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读后感600字 朱自清《经典常谈》读书感680字

范文一:读书感悟《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是在朱自清老师的笔下所诞生的,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他们经得起时间的洗礼,给人们带来普世的价值。书中包括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

 

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爱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所选的字,大部分还是《史箍篇》里的,但字体以当时通用的小篆为准,便与“箍文”略有不同。这些是当时官定的标准字书。秦以后知识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篆书。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六书”这个总名初见于《周礼》,但六书的各个的名字到汉人的书里才见。

 

之后是《周易》,《尚书》,《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历代儒家研习之基本书籍。

 

诗的源头是歌谣,初学人读诗,往往会因为典故而不理解,但典故多半是历史的比喻和神仙的比喻,用典故和比喻往往是一个理,并无深奥可谓之处。在诗中分为五、七、古、律、绝的分别都在形式,这些又大别为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乐府是题材和作风不同。

三礼者,《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是中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又称四子书,为历代儒客学子研习之核心书经。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共245年间,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

诸子百家,是先秦时期对各个学术派别的总称。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在我们的教育里,经典训练是一个必要的项目,这些古典文学常识在朱自清老师的笔下理解的更加透彻,让我们了解古代文化,丰富自己的知识,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风度。

范文二:无论什么年龄,都应该读一读《经典常谈》

最近我刚读完了《经典常谈》这是一本很薄的小书,但内容却一点也不浅薄,里面是朱自清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我本以为这种书读起来晦涩难懂,没想到刚翻了一页就停不下来了,虽然书中有一些生僻的字,但是不会影响阅读。

 

书中的内容非常有趣,在第一章《说文解字》中说“仓颉泄露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周易》第二中说:“八卦是圣物,是可以辟邪的。辟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通;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诗经》第四中说:“诗的源头是歌谣。”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和这些典籍相关的历史故事和传说,读完以后,我发现自己对国学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悔没有早点看到这本书。

我觉得朱自清写这本书的目的也是为了启发人们的兴趣,引导人民读古籍,他在序章的开头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但是苦于繁杂且晦涩,读起来实在不容易,并且当时时局动荡,新旧思想冲击让这些经典更加远离学生。

 

然而将近百年之后的今天,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训,从小学就开始学《咏鹅》,《春晓》,可是却依然没有人读完过经典,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流行语开始大行其道,绝绝子,yyds,这些词被人们挂在口头,卧槽,绝了,成了表达惊讶的词语,明明我们拥有五千年的文化,明明我们的文化是那么的博大精深,可是能够引经据典的人却越来越少。人们读书似乎越来越功利了,和考试无关的书就是闲书,和工作无关的书就是杂书,不能让你挣钱的书就是没有的书。

但是“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出自《经典常谈》序章)。当然近些年社会,学校和家长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文化积累,和诗词有关的节目越来越多,今年春节《中国诗词大会》上有一个小朋友的表现让我感到惊艳,五岁稚龄就已经背诵了七百多首古诗,当主持人问道她背了几年的诗时,她说:“五年了。”也许她刚开始背诗的时候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也不明白家长的用意,但是日积月累下,这些诗词都将成为她宝贵的财富。

 

苏轼在《和董传留别》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提高人的精气神,让人拓宽视野,脱离低级趣味,一个一直读书的人和一个天天抱着手机刷短视频的人,他们的精神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一时的乐趣一个是一生的财富,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在这条路上有人不理解,有人会嗤笑你,但是也会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

范文三:《经典常谈》:一部有趣、使人读过豁然开朗的著作

其实,这本书不仅是偶然开始读,以至全部读完,就连起初的买,也主要是为了花掉一个比较鸡肋的红包才买的。而找来找去,这本书、这一版的价格又恰好合适,再加上看着豆瓣评分还不错才入的。

一句话,这本书的买入,以及拜读,都是临时起意,甚至在几天前,我都不知道朱自清先生还有这本《经典常谈》。

众所周知,朱自清先生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与此同时,在这背后,历史与国学功底的深厚,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然不可能才能写出这样一篇篇如此优美的文章来。尽管我对这一点极其认同,也深有同感,可到今天,读完这本书后,其历史功底、国学修养,我才窥见一斑。

以至在读的过程中,我连连赞叹,这本书实在是太好看、太好读了,文辞极其浅显而流畅。

而当我读完,合上书本后,又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先生之功底,内容之深入浅出。

首先,关于本书的取材与内容,朱自清先生在序中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他说道:

这部书以经典为主,以书为主,不以“经学”“史学”“诸子学”等作纲领。但《诗》《文》两篇,却还只能叙述源流;因为书太多了,没法子一一详论,而集部书的问题,也不像经、史、子的那样重要,在这儿也无需详论。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编撰者的工作只是编撰罢了。

