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2023年蚂蚁新村今日答案最新更新完整版(今日已更新)】
问题
以下哪个机构是宋代的“城管执法大队”
答案:街道司
解析:宋朝是我国古代商业最发达的朝代,专门成立了“城管执法大队”——街道司,负责维持城市街道的卫生、整修与日常秩序,管理占道经营商贩,拆除违章建筑,还要负责防火、抓小偷、维持市场秩序、平抑物价等。
前几年,因为网上经常曝光「城管」殴打小商小贩的新闻,「城管」不良形象为广大群众所熟识,更因执法单位将恶性事件归结为临时工惹得祸,一时间临时工成了“合格”背锅侠,广大群众们纷纷表示不服。
随着文明执法力度的加大,此类新闻锐减,背锅侠临时工师父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文明「城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呼声。如何干好「城管」工作一时成为聚焦的民生话题,而此正引发了对古人的「城管」生活的好奇:
古代城管是临时工吗?他们都来自哪些行业?都是哪些人组成的?这些人平时都在做什么?他们与老百姓相处和谐吗?古代城管的工作好干吗?诸如此类的问题。让我们从故纸堆中去找寻答案。
01
追溯起来,《庄子》书中曾提到,战国时代有「监市」,也许这可算是「城管」雏形了。古代城管的名称不一。宋朝的城管大队叫做「街道司」、到了明清,统称“胥吏”。为了方便表述,本人统一称之为「城管」。
实际上,古代「城管」队伍中除了个别长官是正式编制,大部分「城管」人员还是临时工,这与当下完全相同。古代的公务员除了大宋比较多,大部分时候公务员有限制的,正式编制比较少,基本上当官的是正式编制,其他都是临时招聘而来。于是,当地官员根据城市治理的实际需要从民间挑选人员组建「城管」大队。
那么,「城管」大队都有哪些人组成?
有文化的、读过书的人自然不愿意与三教九流的人在一起,招不来。那些商户地位低下,忙于生计,没空管这事,且当地官员也不愿意招聘他们。而那时生产力低下,对付大自然的能力偏弱,农民们忙着与天灾人祸做斗争,更没有心思参加「城管」大队。
于是,「城管」大队的成员就剩下闲散人员、地痞流氓,人员素质与现在相差无几。
到了宋朝,还有一段史料记载,士兵客串「城管」人员执法的情况,仅此一处史料记载,应不是普遍现象,这可能与临时发生时间有关。
而在明清,欺骗、蒙蔽、行诈、勾结,欺负老百姓,坏事做尽等等标签是城管行业主要形象,底子不好,机制再管不着,不出点问题才怪。
总结下,「城管」名称不一、成分复杂、素质不佳,且以临时工为主。
那么,「城管」平时都做些什么呢?
02
也许你真的想不到,古代的「城管」就是多管局、全能局。
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平时都了干些什么事?
他们是环卫治理人员,要管垃圾、要管污水、要管大小便排放等,不仅监管,还要亲自上阵打扫卫生。
他们是拆迁队。到了唐朝还是有了违章搭建的情况,宋朝的“侵街”也变得严重,拆迁管理工作成为「城管」人员的重点。
他们是城市管理宣传员,负责巡逻、巡街检查、张贴文书,一家一户宣传“城管法”。
他们还负责维持日常秩序、管理社会治安(类似公安局、派出所);负责管理市场物价(物价局)、维持公平交易(工商局)等工作。「城管」出手,工作全有。
但是,我们在史料中发现,古代「城管」的难题主要是“侵占街道”、“垃圾处理”两个重点。
我们知道,「城管」的出现是社会文明的体现。那么,古人如何在自发文明和强制执法中寻找平衡点?他们如何开展「城管」工作呢?
03
古代「城管」就是一个大杂烩,什么都干。从统治者到当地官员到「城管」大队是怎么开展工作的呢?
