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是哪八人 珠山八友是哪八个人

珠山八友是哪八人?

珠山八友指王琦、王大凡、汪野亭、程意亭、邓碧珊、刘雨岑、徐仲南、田鹤仙、毕伯涛、何许人等;珠山八友当时的名称是“月圆会”,就是御窑厂停烧以後部份流落到民间的粉彩和瓷版画的高手。这里的“八友”分 别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这其中江西人除外,王大凡、何许人、和1904年出生八友中最年轻的艺人刘雨岑分别是徽州黟县、徽州歙县、和安徽太平人。要再算上徐仲南、田鹤仙,珠山八友实则是十个人,这并不前後矛盾。正如“江西诗派”也并不全是“江西人”一样,“以味不以 形也”。

月圆会“珠山八友”也可以是指一个画家群体,在绘画上他们追求清代中期“扬州八怪”的风骨。

延伸阅读

珠山八友瓷器拍卖价格?

珠山八友瓷板画作品拍卖市场成交价格记录:

NO.01.珠山八友王大凡粉彩人物瓷板画 428人民币

NO.02.珠山八友何许人山水雪景瓷板画 360万人民币

NO.03.珠山八友刘雨岑浅绛紧急牡丹笔筒 216万人民币

NO.04.刘雨岺 珠山八友 荷塘花鸟瓷板四件 870万人民币

NO.05.珠山八友粉彩盘 (八件) 688万人民币

NO.06.“珠山八友”之一 汪野亭浅绛彩山水纹罐 246万人民币

NO.07.珠山八友何许人雪景图笔筒 268万人民币

珠山八友指哪八个人?

珠山八友当时的名称是“月圆会”,就是御窑厂停烧以後部份流落到民间的粉彩和瓷版画的高手。这里的“八友”分 别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这其中江西人除外,王大凡、何许人和1904年出生八友中最年轻的艺人刘雨岑分别是徽州黟县、徽州歙县、和安徽太平(今黄山市黄山区)人。要再算上徐仲南、田鹤仙,珠山八友实则是十个人,这并不前后矛盾。正如“江西诗派”也并不全是“江西人”一样,“以味不以形也”。

月圆会“珠山八友”也可以是指一个画家群体,在绘画上他们追求清代中期“扬州八怪”的风骨。

珠山八友何许人竹林七贤?

珠山八友当时的名称是“月圆会”,就是御窑厂停烧后部分流落到民间的粉彩和瓷版画的高手。也可以是指一个画家群体,珠山八友是王琦、王大凡、邓碧珊、汪野亭、何许人、程意亭、毕伯涛、刘雨岑等八人。

竹林七贤是魏晋之际的一个名士集团,指的是嵇康、阮籍、刘伶、山涛、王戎、向秀、阮咸这七个人,他们因为经常在竹林里聚会,由此得名。

求问“珠山八友”是由哪些人组成?

—九二二年,王琦倡导组成“月圆会” (取月圆人寿年丰之意),与会并—起配画的人有王琦、王大凡、程意亭、邓碧珊、汪野亭、刘雨岑、毕伯涛、何许人及徐仲南和田鹤仙。后四人是引起争执的歧点。珠山八友的组成也是循照“天九地八”的理学思想的。这十位陶瓷艺人在当时都有一定专长和社会影响。

他们以中国绘画手法结合粉彩绘瓷技法装饰瓷器,形成了一个新的流派,对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景德镇陶瓷在线专版提供

民国珠山八友有哪几个?

1928,瓷业美术研究社解散后,以王琦为首成立了一个新的陶瓷艺人社团——“月圆会”,旨在重振景德镇美术瓷。“月圆会”成为当时最为著名的艺人结社团体,时人称其为“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王大凡(1938-1944)《希平草庐题画诗稿》中的《珠山八友纪实诗》,其中记载有王琦、王大凡、汪野亭、刘雨岑、程意亭、毕伯涛、徐仲南、田鹤仙八人。

而在20世纪60年代王大凡又回忆说,最早参与聚会的是王琦、王大凡、邓碧珊、汪野亭、刘雨岑、程意亭、何许人、毕伯涛八位。

珠山八友是谁?