而关于本书作者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同样很简单,他说:

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

而接下来,他笔锋一转,说:

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凡此种种,虽不免谦虚之词,但就之后的内容来看,也的确如此。

想想吧,在一百多的页数中,八九万字里,要叙述十几类我们文化已经深入骨髓的东西,本身就不容易,更何况,还要刻意地讲得浅显,用通俗的语言,把这些看着非常晦涩的知识,讲得通透,使得浅显易懂,让大家读得明白,看得舒服,还要都有涉及,这便难上加难。

可朱自清先生,我通过阅读本书的内容,可以看出,他很好的解决了上述的种种问题。使人读完每篇,都对于所讲述的“经典”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所讲述的内容很容易的、仿佛不经意地便刻在脑中,印象变得通透;让人仿佛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起来,不由得拍案叫绝。

下面,我就举几个本书所讲述的方面,梳理一下大致脉络,以加深印象。

首先,第一篇以《说文解字》为引,由此讲述的汉字的发展,在这中间,虽然认为仓颉是商契的讹变,是不太可信的,但汉字的源头,起于夏商之际,还是说得过去的。随后在说到说文解字这本书,以及简单的普及了一下训诂学。

在第二至第八篇,几乎都是在讲那些个儒家“经典”。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周易》的发展,说明了这本书在儒家初期,是不受重视的,到后来,受阴阳家的影响,再加上在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理论,使得周易这本书越来越受重视。以至到了西汉后期,《易》俨然成为了六经之首。

以及对于《诗经》的讲述,同样让我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东西,比如,从诗的诞生,到开始贵族之间为了附庸风雅,单纯的用诗;从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搞不懂了诗经的内容,而出现单纯的解诗,到渐渐发展,为了政治,而出现的生搬硬套、断章取义。以及关于风、雅、颂的宗旨,先生所说到的:

风是风化(感化)、风刺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颂是形容盛德的意思。这都是按着教化作用解释的。照近人的研究,这三个字大概都从音乐得名。风是各地方的乐调,《国风》便是各国土乐的意思。雅就是“乌”字,似乎是描写这种乐的呜呜之音。雅也就是“夏”字,古代乐章叫做“夏”的很多,也许原是地名或族名。

这一段话,同样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还有对春秋三传的阐述,从“春秋”名字的由来,是由于都是在春、秋两个季节而编撰,是那个时代所有国家修订的史书的统称,只不过是由于除《鲁春秋》之外,其他国家的史书都散佚了,《春秋》由此才变为一个专称。到所谓“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其实这句话是不准确的,这个“春秋”就是《鲁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孔子有可能参与了鲁春秋的编撰,而更有可能的是,孔子是拿着《鲁春秋》到课堂上的,来讲述的。再到对其所谓“三传”的叙述,说明了其中《公羊》、《榖梁》注重解经,而被汉代官方推崇备至,却认为《左氏》是伪书。而《左传》的内容又极为丰富,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是“春秋三传”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

当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关于《诸子》一章,其中的内容,以及叙述,帮我理清了太多太多的诸子的关系,以及派别。首先,讲述了儒家的发展,其创始人孔夫子是讲究“慎言”的,而后来的儒学大师,如孟子、墨子都是好辩的,而由于其学术思想是有点理想化的,后来的发展,却又与政治紧密相关,而政治制度,又离不开人情,所以才会有后来种种的弊端,甚至后来像魏晋士人呐喊出类似于“礼法岂为我辈设哉”、“非汤武而薄周孔”这样的话来。而儒家思想的特质,又使它和方士息息相关,在这里,先生说道:

礼、乐专家后来沦为儒士,巫祝、术数专家便沦为方士。

而方士的出现,又催生出了阴阳学派。所以,儒家又与阴阳家同根同源。

还有道家,众所周知其领头人是老庄,他们是非常注重自我的,对于世间的态度是消极的,是主张“清净无为”的。而把这种思想变为一种理论的,是杨朱。正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而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墨家,他们都是要“托古立言”的,在诸子中,唯一一家讲究变化、与时俱进的,的法家。法家的宗旨三个字:法、术、势。申不害讲究术,商鞅重视法,而将这种理论,法、术、势三者合一的是韩非。

另外,通过阅读短短的这一篇,在朱自清言简意赅的叙述中,对公孙龙的思想,我从似懂非懂,到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先生说道:

