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仪之争和国本之争?
嘉靖朝的“大礼仪之争”和万历朝的“国本之争”,是士大夫们为了维护礼制而做出的极力斗争,虽然封建礼制在今天看来是一种迂腐的制度,但是在封建社会它就是维护国家有序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离开了礼制就混乱了尊卑,礼制对于熟读《四书五经》,遵守封建伦理道德的士大夫来说,礼制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这些斗争中的绝大部分就是在维护礼制,这也是士大夫冒死进谏的最主要的原因。
延伸阅读
1603年我国的重大历史事件?
1603年,癸卯年(兔年),明万历三十一年。这一年,震动朝野的妖书案发生。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妖书案由国本之争引起的党争。这一案件虽然不了了之﹐却充分暴露出明末朝廷中党争的激烈。妖书案与伪楚王案、劫杠案共称“楚宗之乱”或“楚宗之争”。
妖书案以皦生光受冤而死结案,一方面暂时结束了人人自危的混乱局面,另一方面也使门户之争愈演愈烈,党争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成为明代政治的一大顽疾。
三王并封指的是什么万历十五年?
三王并封指的是明朝的时候,万历帝想将三个儿子(朱常洛 、朱常洵 、朱常浩)一起封王,然后在这三个人里面选太子。看见朱常洛这个老倒霉蛋被封,应该就知道要讲“国本之争”了,同时也是“国本之争”持续了16年,其实这件事情说白了也就是皇上和臣子选择太子的人选不同,双方都不肯让步结果就一直僵持着。
一 、传承千年的继承制度
古代皇室有很大一部分选择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而朱常洛呢的确是万历帝的第一个儿子,不过因为母亲是都人(下人、宫女)所以一直不被待见,但是当时皇后肚子一直没有动静,再加上明朝一般都是几岁就开始立太子的习俗,所以朱常洛应该是铁板上的太子,剩下的俩弟弟没资格跟他争,但是万历帝就是不喜欢他,不想让他当太子,这才有了三王并封,而大臣这边呢认为先祖之法不可废,非得拥立朱常洛为太子。
二、前仆后继,宁死不屈
这个时候可能觉得万历帝真废物连大臣都控制不了,自己选儿子当太子还得别人插嘴,谁插嘴就杀了谁不就行了吗。万历帝的确也这样干了,该杀的杀,该贬的贬,实在动不了的也是调离位置,但是架不住这些大臣不要命啊,前仆后继宁死也要把朱常洛推上太子的位置,从内阁大学士到六部的官员轮流上前,朱常洛能撑16年实属不易了。
三、最后还是屈服了
朱祁镇、朱祐橖这些老前辈吃奶的时候就被封太子了,而朱常洛的孩子都到吃奶的年龄了,他还没个正式的封号,真应了那句话皇上不急太监急,朝廷大臣为了册立太子的事情都快急疯了,不过朱常洛还真的谢谢这些大臣,终于在他20岁的时候被封了太子。
万历立国本对国家的影响?
影响:
一, 文官集团的“傲骨”,皇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万历十一年,紫禁城里降生了一个男婴,他就是万历皇帝的长子朱常洛,可是似乎皇帝对这个长子一点也不喜爱。直至万历十四年,这个关于如何定义这个皇子的地位,引发了一场皇权和文官集团之间持续了长达三十余年之久的博弈,这也就是国本之争。
万历皇帝想立为太子的是和自己所喜爱的郑贵妃所生的孩子朱常洵,而不是一时临幸宫女王氏所生下来的长子朱常洛。
自古以来,中国便是嫡长子继承制,而万历皇帝想要废长立幼,无疑是向这一祖制和传统发起了挑战,自然不能被受儒家经典熏陶和程朱理学影响的文官集团所接受。明朝时期程朱理学被推上了顶峰,而程朱理学极力强调的便是,臣子气节,品行兼修。再将忠君爱国,仁义礼智信等道德的规范加以融入,读书人受到其影响,便都会有一种,国家兴亡,在我一身的感觉。
他们会有着极为强大的社会,历史责任感,面对强权他们也会敢于说出真实的话语。哪怕他们所面对的人是皇帝。因此,他们认为皇帝的这种行为完全违背了传统和祖训,作为饱读圣贤书的人,他们有义务“规劝”皇帝回到他们认为正确的轨道上来。而正因为这样,皇权和文官集团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二, 万历皇帝厌倦朝政,从此不在上朝听政?
