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战役怎么读 孟良崮失败的真实原因

孟良崮战役读音?

良崮战役读音是mèng liáng gù zhàn yì。

崮[gù]汉语汉字

崮(gù),四周陡峭、顶部较平的山,多用于地名。如山东有“抱犊崮”“孟良崮”“松崮(松崮顶)”等名山,更有著名的“沂蒙七十二崮”。

字义解释

四周陡峭、山顶较平的山(多用于地名):孟良~。郑码:LLEJ,U:5D2E,GBK:E1C4四面陡峭上端较平的山 [small hill peripitous all round but flat on the top]。多用于地名。如山东有“抱犊崮”、“孟良崮”“松崮(松崮顶)”等名山,更有著名的“沂蒙七十二崮”。

孟良崮战役胜败原因?

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基本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也创造了我军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情况下,从其战线中央割歼进攻主力的范例。

我军之所以能取的胜利重点在于解放区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再加上作战时的统一指挥,战斗思想清晰,战斗目标明确,各参战部队密切配合,作战人员英勇积极的战斗才取得胜利。

反观国民党部队军队腐败,派系林立,各派系各部队为了保存自己消极应战,保存实力造成了此次战役的失败。

延伸阅读

解放战争开始后,蒋介石为解决战线过长的问题,1947年3月,他决定集中火力进攻山东和陕北地区。

为此蒋介石甚至不惜调集了大量精锐,其中典型就是王牌军74师。

 

这支部队不仅经过美军亲自训练、装配了全美械装备,而且还在淮阴和涟水地区多次与解放军争锋。

然而1947年5月,粟裕和陈毅等人却把这个号称“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部队放到了“盘子”里,准备将其消灭。

这就是以惨烈和经典而著称的“孟良崮战役”,据说打完仗后三年,当地百姓都不敢上山。

孟良崮战役为何会发生?这场战役究竟有多惨烈?双方又在这场战役中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呢?

百万军中,取敌上将首级

1947年3月开始,蒋介石开始集中兵力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最终经中共中央军委商讨决定,陈毅和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战士后撤、等待战机。

然而,华东野战军的战略转移到了国民党部队的眼里,却成了“落荒而逃”,顾祝同以为华东野战军无力决战,于是有下令让麾下三个兵团展开追击。

 

尤其是第1兵团中的王牌74师,一改之前的稳扎稳打,开始贪功冒进,甚至还与主力部队脱节。

 

陈毅和粟裕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即便决定展开反攻,陈毅更是表示,

“我们就是要有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

5月12日,两人向中央军委报告了要攻打74师的计划,以歼灭74师为主要目标,以歼灭其他来援部队作为次要打算。

5月13日晚,华东野战军大举进攻第74师前沿据点,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正式爆发了。

 

74师师长张灵甫刚刚接到华东野战军反击的报告时还不相信,便命令74师继续向坦埠方向进攻。

可是当天他在天马山一带的部队就遭到了重创,不仅如此,华东野战军还占领了制高点,一举切断了74师与外界联系。

直到此时,张灵甫才被迫接受现实,准备带领部队往垛庄方向撤离,可后来又得知垛庄已被我军占领,只得改向孟良崮方向撤退,顺带着向汤恩伯一部求援。

 

汤恩伯虽有些震惊,但是并没有选择立刻派兵支援,反而是派出10个师的兵力对华东野战军5个纵队进行“反包围”,这样以此来捞一笔“大功劳”。

毕竟在他看来,张灵甫的74师是精锐中的精锐,又有孟良崮的天险可守,绝不是华东野战军能在短期内进行攻克的。

可他没想到的是,粟裕和陈毅就是冲着张灵甫来的,且二人也有着短期内吞掉74师的信心。

所以二人在面对汤恩伯的反包围时,非但一点不慌,而且还打出了“歼灭74师,活捉张灵甫”的口号。

就这样号称国民党五大王牌军之一的74师,成为了瓮中之鳖。

惨烈的攻防战

就在各方都调集部队,准备“抢时间”的时候,国民党74师也没闲着。

张灵甫带人在阵地前垒起了石墙,顺带着还搭设了障碍物,布防完毕后士兵都隐藏在山沟和石缝里,俨然准备死守。

5月15日下午一点左右,粟裕下令发起总攻。

 