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邓碧珊、刘雨岑、徐仲南、田鹤仙王大凡(1888-1961年)   王大凡,珠山八友之一,名堃,号希平居土,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安徽黟县人。少年时来镇学习绘古彩人物,后专攻粉彩。早年拜汪晓棠为师,其粉彩仕女受汪氏影响较大。晚岁得海上面家马涛《画中诗》册,人物构图与造型遂受马氏影响。由于所受影响与王琦不同,故与王琦风格大异。王琦画风豪放,大凡则拘谨,由于大凡高寿,对景德镇粉彩人物画影响至巨。   又,从l939年开始,王大凡彩画人物时不用玻璃白打底,而直接将色料平涂于瓷胎再罩雪白、水绿之类烧成。由于不用渲染,景德镇至今称王氏填彩法为”落地彩”。   其子晓帆能继承其业,侄王锡良为当代名家。   何许人(1882-1940年)   何许人,珠山八友之一,字德达,又名处,乳名花子(乞丐也,取其贱而命长)。从王琦建议改花子为华滋。又用陶潜《五柳先生传》中”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句,更名何许人,安徽南陵人。少时至镇学绘青花,后改学粉彩。曾在民国初年应詹元广、詹元斌兄弟之聘,赴北京彩仿古瓷,得见故宫所藏历代名瓷名画,技法遂大进。   何氏善微书,能于径寸印泥盒上书《出师表》《赤壁赋》。后专攻粉彩雪景,用笔潇洒,所作”寒江独钓”,意境寂寥空阔,又作”梁园飞雪”,雪拥丹阁,雍容华贵。何氏中年以后常往来于景德镇和九江之间,并于九江开店彩瓷自画自销。传世作品不多。   徐仲南(1872-1952年)   徐陔,珠山八友之一,字仲南,号竹里老人,斋名栖碧山馆,江西南昌人。少时入南昌瓷店当学徒彩瓷,1918年受江西省瓷业公司之聘来镇管理瓷业美术,并结识王琦等人。擅长绘山水,传世品以松竹为多。   邓碧珊(1874一l930年)   邓碧珊,珠山八友之一,字辟寰,号铁肩子,江西余干县人,为清末秀才。擅长粉彩鱼藻,其技法颇受日本绘画影响。邓由于有文化,又在书法方面有一定修养,来镇之后颇受绘瓷艺人尊敬。珠山八友之一的王琦,其人物画虽名重当时,但因幼年失学,也曾执弟子礼向邓学习书法。据说邓在镇最早用九宫格画瓷像,王琦早期瓷像亦由邓传授。   邓由于包揽讼事,民愤较大,1930年方志敏军入镇后即被镇压。 毕伯涛粉彩花鸟图瓷板   毕伯涛(1885-1961年)   毕伯涛,珠山八友之一,名达,号黄山樵子,祖籍歙县,寄居鄱阳,为清末秀才。早年曾师鄱阳画家张云山,从旅居景德镇专攻粉彩,擅长翎毛花卉。其子毕渊明擅长工笔走兽。   田鹤仙(1894-1952年)   珠山八友之一,原名田世青,后改为田青,字鹤仙,号荒园老梅,斋名古石,浙江绍兴人。少时寄居江西抚州岳父家,民国初年曾任职于景德镇税务局,后任江西省瓷业公司夜校教员,再改行学绘瓷器。先画山水,后专攻梅花,传世作品梅花为多。   程意亭(1895-1948年)   程甫,珠山八友之一,名意亭,字体孚,别号翥山樵子,斋名佩古,江西乐平县人。l911年入鄱阳江西窑业学堂国画科,从张晓耕画山水花鸟,后至上海,拜海上浙派画家程瑶笙(璋)为师,画花鸟,技法遂大进。   毕业后在九江普芳居瓷店绘瓷,1920年来镇开业,1940年前后为浮梁陶瓷职业学校教员。抗战期间返回乐平靠卖画度日,享年仅5l岁。程病逝后,人们在其卧室内发现了大量的白瓷板与宣纸画稿。程氏一生勤奋,遗留作品仍很丰富。   汪野亭(1884-1942年)   汪野亭,珠山八友之一,名平,号元鉴,又号传芳居土,江西乐平县人。1906年就读于江西省立窑专学堂(校址在鄱阳),先从张晓耕、潘陶宇学绘花鸟,后改学山水。早期作品多受程门浅绛法影响,后用纯钴绘山水,以大绿、水绿或雪白罩填,是为粉彩青绿山水。其构图多仿自清初四王,笔法健劲色泽绚丽。   刘雨岑(1904-l969年)   珠山八友之一,原名玉成,后改雨岑,尔后又改雨城,斋名觉庵,别号澹湖渔,60岁以后号巧翁。安徽太平人,寄居鄱阳。15岁时就读于饶州江西省立第二乙种工业学校饰瓷科,为陶瓷名家潘陶宇的弟子。l922年来镇彩瓷,擅长花鸟,并创水点桃花技法(以往扮彩艺人在瓷上画花头,以玻璃白打底,再慢慢用洋红之类染出浓淡。刘则不用洗染法,仅用含料的水笔点出,使花头显得活泼自然),在粉形艺术上产生极大影响。晚年多见任伯年、新罗山人原作,技法大进,其作品形象生动,设色清新,但传世物不多。 汪野亭粉彩山水人物图笔筒 高13.8厘米 估1.2万-2.2万 成交价3.52万

谁能介绍一下“珠山八友板画”?

