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黄梅戏天仙配是几几年的不是严凤英演的 天仙配黄梅戏最早是谁唱的

最早的黄梅戏天仙配是几几年的?不是严凤英演的?

最早的黄梅戏天仙配是1952年的,不是严凤英演的,是1952年底,由王少舫、潘璟琍主演的。

《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卖身》,是黄梅戏早期积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黄梅戏的保留剧目之一,是首部以电影方式出现的黄梅戏。

作品讲述了七仙女不顾天规,私自下凡与董永结为伉俪,憧憬美好生活,最终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爱情故事。

1952年班友书等改编了《路遇》一折,将董永由秀才改为农民,将七仙女由“奉旨成婚”改为“思凡下嫁”;1953年陆洪非改编了全本,形成了《卖身》、《鹊桥》、《路遇》、《上工》、《织绢》、《满工》、《分别》七场戏;后来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不断磨合定型为始于《鹊桥》,终于《分别》的六场次。

延伸阅读

黄梅戏天仙配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

黄梅戏里面的天仙配是一个穷小子董永是一个善良吃苦耐劳的人,天上的七仙女喜欢上了善良的董永,下界与董永成亲,后来玉皇大帝折散了他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要善良,这样才容易得到别人的喜欢。而对于婚姻则要讲究门当户对,不然不容易被世俗所接受。

天仙配是哪个剧种哪个地区的?

天仙配是黄梅戏的剧目之一。黄梅发源于安徽怀宁、太湖、安庆及湖北黄梅地区。代表性艺术家有严凤英、韩再芬、吴琼灬享誉海内外。《天仙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拍成电影,全国各地上影,故事情节广为人知,演员演技精湛,在全国引起很大轰动。至今仍为黄梅戏保留剧目,为黄梅戏演员入门必学的剧目。

近年来在安庆地区由韩再芬带领时有公演,一票难求。充分反映人们向往于天人合一,郎才女貌的美好隽永的追求!

天仙配是什么剧种?

天仙配是黄梅戏剧种。

《天仙配》是黄梅戏早期积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是根据东汉董永遇仙故事编成的,最先编人话本的是宋元时期《董永遇仙传》;最早编成杂剧的是元代,仅留下《路遇》一套《商调集贤宾》载于明郭勋所编《雍熙乐府》。

到了明代,在南方民间就出现过不只一个董永戏文的演出本。据传与安徽省青阳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顾觉宇的《织锦记》(又名《织绢记》《槐阴记》),该剧全本早已失传,只有《槐阴分别》作为戏胆分别载于明代有关青阳腔诸刻本

黄梅戏《天仙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内容简介: 长篇神话小说《天仙配》,主要讲述了美丽善良的七仙女爱上了朴实憨厚的青年董永,私自从天庭下到凡尘,冲破重重阻挠与董永结为夫妻,玉皇大帝得知怒不可遏,命令七仙女立刻返回天庭,七仙女为了不使董永受到伤害,只好忍住悲痛,在槐荫树下与董永泣别的故事。

从本质上说,小说颂扬了七仙女、董永、七仙女的姐妹们等角色人性光明美好的一面,也鞭笞和抨击了玉皇大帝等角色的丑恶与黑暗,同时,也刻画了傅员外的儿子傅官保这些卑鄙小人的丑陋,而且,傅员外的儿子还有几份喜剧色彩。这部神话小说表现了天上人间的真爱与真情,可以说,主题思想积极,内容健康向上,人物性格鲜明,故事跌宕起伏.精彩好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极强的好作品。 黄梅戏《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是黄梅戏早期积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陆洪非据老艺人胡玉庭口述改编为今本。1953年,由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剧本有多种单行本,并收入《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安徽省卷》(1959)。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