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当年抡起铁锤咋冰箱的缘由是什么?
张瑞敏“抡锤砸冰箱”的典故:1985年,客户反映冰箱有毛病,张瑞敏到库房检查,发现76台冰箱存在问题。有人提议将它们低价卖给员工,张瑞敏抡起锤头,冰箱变废铁。他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7600台次品冰箱。”
当年一台冰箱800多,相当于一个普通员工两年的薪水。而当时市场供不应求,“纸糊的冰箱也能卖出去”。多年后那把锤头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编号092。
延伸阅读
海尔砸冰箱的经典例子?
指的是张瑞敏对有质量问题的冰箱砸掉的事件。
当时,海尔生产的这种冰箱的售价是八百元左右,而工人的平均月薪大概是四十元左右,也就是说普通工人想要买下这样一台冰箱差不多要攒下两年的收入,这样一锤子砸下去的心疼可想而知。
但也就是这众目睽睽之下的一锤又一锤砸醒了全厂工人的质量意识,虽然冰箱毁了,但是质量意识从此深深的烙印于所有员工的心中。
张瑞敏怒砸冰箱的完整描述?
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1985年,张瑞敏刚到海尔(时称青岛电冰箱总厂)。
一天,一位朋友要买一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勉强拉走一台。
朋友走后,张瑞敏派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
张瑞敏把职工们叫到车间,问大家怎么办?多数人提出,也不影响使用,便宜点儿处理给职工算了。
当时一台冰箱的价格800多元,相当于一名职工两年的收入。
张瑞敏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
”他宣布,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谁干的谁来砸,并抡起大锤亲手砸了第一锤!很多职工砸冰箱时流下了眼泪。
然后,张瑞敏告诉大家——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三年以后,海尔人捧回了中国冰箱行业的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
海尔砸冰箱事件及启发?
1985年,海尔总裁张瑞敏的一位朋友在厂里买一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朋友走后,张瑞敏把400多台冰箱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缺陷。
当时冰箱的价格是800多元,相当于一名职工两年的收入。张瑞敏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欺瞒消费者。”他亲自抡起大锤子砸下了第一锤!很多职工流着眼泪砸了冰箱。然后,张瑞敏告诉大家——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启示一:海尔的经营理念体现了诚信的内涵只有内诚于己,即为人要诚实,不虚伪,才能外信于人,即不欺骗别人,不失信于人。
启示二:“零缺陷”其实是海尔对顾客的一种承诺,要做到对人守信,就必须通过认真做事来体现。即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是诚信待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启示三:张瑞敏砸冰箱,体现了他的长远发展眼光。正是凭着“以质量求生存、靠信用闯天下”,使得海尔走出国门,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评论
0 赞
暂无评论
海尔大锤砸冰箱故事?
海尔砸冰箱事件如下:
1985 年,一位用户向海尔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
于是张瑞敏首席执行官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仓库中不合格的冰箱还有 76 台!
当时研究处理办法时,干部提出意见:作为福利处理给本厂的员工。
就在很多员工十分犹豫时,张瑞敏却做出了有悖“常理”的决定:开一个全体员工的现场会,把 76 台冰箱当众全部砸掉!而且,由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亲自来砸!
听闻此言,许多老工人当场就流泪了……要知道,那时候别说“毁”东西,企业就连开工资都十分困难!况且,在那个物资还紧缺的年代,别说正品,就是次品也要凭票购买的!如此“糟践”,大家“心疼”啊!当时,甚至连海尔的上级主管部门都难以接受。
但张瑞敏明白:如果放行这些产品,就谈不上质量意识!我们不能用任何姑息的做法,来告诉大家可以生产这种带缺陷的冰箱,否则今天是 76 台,明天就可以是 760 台、 7600 台……所以必须实行强制,必须要有震撼作用!因而,张瑞敏选择了不变初衷!
有谁知道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据体情况是怎样?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张瑞敏刚到海尔,有位朋友圈买冰箱,左挑右选,都不满意,碍于情面,买了一台走了。
张瑞敏在朋友走后,拖库存的400多台逐一检验,发现有76台不良,于是就把400台冰箱都砸了,深深感动了公司所有的人,三年以后,海尔得到中国冰箱行业的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