可就在华东野战军围歼74师的关键时刻,国民党的援军却突然抵达了,而且朝着华东野战军发起了进攻。

最危险的时候,敌方援军距离74师仅有不到5公里的距离,双方差一点就会合了,好在华东野战军展开了顽强阻击,最终将各路援军打退。

与此同时华东野战军还冒着张灵甫74师所部署的火力交叉网,朝着山上一步步推进,这让张灵甫的心中愈发焦急。

危机时刻,张灵甫开始带领74师垂死反击,由于火力凶猛,所以一些阵地还真的被他们抢了回去。

 

最终双方为了争夺阵地,甚至展开了肉搏战,许多阵地都经历了数次乃至数十次的易主。

等到中午的时候,张灵甫就已经有些撑不住了,虽然汤恩伯下令让张灵甫带兵继续在山上坚守,为其他部队的包围拖延时间。

但是张灵甫却下令全军突围,一心只想着保全性命,全然顾不上什么上级的命令了。

然而,粟裕和陈毅等人自然不可能在最后时刻给他们突围的机会,张灵甫带领部队的几次突围,最终都被打退了。

 

他们非但没能成功逃脱,反而还被进一步压缩了生存空间,最后被迫退到了几个山头上。

当时的74师,在经历了数日惨战后,不仅伤亡惨重,而且已经弹尽粮绝,士气低迷到了肉眼可见的地方。

唯有74师的师长张灵甫还没有放弃,只见他在山洞中,一遍又一遍地向上级请求支援,希望国民党其余部队能够前来搭救。

汤恩伯等人答应的倒是好,可是国民党各支部队为了保全实力,面对华东野战军的阻击部队时,根本就不肯拼命,大多都是在拖延。

 

直到5月16日上午,华东野战军再度对74师展开总攻,眼见着74师到了要覆灭的地步,国民党各部才在蒋介石的警告下展开战斗。

不过这个时候已经于事无补了。

5月16日下午,华东野战军5个纵队终于攻破了国民党74师的最后一道防线。

至于74师仅存的那些士兵,也都成为了华东野战军的俘虏,要说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 或许就是没能活捉张灵甫了。

在战斗的最后一刻,张灵甫给蒋介石发去了一封“杀身成仁”的电报,然后就饮弹自尽了。

当然也有人说张灵甫当时是被乱弹打死的,具体真相如何,我们无从得知,不过不管怎么说,惨烈的“孟良崮战役”,终归是结束了。

双方战损比与战役意义

虽然在孟良崮战役中,华东野战军获得了胜利,但是国民党74师不愧是精锐中的精锐,也给华东野战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华东野战军一共伤亡了1.2万余人,至于国民党方面,整编第74师及整编第83师1个团的3.2万人被歼灭。

再加上孟良崮山区易守难攻,每攻克一个山头都要经过数次冲锋、反复争夺,战斗异常惨烈,据说打完仗后三年,当地百姓都不敢上山。

虽然在这场战役中双方的死伤人数差不多,但是这场战役对于我党、我军的意义是非凡的,毛主席都亲自说过,

 

“歼灭七十四师,付出的代价较多,但意义极大”。

这个“意义极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分别是士气与战略。

先说士气,在解放战争初期,西方国家都认为国民党是存在一定优势的,而在这种情况下粟裕与陈毅等人打出了“孟良崮战役”。

这不仅鼓舞了我军的士气,也打击了蒋介石的人的嚣张气焰,让人们认识到了国民党部队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即使是国民党五大王牌部队也是如此。

 

要知道在孟良崮战役爆发的时候,国民党74师可是掌握着兵力优势、火力优势和制空权的。

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74师依旧被我军从整个敌方战线中“挖”了出来,而且整个歼灭,这给其他国民党军队造成的打击是可以想象的。

其他国民党部队要是再想单独行动,难免就会想起74师的例子,在自认不如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抱团行动,这极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军压力。

再说战略,蒋介石对于山东地区是非常重视的,若非如此,他不会把五大王牌军中的三个都调集过去。

与此同时,在山东地区他也部署了很多战略,比如说鲁中决战计划等等,可这些战略大都随着74师的覆灭而宣告失败了。

 

