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成功就业?
这些年做培训,接触许多刚毕业或者刚工作的年轻人,尽管他们青春、活泼、有干劲,但是“迷茫”是他们共同的心情!
是考研?还是找工作?
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是自己喜欢的?还是爸妈喜欢的?
自己的未来怎么规划?不甘心朝九晚五做社会牲畜,可又无力改变现状!
法国现代作家保罗·萨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上帝不在了,人们就陷入了焦虑。”
萨特解释道,如果上帝不在,那么一切都成为可能,结果人们就陷入焦虑。
当左右人们行动的外力不在时,当你必须对自己的行动负责时,听人摆布的痛苦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选择的迷茫和自由的焦虑。
熊培云在他的书籍《自由在高处》说道:
一个人,在他的有生之年,最大的不幸恐怕还不在于曾经遭受了多少困苦挫折,而在于他虽然终日忙碌,却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最喜欢做什么,最需要做什么,只在送往迎来之间匆匆度过一生。
先且不说大学生,就想想普通人,可以说90%的普通人都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消耗掉自己最宝贵的时间,等到生命结束时,却发现好像从来没有活过!
《西藏生死书》这样描述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
年轻时接受教育,然后找个工作,结婚生子,买房子,在事业上力争上游,梦想有幢乡间别墅或第二步车子,假日和朋友出游,然后,准备退休。我们的生活单调、琐碎、重复,浪费在芝麻绿豆般的小事上,因为我们不懂还能怎样过日子。
有些年轻人说,你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明白,可是我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
的确,认识自己是一个人一生的使命!
认识你自己。
这是古希腊一座神庙里刻着的名言。
人类从很早开始就不断地思考自己、研究自己:我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什么是“自己”? 你是谁?
你叫某某某,你是你爸妈的儿子或女儿,你是某学校的毕业生,你是学建筑的,学计算机的,学设计的等等,在你身上有一堆标签,这些标签组合成一个“你”。
可这些标签里有多少是你自己想要的,有多少是外人强行给你贴上的?
纪伯伦在《沙与沫》里讲述一个“疯子”的故事:
我在精神病院的花园里碰见了一个年轻人,我问:“你为什么会在这儿呢?”他说:“我的父亲想把我变成他的复制品,我的叔叔也指望我跟他一样。我的母亲希望我像她那大名鼎鼎的父亲,而我的姐姐以为她那航海的丈夫是个十全十美的榜样,要我学他。我的哥哥想,让我跟他一样,做个好的运动员。我的老师们依然如此,要我成为哲学老师,音乐老师,逻辑学老师,他们也都很坚决,每个人不过是要我成为他们镜子里的影子。因此,我来到了这个地方。我发现在这儿我的神志更正常点。至少,我能做回我自己。
到疯人院里才能做真正的自己,这是一件多么悲哀而又现实的事实!
成为父母的复制品或替代品,这故事在一个又一个家庭里上演,毫无新鲜可言!
那究竟如何认识自己呢?
如果你向外界询问这样的问题,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会告诉你:你永远是“二手货”的人类。
他在《重新认识你自己》中说:
如果我们还是根据别人的标准来认识自己,那么所认识的就是“他们”,而不是“我们”。我们应该摒弃自己内心的权威,抛弃所有的观点、偏见、结论等包袱,轻装上阵,开始真的认识自己。
在日常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或者生活,我们常常羡慕别人而忽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有这样一则寓言:小兔子是奔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有人认为这是小兔子的弱点。于是,小兔子的父母和老师就强制它去学游泳。结果兔子耗了大半生的时间也没学会。兔子不仅很疑惑,而且非常痛苦,就差“想自杀”了。然而谁都知道,兔子是为奔跑而生的。
现实中,有着长跑优势,而非去学游泳的兔子,大约不在少数吧?
用半生甚至一生的精力去弥补那个所谓的“短板”,走到人生终点时,你的木桶装满水了吗?
一只木桶盛水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定律”或“木桶理论”。
根据这个理论,木桶所有的木板都足够高时,木桶才能够盛满水;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增加最低木板的高度。
大家可以回忆下,从小到大,“哪里不足补哪里”这个学习理念始终霸占着我们老师、父母的头脑。
面对我们较差的学科,老师要么虚假地鼓励:“你肯定能学会,相信我!”要么无情地鞭策:“你一定没好好努力!”
父母更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一顿臭骂:“你看人家邻居小王,人家和你一样,长着一个脑袋两只眼睛,人家怎么能考100分!”
当我们用尽力气依然没有结果时,我们就深深陷入自我怀疑:难道我真是那个笨孩子?
于是一只只优秀的兔子被溺死在游泳池里!