第一,建章立制,有章可循
古人重视城市管理工作,从他们开始「城管」立法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决心。
目前比较有名的涉及到「城管」立法的法令有三部:《唐律》、《宋刑统》、《明会典》。
唐代《唐律》规定:摆摊设点有距离限制,比如要远离政府办公地33米以上,也不能离民房太近,要在1.5米以外,这些都是城管负责监管的活
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唐律》
宋朝《宋刑统》规定:对占道经营的, 杖打七十,屁股开花,基本半条命就这样没有了。这是相当厉害的处罚了。对乱倒垃圾、把尿屎垃圾弄到街上,影响了公共卫生的,不只当事人要被杖打七十,连“城管队长”都跟着挨杖打。
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宋刑统》
明朝《明会典》规定:规定侵占道路盖房、种菜、培养花花草草的,杖打六十下后,要求恢复原样。对在街道上乱扔垃圾的、污水的,打四十下。其后,在法令中增加了不许随地大小便、不许破坏公共设施、不许在禁区里摆摊设点、不许不按规定行车等规定,要是违反了,仍然问罪,带上刑具,在街头游街示众一个月,这确实有点太狠了,有点朱元璋狠劲风格。
凡侵占街巷道路,而起盖房屋,及为园圃者,杖六十。各令复旧。其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笞四十。出水者勿论。——《明会典》
京城内外街道,若有作践,掘成坑坎,淤塞沟渠,盖房侵占,或傍城使车,撒放牲口,损坏城脚,及大明门前御道棊盘,并护门栅栏,正阳门外,御桥南北,本门月城,将军楼,观音堂,关王庙等处作践损坏者,俱问罪,枷号一个月发落。——《明会典》
众所周知,城管建章立制的背后反映了商业经济繁荣背后的城市管理的压力,也是统治者的决心。
第二,重点攻坚,不遗余力。
我们知道古代「城管」有两大难题,一是侵占街道;二是垃圾处理。比如到了宋朝,因为侵街严重,以致“坊无广巷, 市不通骑”。 这些都严重影响到民生。 唐朝以后的历朝历代对这两个难题重点攻坚,在城管立法中这些内容都有所体现,这里就不重点阐述了。
第三,差异管理,宽容小民。
在可见史料中可见城管立法的事,但是暴力执法的情况少之又少。
比如,宋朝有城管“表木”的做法,就是画条线,大家不要越线,怎么操作都行。那时也没有城市文明评选,对于「城管」而言,只要沿街老百姓不违反规定,大家相处的还不错,较少有折腾沿街人员的情况。
此外,差异化对待也是古代「城管」工作的特点,对待权贵严苛,对待小民宽容成为城管工作的主旋律。
文献资料记载,北宋政府对侵街的权贵的态度较狠,一般情况绝不姑息。毕竟这些权贵手中有权,第一时间抢占了优质资源。
记载说,北宋的一名城管队长自己在家门前修了一堵墙,这事被捅到宋太宗那里,宋太宗非常气愤,下令对这名城管队长处以杖刑。
又有记载,在宋真宗时期,一个叫做谢德权的人,按宋真宗意图开始进行侵街处理,谢德权这人首先就权贵开刀,一时间,大臣们纷纷向宋真宗告状,宋真宗有点顶不住了,要求谢德权停止此自杀式行为。但谢坚决不从,见权贵侵占街道的地方就立马拆除了。宋真宗对此也没有办法,对谢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宋仁宗时期,包拯任开封府尹,他就发现沿河两岸的违章搭建侵占了河道,有的权贵还修建了水上园林,这些都是引发洪灾的主要原因。暴脾气的执法者包拯上报宋仁宗,并得到了宋仁宗的支持,由包拯牵头拆除了权贵违章建筑,却没有涉及到任何一名商贩。
在城管一事上,对权贵严、对老百姓比较宽容,顾全老百姓生计,这算是北宋一大特色。北宋官员认为拆了老百姓的侵街建筑,容易造成老百姓居无定所,所以皇帝下令,只要不是侵占太厉害的地方才拆除。
实际上,宽容不在城管,更在政府。
第四,宣传预防,和谐共建。
文献记载,宋朝的城管小商小贩之间的关系还算不错。原因也比较简单,文明执法、宣讲到位,有宽容心,相互退让。
实际上,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到了唐宋等时期的商业虽然出现了繁荣,但是小商小贩的地位依然低下,一般情况下,不与官府较劲,也许这也算一个原因,大家比较和谐。
04
有人说,「城管」工作好坏,是一个城市的良心地。“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对待弱者的态度,是人性的折射,是民生文明特征的关键,或这正是古人「城管」对权贵强对民众宽容中散发的光芒,相信对当下的文明执法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