对此蒋介石自然是不甘心的,可是他也没办法,因为他没想到华东野战军如此精悍,也没想到孟良崮战役中会有那么多的“巧合”。

比如说,在华东野战军刚刚计划穿插,且与74师遭遇的时候,张灵甫反而还以为是友军,因此才会陷入包围。

比如说,张灵甫当初求援时,黄百韬和李天霞的部队是完全来得及支援的,可是这两支部队不听指挥,只想保全自身实力。

比如说,蒋介石后来亲自督战,已经促使桂系和其他派系前去支援了,可他没想到自己的嫡系部队,却又掉了链子。

 

再比如说,蒋介石也曾调集飞机前去给张灵甫运送武器物资,可是在投放的时候就发生了意外,大部分物资都投给了华东野战军。

然而,说是意外,这里面又透着一股“必然”的意味。

如果不是张灵甫骄傲狂妄,又怎么会犯那么低级的错误?如果不是国民党内部派系争斗不止,又怎么会出现友军受困而不救援的局面?

归根到底,国民党失败的根源还在于蒋介石的独裁野心,在于国民党内部的腐化不堪。

“党国第一忠烈”

得知张灵甫战死后,蒋介石可以说是非常气愤,直接就把一大批国民党将领都给撤职了。

像我们上面所提到的汤恩伯,更是被蒋介石叫到了办公室里,被打得满脸是血。

 

可汤恩伯心里也冤枉,因为他觉得孟良崮战役的失败,最起码有一半要归咎于张灵甫的狂妄,另一半则要归咎于昔日的仇怨。

当初汤恩伯打算进攻坦埠地区的时候,是以65师为主力,而张灵甫的整编74师只是协同作战的。

但是作为蒋介石的“爱将”,再加上整编74师装备的加持,张灵甫自然不认同汤恩伯的安排。

他甚至觉得觉得完全不需要65师的参与,整编74师完全可以“拿下”坦埠地区。

考虑到蒋介石对张灵甫的“另眼相待”,即便有意见,汤恩伯也不要言明,只能任由张灵甫一味前进。

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了,张灵甫在孟良崮地区大败,不仅导致74师全军覆没,连他自己也丢了性命。

除此之外,张灵甫和汤恩伯之间是素有嫌隙的。

在张灵甫看来,汤恩伯没有真才实学,根本不配与自己相交,所以平日里两人在工作中就多有分歧。

 

这也就难怪,在危机时刻汤恩伯显得“不紧不慢”了。

而蒋介石对张灵甫的“恩宠”,不仅体现在生前,也体现在死后。

在张灵甫的葬礼上,蒋介石将其称作“党国第一忠烈”,可以说是极尽殊荣。

不仅如此,蒋介石还找到张灵甫的夫人,跟她说以后有事“尽管找自己”,充分体现出了一位领导者对下属的体恤。

可他真的能做到自己所说的话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1948年年底,张灵甫的妻子王玉龄带着幼子和母亲来到了台湾,原本以为有蒋介石照顾,起码衣食无忧。

 

却没想到蒋介石后来翻脸不认人,以至于她只能依靠丈夫微薄的抚恤金,和亲族朋友们的资助而度日。

最艰难的时候,王玉龄曾经自杀,幸得抢救及时,这才最后被救了回来,可这也让她彻底认清了蒋介石的真面目。

后来,她孤身前往美国求学,历尽艰辛才有所成就,把母亲和儿子都接到了美国去,直到1997年,带着母亲回到了湖南长沙定居。

 

王玉龄的故事并不是个例,许多国民党高级将领,在替蒋介石打仗卖命的时候,蒋介石都是“有求必应”。

可是一旦这些人对他失去价值,他立刻变翻脸,全然不顾昔日情分。

比如说胡宗南的夫人叶霞翟,黄维的妻子蔡若曙,其实都是如此,蒋介石性格凉薄,一心只想实现自己的独裁野心,这也是后来他众叛亲离的一个重要原因。

说来有趣,蒋介石为了让国民党高级将领为他卖命,甚至不把于战场牺牲的张灵甫捧到了“党国第一忠烈”的位置上,就希望他人好好效仿。

 

可实际上国民党将领大多早早地就看清了蒋介石的真面目,有的托病辞官、不肯做蒋介石的爪牙,有的早早的就投身到了我党的阵营中来。

就连以对蒋介石忠心耿耿而著称的王耀武,在济南战役之前,也把自己的家人给送走了,临别还不忘叮嘱,

“去哪都行,别去台湾。”

麾下将领如此,蒋介石如何不败?所谓“党国第一忠烈”,也不过是一场笑话而已。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