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谣影评赏析(隔着云水相望的,是一段脱轨的爱情。—浅评电影《云水谣》)

2006年上映的影片《云水谣》作为华表奖与金鸡奖的双料得主,获得了骄人的票房成绩,当时被称为“最佳爱情片”。

《云水谣》:在委婉表达的主旋律中,吟唱爱情的执着之美

土楼溪水之间的云水谣

在厚重而苍凉的时代背景下,主人公陈秋水的两段爱情,因为时间的距离和特定的历史氛围,有效避免了俗套和虚假,令人既感动又无限神往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影片叙事的真实性和感人效果。

接下来,通过对影片“是爱情片还是主旋律影片”,“两段爱情呈现的主题是什么”两个方面一起领略爱情的执着之美。

《云水谣》是爱情片还是主旋律影片?

委婉的表达出主旋律,展示感人的爱情主题。

不能否认《云水谣》当中有主旋律的表达,但这一表达却是委婉、间接的,远远谈不上主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重大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很自然地为《云水谣》的故事增加了一份深广、厚重又无奈、苍凉的基调。

  • 影片中对于主旋律的表达委婉而又间接

影片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伴随着主人公的行程,在台湾、朝鲜、西藏之间的穿梭中,勾连起了“二・二八”运动、抗美援朝战争以及援藏支边等诸多历史重大事件。这些历史事件构成了人物活动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影片情感的表达,却不足以从根本上动摇故事的精髓。

《云水谣》似乎无意于追求一般主旋律影片更加看重的正义及崇高的表达,像保家卫国、献身边疆等堪称宏大的理想与抱负,在影片中均被淡化处理。所有的事件,最大限度地融入主人公的生命历程当中,谈不上触目惊心,反而显得那样不着痕迹。

  • 主人公更多地体现了一个普通人的本色

陈秋水除了历尽坎坷之外,从思想、精神层面看,更是一个普通人。比如抗美援朝战争,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都被淹没在了男女主人公陈秋水与王金娣奇特而有趣的相识之中,在朝鲜战场上陈秋水至多能称得上恪尽职守,很难说与保家卫国之类宏大的抱负与追求有多大的关系。

还有援藏支边,也很难看出与“奉献”或者“牺牲”有多大关系,反倒使我们更真切地体味到了人物命运的命运多舛和无奈。主人公陈秋水固然不乏善良、真诚但与一般正面或者英雄形象相比,终究相去甚远。

  • 凄美感人的爱情主题依然是主线

爱情是艺术永恒的话题,《云水谣》中的爱情特别地打动人心,这里的爱情的确非同寻常,堪称“完美”。影片中的每一个选择都是爱到极致的表现,长年累月的守候、杳无音讯的等待、义无反顾的坚持、倾情付出的决不退缩,哪怕是与心上人再也无缘相见如王碧云,哪怕只是作为一个“替身”伴随在爱人身边如王金娣。

从这个角度看,全剧最重要的角色倒不是贯穿始终的男主人公陈秋水,而是两位女主人公,两个王碧云,她们不为其它,只为心中所爱去坚持、去追求。

  • 影片中的爱情丝毫无关功利

虽然不能完全摆脱人生的责任和义务,但这种爱情不仅没有获得世俗眼中相应的回报,反而要做出巨大的牺牲。比如对亲人的照顾,比如放弃舒适的生活,比如付出一去不复返的青春,而同时,伴随爱情而来的,还有王碧云对陈秋水母亲的悉心照料,也还有王金娣扎根西藏的工作热情……

爱情赋予她们生活的动力,也成为她们好好生活的理由。行文至此,再来反观现代人脆弱、多变且被功利之心层层包裹的爱情,《云水谣》中如此长久的守望,如此苦苦的相恋,更加让我们倍感珍贵。于是,从这个意义上看,《云水谣》的爱情便具有了拷问现代人心灵的意义。

男主人公的两段爱情,是移情别恋还是无奈的选择?