  晚清民国年间,江西景德镇一带聚集了不少创作瓷板画的艺人。  1928年的一次偶然机会,一位客商预订瓷板画,瓷板画艺人王琦、王大凡联络同好邓碧珊、汪野亭、何许人、程意亭、毕伯涛、刘雨岑,每人画一幅瓷板画,画完之后,很多人看了都非常惊讶和喜欢,请他们八人继续画。这样,他们后来就成立一个瓷艺社,取“花好、月圆、人寿”之意,雅称“月圆会”,相约每月望日,月圆雅集珠山,以画会友,以会聚友,切磋画艺,称为“珠山八友”。实际上,“珠山八友”前后共有十人,分别是: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何许人、徐仲南、邓碧珊、田鹤仙、毕伯涛和刘雨岑。  “珠山八友”以瓷入画,以胎为纸,在瓷板上彩绘,从而诞生了浓艳俏丽的新粉彩。这些作于瓷板上的画,汲取了中国画的营养,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王琦的画风潇洒豪放,王大凡的画风形神兼备,汪野亭的青绿山水自成一派,徐仲南的竹,田鹤仙、程意亭、刘雨岑的花鸟,现在看来仍然生机勃勃,尤其是邓碧珊的游鱼,似乎到今天也无出其后者。  “珠山八友”创作的鼎盛时期为晚清、民国至文革前的数十年间,留下的作品不多,历来是陶瓷收藏家梦寐以求的收藏品。  专家鉴定经验和自身体会结合,总结出了以下的鉴别要领:  一、从作画用的瓷器和瓷板上加以甄别。  “珠山八友”都是绘瓷名家,对用于创作的瓷器都严格的选择,他们所用的瓷器胎质细腻,造型完美,瓷板平整,厚薄均匀,不见疵点,看到胎质粗松,烧制变形,厚薄不匀,翘曲有疵的作品,就可定为赝品。  二、从题款的字迹上辨别,“珠山八友”的作品都是书画俱佳的精湛之作,虽各人风格不同,但留在作品上的文字都是纯熟流畅,挥洒自如,那些字体大小不一,字形生硬拘谨的,绝不会是真品。另外“珠山八友”作品中有时也出现简化字,但几率很小,若看到建国后的简化字,正好露出了马脚。  三、从瓷器绘画的品相辨认:民国迄今不到百年,“珠山八友”作画的瓷器又经反复选择,所以画面一般还保持着光泽亮丽、图文清晰的特征。若见题款文字磨损,画面脱彩,模糊不清,多是作旧骗人。  四、从落款的干支纪年分辨:“珠山八友”生卒年龄差距较大,必须对每个人的生卒详细了解,有的作伪者不了解“珠山八友”的生卒,落款时任意选择一个干支年款凑数。若发现“珠山八友”卒后年款,必是伪作。  五、从绘画的风格辨认:“珠山八友”的每幅作品都十分精细,山水秀逸,人物传神,花鸟富有生气。伪作往往生硬造作,匠气十足,没有一点大家风范。对少数摹仿极精的作品,要仔细观察,必会发现拘谨死板的痕迹,与自然流畅、挥洒自如的风格相形见绌。  要掌握这些鉴定要领,关键是要了解“珠山八友”字画的风格和一生的风格变化,同时要了解他们的生卒年份。有些人往往不是从要领上去鉴别,而是去看瓷板背面的筋麻纹,看瓷面是否老气,看框架配件等等,这样鉴定必将误入歧途。必须知道,这些都不是鉴定“珠山八友”的作品的标准,板背筋麻纹是烧制瓷板的工艺问题,有筋无筋,有纹无纹都有“珠山八友”的作品,至于框架配件纯属人为可变之物,与鉴定毫不相干。  珠山八友的瓷板画艺术在继承粉彩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力图在瓷艺与画艺上有所突破,以王琦为首的这批瓷画家是一个创立了“新粉彩”瓷艺的画派。王大凡在他的作品《珠山八友雅集图》上题诗云:“道义相交信有因,珠山结社志图新。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画法唯宗南北派,作风不让东西邻。聊得此幅留鸿爪,只当吾侪自写真。”鲜明地表白了他们结社志在求变创新的宗旨。  珠山八友成员不断改进彩绘工艺,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如邓碧珊借鉴吸收东洋画技法,以肖像画的细腻画鱼藻。