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强度划分标准是什么?
地震强度可以分为九级。超微震是小于1级的地震,微震是小于3级的地震,有感地震是小于4.5级的,中强震是小于6级大于或等于4.5级的,强震是小于7级大于或等于6级的,大地震是小于8级大于或等于7级的,巨大地震是8级或8级以上的
延伸阅读
地震强度多少算强?
地震强度指地震能量的大小,可用震级来表示。也指地震影响的大小,用烈度来表示。四级以上就算强的,它不但和地震能量有关,而且和震中距离,震源深度、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按照震级的大小,地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①微震,M<2,人们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下来;
②有感地震,2≤M≤4,人有感觉,但无破坏发生;
③破坏性地震,M>5;
④强烈地震或大震,M>7;
⑤特大地震,M>8。
地震震级一共分为几个等级?
我国目前使用的 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 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900多倍。比如说,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 投 掷在日 本 广 岛 的 原 子 弹所具有的能量。一个7级地 震相当于32个6级地震,或相当 于1000个5级地震。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震级小于3级。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的强度级别是什么?
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是震级。震级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相关,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通过推算得出。以震级标度地震大小最初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C.F.Richter)于1935年研究加利福尼亚地方性地震时提出来的。规定以距震中100km处“标准地震仪”(或称“安德生地震仪”,周期0.8秒,放大倍数2800,阻尼系为0.8)所记录的水平向最大振幅(单振幅,以微米计)的常用对数为该地震的震级。后来,通过不断发展,根据远台及非标准地震仪记录的换算也可以用来确定震级。根据用来计算震级记录的震波类型,震级有面波震级(Ms)、体波震级(MB)、近震震级(ML),它们之间可以进行换算。 由于地壳的强度是有限的,所以积蓄能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所以地震的震级是有一定限度的。目前用里克特方法测算的已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1~8.9级地震的能量见表1。根据不同强度地震的破坏能力,按照震级的大小进—步划分为5个级别:①超微震:震级小于1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不能感觉,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②微震:震级大于1、小于3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也不能感觉,也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③小震:又称弱震,震级大于3、小于5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可以感觉,故有时也称有感地震,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④中震:也称强震,震级大于5、小于7的地震。该级别地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⑤大地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该级地震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地震强度描述?
地震强度指地震能量的大小,可用震级来表示。也指地震影响的大小,用烈度来表示。地震强度是根据人们观察到的地震对人、建筑物和自然地物影响来确定的。随着观察者相对于震中位置的变化,地震强度在震区内的不同地点各不相同。地震强度的大小有两类衡量体系:
一是震级,震级反映地震释放的能量,与其带给建筑的破坏程度无关,如在深源地震的情况下,震级可能很大,但却几乎不会给建筑带来任何破坏;
二是烈度,烈度反映地震带给某个特定地区的破坏程度(人类不用借助仪器就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破坏,如建筑破坏、地面裂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