是曲折多难的时代背景下,对待感情的同样一份执着。

《云水谣》中爱情构成了影片故事的主线,其动人之处也主要体现于此,它着力描绘了两段爱情故事,它们伴随着男主人公陈秋水的人生经历,自然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陈秋水的两段感情都是善良的人对于爱情的执着守候。

  • 一见钟情的相遇,青春与爱情美好的相融

陈秋水与王碧云的爱情,一对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虽然彼此身份有一定差距,然而,单看外形,绝对是“帅哥靓女”般的“金童玉女”。

同时,他们还都好学上进,术有专攻,并非碌碌无为、虚度光阴一辈,更重要的是,两人情投意合、心有灵犀,从楼梯上擦身而过的那一瞬间起,似乎就注定了彼此深深的依恋,这种一见钟情式的浪漫与温馨,显得那样纯真、美好以至于连严厉的父亲都忍不住默许了女儿的选择。

  • 即使无缘相聚,依然坚守内心的爱情

陈秋水与王碧云的爱情中,虽然有着各种甜蜜的瞬间和冲破阻力在一起的幸福,但所有这一切终究还不是这段爱情最打动人心的地方,真正的感动始于两人的别离,这种别离是生离死别、天各一方。

从分离的那天,他们再也无缘相聚,爱情则从此牢牢地镌刻在了他们的内心深处。对陈秋水而言,外在的紧张,忙碌抵消不了他对恋人的思念。从朝鲜到西藏,他明显成熟、稳重了许多,但他自始至终一直思念着王碧云,一次又ー次将王金娣推拒在了爱情的大门之外。

至于王碧云,则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家碧玉,一下子陷入了漫无边际的苦苦守望的岁月,她看上去柔弱无力,实际却无比坚强。她不顾父母亲人的安排,苦苦搜寻爱人的消息,这份坚持打动了对她一直心有所属的另一个男人薛子路,于是,凭借着“她在等一个永远等不到的人,所以我还是有希望的”这样的痴念,默默地陪伴、支持着她。

不仅如此,由于事发突然,王碧云与陈秋水甚至连订婚都没能来得及,但当爱人远去、并且杳无音信的时候,她毅然以儿媳的身份帮助、照料陈秋水的母亲,正如临别之际对爱人的告慰:“我会替你尽孝”,她以孝敬老人、履行责任的方式实践着有关爱的诺言。

  • 千山万水的追求,时间与空间不断的跨越

《云水瑶》的另一段爱情故事在陈秋水与王金娣之间展开,因为之前王碧云的存在,尽管这种存在是那样遥不可及,但也使得陈秋水和王金娣的爱情之路显得异常坎坷。

在这段感情里,王金娣无疑扮演了一个追求者的角色。她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追到空气稀薄的高原,她从天真烂漫的少女到步入而立之年的大龄青年,她追着陈秋水的火车一路狂奔,筋疲力尽,她把身上的食物倾囊相授,世事变迁,斗转星移,王金娣对陈秋水的追求却始终不变。

  • 即使充当替代品,也愿意守候这份爱情

王金娣是个单纯而又执着的姑娘,为了追随陈秋水,她不顾父母的干预,一路追随着陈秋水的足迹,甚至煞费苦心地把自己的名字也改作“王碧云”,甘当远方的王碧云的替身,为的就是永远地陪伴在爱人的身边。

很多人对于她改名字很是不解,常人也不愿意为了爱情甘当替身,其实王金娣的改名是为了让陈秋水心里更加好过一些,也让陈秋水心中不再怀有愧疚,而能够接纳自己,三个人的僵局,三个人的苦苦守候,必须有一个人打破,条件就是自己必须接纳陈秋水心中装着王碧云,这也是影片中最为真实和动人之处。

王金娣在成婚那天说:

“姐姐,今生如果他见不到你,我会带着他来生去跟你解释。他没有辜负你,是我不让他等了,以后就由我替你照顾他。”

最后,王金娣的苦心终于打动了陈秋水,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从此以后,他们相依相守在高原之上,直到遭遇雪崩,两人互相搀扶着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途。

相比较陈秋水与王碧云的一见钟情,他与王金娣的感情可谓历经波折,其中谈不上多么浪漫,更多的是踏实并最终达到相濡以沫的境界,两位女主人公王碧云和王金娣,虽然一个温婉,一个热烈,却因为同样的执着而坚强无畏。

结语

影片《云水谣》中,主旋律虽时隐时现,却始终不给人简单、生硬之感,编导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将主旋律巧妙融入一个生死相许的爱情悲歌当中。这一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在纷乱危急、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之下,获得了精彩呈现。

在这个快速、多变,求新、求奇的现代社会,人的情感世界已经日渐贫瘠,对此,《云水谣》的爱情如一线清风,一抹阳光,让人感动之余,不禁重新思考那些关乎爱情永恒的话题,那就是忠诚、坚守、期盼、牺牲。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