王琦人物画在乾隆粉彩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早年画瓷像的技艺,又吸收西洋画法,人物头部刻画细腻,明暗光影富有变化,被后世俗称为“西画头子”。汪野亭熟练掌握粉彩颜料中的绿色、蓝色,并在运用这些颜色方面独具匠心。王大凡研究出“落地粉彩”画法,不用玻璃白填底色,直接将色料填绘在瓷胎上,再罩雪白、水绿之类料色,简化工艺,画意更浓。程意亭的花鸟设色,既有文人画清雅的一面,又有工笔重彩的艳丽,其填色工艺达到运用自如、驾轻就熟的程度。刘雨岑创立了“水点桃花”画法,用含有色料的水笔,依次点染在相应大小的“玻璃白”底色上,既有传统填色的粉润效果,又具有画意生动的韵味。他在自己的文章中还写道:“记得过去,我在瓷上表现桃花时,由于对料性掌握得不够,以玻璃白掺染洋红点出桃花,烧后成色发乌,后来经过反复试验,采取先以玻璃白作花,再在其上以洋红点出的办法,才得出国画桃花的效果来。由此可见,要用祖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国画来装饰最具有优良传统的瓷器,使它们结合在一起,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中一朵永开不败的鲜花。作为陶瓷美术工作者,除了要对料性、对瓷画有丰富的经验和技巧之外,还必须熟谙国画用墨用色的技法。”珠山八友瓷画家的这些彩绘新工艺有的已成为一种技法,在粉彩中广为运用,有的已成为一种瓷画形式被后人继承。  珠山八友成员传世作品多少不同,年代有别,但瓷板画都是各位创作生涯中的主要部分。他们喜欢在平面上或接近平面的器皿上表现自我,这体现了珠山八友以“画”为主的文人画追求取向。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可寻其艺术轨迹,了解其个性面貌。  徐仲南,号竹里老人,少时入南昌某瓷店做学徒习彩瓷,青年时期以画人物为主,中年则改习山水,晚年画松竹,一生以画松竹著称。作品苍劲挺拔,萧疏纵逸,清新秀丽,不落俗套。书法遒劲娟秀,诗韵挹趣无穷。为人平和清逸,与世无争。  《天风飒飒·粉彩瓷板画》(图1)以横式构图,奇异空灵,右下角两块秀石,一高一低,以雨点皴法表现,墨色皴染,敷以石青,苍厚坚硬,极富质感。石后由右向左斜出的风竹,群居不倚,独立不惧,删去了不少繁琐细节,叶梢风翻转折,一丝不苟,无板滞之弊,爽快生动,表现出秀竹劲节之气。清冷的色调,概括的笔法,配以诗书印章,具有浓郁的中国文人画意味。粉彩着色光亮淡雅,层次清晰,富有立体感,更具瓷板画装饰表现的艺术魅力。此幅作品为徐氏70岁时所作,正是其纯洁、虚心、气节、操守美德的再现。徐仲南所画竹子,多为溪边崖下水竹,枝干细劲,摇曳临风,竹叶多为仰叶,疏密浓淡颇有章法,所配青石多以尖笔或斜点表现,似皴似苔,苍润浑厚。晚年专攻竹石以后,形成了不尚华丽、追求平淡古雅的创作风貌。  邓碧珊,号铁肩子,清末秀才,早年在家教私塾。废科举后到景德镇,初始以卖字画为生,后到景德镇瓷业学堂任教。思想活跃,颇能接受新生事物,具有开创精神,为景德镇瓷上肖像画创始人。他不仅开瓷板肖像画之先河,而且最早使用九宫格放大绘制肖像,并大胆借鉴吸收东洋画技法。后画鱼藻,风格独特,在景德镇享有“鱼王”美名。邓氏书法规整遒劲,章草涵韵很足,王琦也曾执弟子礼向其学习书法。珠山八友中他去世最早,留下作品不多。  《福建金山塔·墨彩瓷板画》(图2)构图平正,屋宇和金山塔居画面中间,波平云淡。作者以炭精擦笔画法表现,屋舍以艳黑单色描绘,细致部分用笃笔笃匀,严谨精致,层次细微。擦笔画是瓷上肖像画的基本技法,可细腻地画出复杂的形象和细节丰富的浓淡层次。邓碧珊早年画瓷像,所画建筑风景瓷板画多以瓷像画法表现,画风独特,特点明显。