公孙龙,赵人。他这一派不重个体而重根本,他说概念有独立分离的存在。譬如一块坚而白的石头,看的时候只见白,没有坚;摸的时候只觉坚,不见白。所以白性与坚性两者是分离的。况且天下白的东西很多,坚的东西也很多,有白而不坚的,也有坚而不白的,也可见白性与坚性是分离的。白性使物白,坚性使物坚;这些虽然必须因具体的物而见,但实在有着独立的存在,不过是潜存罢了。

仅仅通过这一段话,我想对于“白马非马”的争论,便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以上所举引述,仅仅是我最想是出的。让我醍醐灌顶、叹为观止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在最后一篇,关于“文”的阐述,先生从甲骨文、青铜铭文开始,说到《红楼梦》的出现,是白话小说的完成,再到近代以来,白话文运动等等……

这些论述、与他的普及,无一不让我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从而使我在脑中这这些所讲述的内容,这些概念,有了一种崭新而清楚的认识!

范文四:《经典常谈》:一部通俗而又深刻的国学入门书

“国学”虽然没有之前那么“热”了,但“国学”依然很受重视,现在被冠以“国学”的书籍很多,但真正精细讲国学的并不多好,而精要而又有趣地讲国学的书更少,有些标榜“国学”的书,似乎很有学问,其实,参进去的“水分”不少。看看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关于“国学”的论述,会更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国学书。

朱自清

朱先生很谦虚地说他的《经典常谈》不是“国学概论”一类的书,依照朱先生的理解,“概论”类的书容易让读者感到满足,好像什么都包括进去了,可是,事实上什么都只有一点儿。而“国学”一词,和外国人所谓的“汉学”一样,又失之笼统。

如此深刻而又通俗的看法,只有像朱先生这样的大家才能说出来,而且,才会说得这么谦虚。

其实,朱先生的《经典常谈》恰恰是“国学”的极佳读本。有一些很有见识的学者认为,朱先生的《经典常谈》比章太炎、钱穆、曹伯韩诸先生关于国学概论方面的书写得更好,因为它更全、更细、更有趣。

还有学者认为,朱先生的《经典常谈》和王力的《古代汉语》是非常好的国学入门书,前者通俗精要,趣味可读;后者细致扎实、准确丰富,比起近些年来市面上出现的滥竽充数的所谓的“国学”书要强过千百倍。

确实,如果要较快地入门了解国学,选择朱先生的《经典常谈》一定是没有错的;而如果想更扎实地掌握国学的基础知识,选择王力先生四卷本的《古代汉语》一定是正确的。

朱自清故居

《经典常谈》是朱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写成的,全书篇幅不大,仅八万余字,而且很通俗,不用花很多时间便可以初步读完。该书1942年第一次出版后就成为畅销书,之后重印过好几次,建国后尤其是近十年来,版本就更多了。

这样一本“小书”,却有多位名家写过序或导读,比如,吴小如先生为该书写了很精彩的《序》;钱伯城先生非常认真地写过导读;叶圣陶先生专门写过《读〈经典常谈〉》;浦江清先生在其《朱自清先生传略》里也谈过该书的写作。

谈到《经典常谈》,该了解什么才是“经典”?朱先生在该书的序言里解释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在朱先生看来,所谓的经典,“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

但是,中国古代经典对于当代学者来讲,已经是久远的作品了,若未经整理,总显得比较难读,于是,朱先生认为,现代人需要有一种理想的经典读本,采取清代汉学家校勘和训诂的成果,分段、标点、注释并作导读;除此以外,还要想办法启发人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而这些对于当代推广经典、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工作来说是很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的。

其实,朱先生的《经典常谈》恰恰是这样一本非常出色的经典读本,能启发读者产生兴趣,能引导读者“到经典的大路上去”。

朱自清与闻一多、王力等合影

《经典常谈》不仅是通俗而精要的读本,而且还涵盖国学的比较全面的知识,书中几乎论及了国学的主要常识,包括论《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以及诸子百家、辞赋、诗文等。

《经典常谈》将经史子集都集中而概括地进行论述,首先承袭了清代以来朴学以小学为根基的观念,同时,又不视其为经书的附庸,而是将其提到最前面的位置来阐述;此外, 《经典常谈》不以经学、史学、诸子学作为纲领,而是以书为纲。还有,关于诗、文部分用两篇文章来叙述其源流,让现代读者能了解诗、文的发展脉络。

在写法上,《经典常谈》收集了丰富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严格筛选,所以,它又是一部关于古代国学典籍的观点汇编。虽然朱先生谦虚地自称只是“采择近人新说”,称自己只是编纂者而已,其实,朱先生所理出的观点和研究线索,就足以让专业的学者赞叹,比如,诗、文两篇集中了朱先生长年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收获,反映出朱先生对于古典文学的梳理和概括是最清晰而精要的。朱先生论诗、文,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正如吴小如先生在《序》中所说的,《经典常谈》中关于诗、文两部分的描写,其实就是一部清晰精到的中国古代文学史。

