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点水成冰?
如何瞬间“点水成冰”步骤:
1、准备材料
白醋、小苏打、水、加热锅
2、在加热锅中加入440克小苏打,0.5升白醋,静置一小时,一小时后,在析出的粉末中加入0.1升水。
3、将加热锅放到炉火上,慢火加热,直至所有固体溶解在水中(锅底可能残留少量白色粉末)
4、将清澈的液体倒入玻璃容器,静置在室温下,直到完全冷却
5、此时,拿一根筷子蘸取加热锅内残余的少量粉末,然后插入杯中。可以看见,清澈的水渐渐开始结冰。
延伸阅读
点水成冰水洞多长时间?
大概是需要2-6个小时才能冻成冰。在常压环境下,冰的熔点为0℃。0℃水冻结成冰时,体积会增大约1/11(水体积最小时为4℃)。水冻成冰的时间与水本身的温度、水量以及外界环境温度的高低有关。若是将水变成冰,大约需要2个小时。如果是在自然的低温环境下,水冻成冰大约需要6个小时左右。
点水成冰是成语吗?
不是成语,相近似的成语有“滴水成冰”。滴水成冰,汉语成语,拼音是dī shuǐ chéng bīng,意思是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成语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示例,有一节苦处,任你滴水成冰的天气,少不得向水孔中洗浣污秽衣服,还要憎嫌洗得不洁净,加一场咒骂。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七
点水成冰原理?
点水成冰的出现是由于过饱和溶液因不稳定性而产生的。
醋酸钠的热饱和溶液在不受扰动下冷却,结晶作用往往不会发生。这种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是一种介稳体系,本身虽然是不稳定体系,但是尚能存在。当搅动此溶液即能析出过量溶质的结晶。
如何制作点水成冰?
制作步骤:
1.将适量醋酸钠放进即将要沸腾的水里,搅拌溶解。
2.溶解完成把混合物倒进玻璃杯,放进冰箱冷却,注意不要把没溶解的醋酸钠倒进杯子里。
3.把冷却的混合物倒进容器里,用手指碰触一下,迅速结冰。醋酸钠在家里好像就可以制造了,冰醋酸+纯火碱(NaOH),用PH试纸控制中和反应到7.0,然后慢慢熬到饱和不就行了,冰醋酸和NaOH以及PH试纸化学药品商店都有卖的,NaOH买的量不大的话,可以直接买吧,貌似不用找人开证明的。
点水成冰是什么原理?
点水成冰的原理是过饱和溶液不稳定性的实验。
取一定量的醋酸钠晶体配成饱和溶液,用加热的方法、不断搅拌再加入醋酸钠促使醋酸钠晶体不断溶解直到不能溶解;然后在冰箱冷藏中缓缓冷却,一段时间这个液体就可以表演“点水成冰”了。
其中原理是醋酸钠冷却的过饱和溶液在没有外力的时候,能正常状态存在。一旦受到摩擦、明显震动、外力触碰都会立即出现针状晶体。看起来好像液体瞬间结成冰。这属于本身醋酸钠过饱和溶液的一种属性。
醋酸钠点水成冰实验的原理?
点水成冰是一个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复制的,以此来不断的重现,而能够实现点水成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过饱和溶液因不稳定性而产生的。
一、点水成冰的原理
点水成冰的出现是由于过饱和溶液因不稳定性而产生的。醋酸钠的热饱和溶液在不受扰动下冷却,结晶作用往往不会发生。这种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是一种介稳体系,本身虽然是不稳定体系,但是尚能存在。当搅动此溶液或加入溶质的“籽晶”,即能析出过量溶质的结晶。
二、点水成冰现象的反复重现实验步骤
首先准备仪器与材料。然后溶解醋酸钠晶体,在250毫升烧杯中放入醋酸钠晶体(NaAc·3H2O)60克并注入蒸馏水40毫升,然后通过水浴加热的方式直至晶体全部溶解,再持续几分钟后,取出盛有溶液的烧杯,静置冷却到室温。最后,点水成冰出现,用玻棒伸入溶液内轻轻摩擦一下杯壁或搅动一下溶液或向溶液内投入一粒醋酸钠晶体作为“籽晶”,顿时溶液内会析出针状结晶,并迅速遍及整个烧杯底部,好像结成了“冰块”的样子。
三、实验中注意事项
溶液在冷却过程中,切记不能受震动或粘上灰尘!而且醋酸钠用后要进行回收。在实验的所用材料上,如用硝酸钠、硫酸钠晶体(NaSO4·10H2O)都是可以进行同样的实验。如果直接用硫代硫酸钠(俗称海波:Na2S2O3·5H2O)进行实验时,要小心加热,利用其结晶水溶解制成过饱和溶液,实验现象将会更加明显。
总之,点水成冰的现象得以重复出现是由于发现了过饱和的溶液因其不稳定性,当搅动此溶液或加入溶质的“籽晶”,是可以形成新的结晶的,即能析出过量溶质的结晶。
点水成冰这个实验怎么做?
点水成冰这个实验的过程就是1.以1:1.3的比例将水和乙酸钠放入烧杯中,将烧杯放入热水中,保持水温为60度(可适当提高)用搅拌棒把烧杯中的晶体溶解,(60度时溶解度为130克/100gH2O)。
把配置好的溶液倒入另一个干净的玻璃杯中盖住盖子,防止有杂质落入溶液中在小心放入冰箱或置于阴冷处,将溶液温度恢复到常温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