作品上未题年款,只题:“福建金山塔。邓碧珊画。”从作品来看应是邓氏早年所画,当属20世纪20年代之作。  《清白传家·粉彩瓷板画》(图3)右下角绘一簇水藻,水藻以黑料勾描,用水绿在施有玻璃白的粉底上进行浓淡积染。两尾游鱼描绘工整,数点浮萍不甚经意,厚不因多,薄不因少,画面构图简约,设色清丽,笔精墨妙。左上方竖题:“清白传家能耐久。时属丙寅夏月仿六如之法笔,碧珊画意。”丙寅年乃民国十五年(1926年),此作为邓氏53岁时画。邓碧珊画鱼藻体现了他在将中国画笔墨意趣与日本绘画技法结合上所做的努力。其创作高峰期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当时的作品多为水藻一两簇,游鱼两三尾,浮萍数点,不事波涛,也无潋影,悠然恬静中透出一派生机,得其形,也得其趣。曾有人问其画鱼秘诀,他一言以蔽之:“游而不散。”其言甚是精辟。  何许人,名处,字德达,少时学绘青花,后改学粉彩。初时常以清初“四王”之作为范本,循古人规范,摹前人画迹。书法从“二王”入手,后学汉隶,善微书,能在径寸印泥盒上书写《出师表》、《赤壁赋》,以画雪景山水见长。作品法度整饬,笔迹磊落,晶莹剔透,深远荒寒。  《雪满梁园·粉彩雪景瓷板画》(图4)绘宋朝汴京八景之一的梁园雪雾。画面以界画技法布景,俯视构图,严谨自然又有气势。以墨彩勾画景色,树竹凌空,枝梢浑全;秀石玲珑剔透,粉装玉砌;重檐楼台雪色浓重,栅栏稍染蓝色,使画面顿显冷艳之美。楼阁之中饮酒赏雪,庭院里以朱红点缀人物,表现出冰天雪地和民间喜气。远山如玉琢晶镂一般,笔墨秀润磊落,意境深远。画上写唐伯虎诗:“雪满梁园飞鸟稀,暖煨榾拙启雕(闭柴)扉,地炉温却(瓦盆热得)松花酒,刚是溪头(丁)拾蟹归。”由题而妙,诗韵悠悠。该瓷画藏于景德镇陶瓷馆。  1916年以后,何许人画瓷渐以雪景山水为主。此时表现雪景山水的风格在构图上远承宋人造景取势之长,笔墨上取“四王”之法,但在瓷画工艺上已逐渐摸索出一套革故鼎新的技法,巧妙地把粉彩玻璃白运用于雪景山水之中,使画面彩料浓淡自如,雪色逼真,层次有度,既有传统填色的粉润效果,又具有画意生动的意味。中年以后,何许人的瓷画技艺日臻完美,他着重于画理与技巧的结合。在艺术形式上,何氏的雪景山水讲究章法布局,注重近、中、远三重构图,山势相叠,坡岸交错,层次有序。在笔墨技巧上均以墨彩为主勾画山岭,敷粉留白表现雪色,而在—些细节描绘上,何氏同样以细腻的画笔刻画,如蹇驴踏雪,路上留下连串痕迹层宇楼台,总以一两处暖色调点醒。他的作品无论是大幅瓷板画,还是小件印盒都用笔精到,工丽严谨。他能融诗、书、画、印为一体。其书法行笔稳健,转折圆浑,顿挫变化明显,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  王琦,字碧珍,号陶迷道人。为珠山八友之首,初以捏人面为生,后与邓碧珊学画瓷板肖像。先以钱慧安仕女画为蓝本,后改学“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以写意人物画见长。王琦晚年的作品开始摆脱钱慧安和黄慎的影子,在继承中有了自己的特征,线条放达而又疏松,尤其中锋用笔,比黄慎的线条更有厚度,也更概括。他的作品常以草书题记,恣纵遒劲,运古融今,别具一格。  《钟馗·粉彩瓷板画》(图5)单绘人物,乌纱紫袍,鬓须满脸。作者以西画手法描绘人物脸部,明暗关系清晰,神情捕捉准确,笔法细腻。衣衫的表现以中锋用笔,有黄慎恣纵的笔意,线条简略流畅,准确凝练,遒劲有力,抑扬顿挫尽显精神,有以草书入画的放达和力度。以干笔皴描蓝袍,轻敷淡染,层次变化微妙而丰富。作品画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为王琦44岁时所作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