众所周知,朱先生不但是一位散文大家,而且还是以治古典文学而见长的,在清华和西南联大授课时,他讲的都是古典文学的课程,朱先生在古典文学上的深厚功力加上他的写作经验在书中论诗文时表现得淋漓尽致,其行文与论述令人叹为观止。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著名散文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朱先生的文章写得非常好,而在写作《经典常谈》时,他保持着平易、轻松、生动、自然的文风。从当时到现在,许多关于国学、经典的同类概论、解题之类的书,大都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朱先生这部《经典常谈》不仅朴实自然,而且妙趣横生,很有魅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经典常谈》中的每个篇章都是优美流畅的散文,而且,其叙述方式也各有特色和韵味。比如,第八章论《战国策》,它不像通常那样开篇就谈书名、作者、内容、成书过程等等,而是首先叙述春秋末年到战国时代那段诸侯纷争的历史,然后再由此引出苏秦、张仪两位纵横家的故事,直到最后才说:“记载那些说辞的书叫《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定的,书名也是他提议的……。”这种倒叙的写法,颇具悬念意味,能引人入胜。朱先生把文学创作中的布局谋篇娴熟自如地运用到学术普及读物的写作中,这是很值得赞赏的,也是很值得借鉴的。

《背影》的深情让人刻骨铭心

钱伯城先生曾对《经典常谈》评论说:“《经典常谈》介绍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是学习传统文化典籍的入门书,打基础书,又是极有学术分量的书。”“该书所说的‘经典’,范围较广,不限于传统的‘十三经’‘四书五经’等经部书,而是包含经、史、子、集四部在内所有可称‘经典’的著作。”

在钱伯城先生看来,《经典常谈》本身也成了经典——通俗化学术读物中的经典之作。

笔者很赞同钱伯城先生的看法,《经典常谈》可以同时适应三个层次读者阅读:第一层次的读者是初学者,该书有助于他们了解最基本最精要的传统文化知识;第二层次的读者是有一定文史知识基础的读者,该书能指引他们掌握循序而进的学习与探索方法;第三层次的读者是学已有成的读者,该书能有助于他们了解一代学者对传统文化典籍研究的总结。

最后,应该注意到,《经典常谈》并非是“老生常谈”之“谈”,而是仔细之谈——一位大学者以严谨治学方法研究文史之后所清晰表达出来的真知灼见;是创新而有趣之谈——不仅在文化观、历史观上不拘守一家,而且能新旧兼容,谈得通达平和,妙趣横生。

范文五:朱自清《经典常谈》:一本书说透十三部国学典籍的精髓

《经典常谈》是新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推荐阅读书目,也是朱自清先生专门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朱自清先生认为,中学生应该重视经典训练,不仅要阅读经典,而且要多接触并了解本国的经典。

在他看来,便于学生吸收的经典既要有简洁精辟的知识,又要有通俗流畅的文字。

而我国的经典,很多都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晦涩难懂,让大多数学生望而生畏。

于是,他撰写了这本书。

而他作这本书,作用就是使经典普及与一般人。

 

这本书共十三章,每一章都会谈一种或一类经典。从说文解字、四书五经,到诗词文赋,系统地为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文字通俗易懂,更易启发读者兴趣。

而且这本果麦版还特别加入了图解和注释,让孩子的阅读变得更轻松。最后的附录还增加了《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可以帮助孩子了解更多唐诗背后的故事和知识。

本书的第一章讲的是《说文解字》,这是一部记录自然和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在这一章,朱自清先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告诉了我们文字是怎么创造的,以及各种字体又是如何发展的。

第二章讲的是《周易》,战国末期,《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汉代又成了六经之首。它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也是古代汉民族思想和智慧的结晶。

第三章讲了《尚书》,“尚”,“上”也,所以《尚书》也被称为“上古帝王的书”。作为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在儒家所传的“五经”中,它残缺最多,故流传至今真伪掺半。

 

朱自清先生在这本书里还谈了很多国学经典,他把难理解的古文用通俗的白话文为我们做了详细的梳理和讲解,让古文变常谈,让国学变普及。

叶圣陶先生在读完本书后说:“因为这本书的引导,去接触古书,就像预先看熟了地图跟地理志,虽然到的是个新地方,却能头头是道。”

对于想要接触经典的人群来说,这本书就是带我们走进经典最好的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