美国人本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只能靠发挥自己的优势。
他在《哈佛商业评论》撰文指出:“精力、金钱和时间,应该用于使一个优秀的人变成一个卓越的明星,而不是用于使无能的做事者变成普通的做事者。”
在学习和工作上,我们是要承认“天赋”存在的!
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天赋,不必攀比,不用艳羡!就像玫瑰有玫瑰的芬芳,百合有百合的纯洁。“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怎么发现自己的天赋?
《现在发现你的优势》给出三个线索:
第一是渴望。你内心最渴望做什么,尤其是在你年幼时就渴望做的事情。这些内心的声音一定在不停地呼唤你,由于环境的限制被压抑在心底。
第二是学得快。如果你学一种新技能特别快,就充分说明你具有某种强大的才干。想想你是做数学题一点就会,还是写文章无师自通?
第三是满足。满足就是内心的愉悦感!你在刷了无数套数学试卷后,是否进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呢?
即便给出标准,很多人也无法一下子就发掘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领域。这个不要着急,慢慢来!
你看,鲁迅先生不也是到日本留学时,才放弃医学转入文学吗!
斯蒂芬·茨威格写在《人类群星闪耀时》里的一句话,“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读大学的意义不只在于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拓宽自己的眼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确定裨益终生的兴趣。如果你找到了真正属于你的兴趣,愿意终生为此努力,即使没有读完大学,你的人生也一定是丰满而有希望的。
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多多尝试,多多试错,用排除法来聚焦自己的天赋!
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诗人佛罗斯特告诉我们: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所以,倾听内心的渴望,寻找你自己的路!
一句话推荐书单:
1、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告诉你如何做自己!
2、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了解死亡,让自己生死无悔!
3、 纪伯伦《沙与沫》——这是唱给永恒的歌,生命、艺术、爱情和人性!
4、 克里希那穆提《重新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是智慧的开始!
5、 马库斯·白金汉《现在发现你的优势》——优势就是放大镜,让你成功倍增!
6、 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群星闪耀,谁不是一粒尘埃!
7、 弗罗斯特《弗罗斯特诗选》——现代田园之歌!
延伸阅读
大学生的就业趋势?
1.需求趋长、职位较多的行业
未来几年,计算机、通信、电子等信息类专业、生命科学、高新技术等行业人员需求大,大学生就业增长空间较大。
2.需求大体保持不变的行业
主要有机械类、材料类、外语类大语种、医学类、管理专业、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价格学、国民经济计划以及金融,财经等需求不会有大的增加,比较平稳。
3.需求趋降的行业
从行业上看主要是农、林、牧、渔、制造、建筑业,尤其是农林类毕业生就业仍然相对困难。
面对当前就业形势,大学生如何就业?
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
适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分析一下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就目前和预见的未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具体讲,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就业形势总体上依然严峻;
二是不同专业之间就业水平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工科和与高新技术、信息互联网技术有关专业就业比较充分;而开设院校教夺得专业,因为超出市场的需求,就业存在很大的困难。
三是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产业结构的提升,企业对本科毕业等技术人才的需求将会逐步增加。
四是随着我国第三产业占比的不断扩大,以金融为主的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将会更强,财经、管理、政法等专业的就业将会变得比较容易。
五是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将会大受欢迎,就业更容易,待遇提高得会更高。
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措施?
1.对于大学生,大学期间还是要好好学习,只有学好专业知识,取得好成绩,才能更加容易找到好工作
2除了学习以外,大学生还应该多参加课外活动,各类竞赛,加入社团或者班委会、学生会等,这样的话,就会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3对于学校来说,对于大学生就业,首先要做好前期的教育工作,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大学生建立职业规划
4学校也要加强对大学生学习情况的监管,虽然,大学期间,学习已经没有像高中学习那样了,但是,学校应该通过监管让大学生好好学习,平日里多进行日常考勤,考试时,试题不要太简单,禁止老师画重点等等
5开展就业讲座,邀请近几年就业比较好的毕业生为在校生作报告,为在校生的职业选择做以参考
6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就业面试大赛,让大学生能够提前感受一下就业面试的氛围
7学校还应该加强引导,除了正常找工作以外,可以参加其他的考试,比如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
8另外,大学毕业入伍参军也是一个好的途径,大学毕业生可以通过入伍参军,解决就业问题
9当然,学校也可以鼓励部分学生考研,通过考研,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能轻松一些
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式还是很严峻的,尤其是这两年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比较疲软。而大学生好多都是当王子公主养大的,对社会对工作都没什么责任心,这些现象让很多企业也是对大学生望而却步,不过高学历名牌大学生还是很受大企业欢迎的。不管什么情况,都要做好准备,没有一份工作不辛苦,既然工作就得准备牺牲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