乃屡逊辞,尤可嘉尚。今遣摄太尉某持节授以玉册玉宝,命尔为皇后。于戏!慎修壸政,益勉尔辅佐之心;昭嗣徽音,同保我延洪之福。其钦宠命,以衍寿祺。
奇氏因宠生骄。身边有一个叫朴不花的宦官,与奇皇后幼年时是邻居,据说在入宫前与奇皇后通奸上了。朴不花内事奇后外结权相,祸乱朝政,许多大臣被陷害而死。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建元洪武。朱元璋派征虏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率师25万北上灭元。元朝仍旧内部纷争不息。元惠宗只好集合后妃、皇太子、皇太子妃,半夜北逃上都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1368年9月14日,明军攻入元大都,元朝至此灭亡,自元世祖忽必烈1260年登基到元惠宗1368年北奔共10
元朝末年有哪两个军阀?
两大军阀混战的主角是扩廓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他们两人是两位老军阀察罕帖木儿和答八失都鲁的第二代传人,他们之间的恩怨是从父辈开始形成的。
孛罗帖木儿是贵族出身,他祖父是元朝大理宣慰司都元帅纽璘,父亲答失八都鲁是四川行省参知政事,都是朝廷命官,地位比察罕帖木儿高得多。在孛罗帖木儿眼里,察罕帖木儿仅仅是个土财主,无异于草莽出身;其养子扩廓帖木儿又是个“汉儿种”,他压根儿瞧不起他们父子俩。
但是,在实战过程中,察罕帖木儿父子的战绩却远远超过答失八都鲁父子。察罕帖木儿父子东征西讨,消灭了北方大部分红巾军。尤其是通过讨伐红巾军重要头领刘福通部、占领红巾军最活跃的河南大部分地区后,朝廷对察罕帖木儿越发器重,“升中书兵部尚书,阶嘉议大夫”,不久又“进陕西行省右丞,兼陕西行台侍御史、同知河南行枢密院事”。察罕帖木儿消灭刘福通二十万红巾军后,“献捷京师,声动中外”,又得到了一串更高的官衔(《元史·察罕帖木儿传》)。
答失八都鲁虽然也在努力作战,但战绩却远不如察罕帖木儿。“朝廷颇疑其玩寇失机”,派使者“促战相踪”。起义军得到这一情报后,使出离间计,把写给答失八都鲁的假信丢在路上,让朝廷使者拣到,制造答失八都鲁“通寇”假象。答失八都鲁知道此事后,“一夕忧愤死”,由其儿子孛罗帖木儿接手其军队
元末明初是一个怎样的混战?
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元军在起义军打击下土崩瓦解。但依靠地主武装起家的察罕帖木儿、答失八都鲁、李思齐、张良弼等逐渐崛起,形成了新的军阀集团。答失八都鲁在北方红巾军的打击下兵败病死,其子孛罗帖木儿继之察罕帖木儿死后,其养子扩廓帖木儿继之。这四家军阀出于争权夺利,长期以来互相攻伐不已。皇太子为了控制朝政,以扩廓帖木儿为外援,老的沙等则依靠孛罗帖木儿来对抗。
至正二十四年,右丞相搠思监、朴不花指责孛罗帖木儿图谋不轨,于是就下诏削其官爵,解其兵权。孛罗帖木儿拒不从命,遣秃坚帖木儿出兵大都,顺帝不得已将搠思监、朴不花缚送给他,并复其官爵。皇太子很不甘心,命扩廓帖木儿出兵攻打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又出兵攻大都,皇太子战败,逃奔冀宁。孛罗帖木儿人大都,顺帝命孛罗为中书右丞相,节制天下军马,老的沙为平章政事,秃坚帖木儿为御史大夫。二十五年,皇太子下令扩廓帖木儿讨孛罗帖木儿,孛罗战败。七月,孛罗帖木儿被刺死于宫中,余党被杀。九月,皇太子和扩廓帖木儿入京,命扩廓帖木儿为中书左丞相。奇皇后要扩廓逼顺帝让位,扩廓不从,请求带兵外出。闰十月,顺帝封扩廓为河南王,代皇太子总制关、陕、晋、鲁诸道兵马,出征南方。但李思齐不服。二十七年,李思齐、张良弼、孔兴、脱列伯等结成联盟,与扩廓交战。十月,顺帝罢扩廓兵权,其原统军兵由白琐住、虎林赤、貊高等分别统率。另立抚军院,由皇太子总制天下兵马,专防扩廓。这时朱元璋即将北伐,元朝行将灭亡。
孛罗帖木儿的读音?
bèi luó tiè mù ér
“罗”,普通话读音为luó,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中,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罗”的基本含义为捕鸟的网,如罗网;引申含义为张网捕捉,如罗掘、门可罗雀。
在现代汉语中,“罗”字还有搜集,招致,包括的含义,如罗捕、罗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