三, 缺少皇权的制约,朝政失控党派丛生,大明最大的危机产生???
在万历皇帝怠政后,本就不太明朗的朝局和政党,因为失去了皇权的制约开始了,文官集团内部开始分化。在争国本一事上面,文官集团一同向皇权发起了挑战,但是在万历皇帝选择了怠政后,他们因为没有了共同的挑战目标,文官集团开始为了各自政党的权益开始分化。
最为著名的便是在国本之争中,内阁大学士顾宪成受到波及被革职返乡,从而置办学院开始讲学,这也是后世鼎鼎大名的东林学院,而前来听讲的学生,均以抨击时政的弊端,要求广开言路为自身的目标。是为东林党,而东林党的攻击目标多为其他各种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其他政党,自此明末的党政也就此拉开了序幕,大明王朝的元气便在这种不断地内耗中完全的流逝着。
再加上万历皇帝的怠政,司礼监的权力逐渐的变大,太监又一次掌握了朝政大权。而那些被东林党所打压的,浙党,楚党,齐党等一一依附到宦官集团的头上,从而形成了一个臭名昭著的政治党派:阉党。
从上述三点可以看出,国本之争给大明带来的影响无异于一次多米诺骨牌效应,文官集团看似从伦理道德的高点制约了皇权,但是随后缺少了皇权的制衡,文官集团的为了各自的利益产生内耗就显得无法避免。大明王朝的朝政就此陷入了一片混乱,这种影响从朝堂开始逐步影响到了,军事,民生等各个方面,从而加速了大明的灭亡。
如何看待明朝的国本之争呢?国本之争有何意义?
影响很深远,实际上“国本之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该拥立朱常洛还是朱常洵为太子的争论,它演变到后期已经发展成为“臣子和皇帝”的势力角逐,影响了后面三位皇帝的政治格局,君权至上的年代皇帝的权力是不是真的毫无制衡?而大臣是不是真的一切都要以皇帝马首是瞻?“国本之争”实际上给出了答案,它的意义是非凡的,我们都知道明清两朝是君主集权的最高峰,皇帝的权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在一切大事都需要皇帝予以裁决的情况下,万历皇帝却无法逾越礼制把朱常洵设为太子,这说明臣子也有他们的底线,皇帝也并非可以为所欲为。“国本之争”的第一层影响“国本之争”前前后后持续十五年才落下帷幕,最终以万历皇帝的妥协而结束,并且还是在李太后的干预下,朱常洛最终才被册封为太子,这预示着君权实际上已经被削弱,明朝的文官的力量无形间得到了壮大,形成“君弱臣强”的局面。
明朝官僚最大的群体就是“东林党”,但是我们可以透过嘉靖皇帝的“大礼议”事件得到启发,嘉靖皇帝通过铁腕手段强力打压群臣,君权赢得胜利,让嘉靖在二十年不上朝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强而有力的掌控群臣。但万历皇帝的妥协却意味着群臣拥有了逼迫皇帝妥协的资本和底气,因此,自万历皇帝以后,裁决权实际上已经从皇帝手中被分流了一部分至臣子手里,在很多问题上皇帝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决定,也就不难怪崇祯皇帝死的时候为什么说“然皆诸臣误朕”。
“国本之争”的第二层影响在“国本之争”期间,还发生了著名的“宫廷三大案”,这三大案的源头是“国本之争”,不过这三大案的本质却是以郑贵妃为首的后宫势力、皇帝以及大臣三方力量的相互角逐。“国本之争”的主角明光宗朱常洛登基仅仅一个月就因吞食“红丸”而驾崩,明光宗的死实际上就是因为群臣耽误病情导致,这其中当然也有郑贵妃的影子。如果说“宫廷三大案”是后宫郑贵妃为了进一步独揽后宫权力,甚至培养李选侍进一步染指朝政,那么在同后宫势力对抗的过程中,整个明朝群臣的胜利虽然进一步捍卫了君权,但实际上更进一步的增强了群臣的政治力量,而这又导致天启皇帝利用宦官来钳制文官群体,但是却又让宦官做大。“国本之争”从万历皇帝开始,它的影响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才结束,使得明朝的政治越发腐败和无能,国家大事逐渐沦为政治角逐的斗争,从而让明帝国一步步走向灭亡。
“国本之争”对明朝的影响必然是深远的,它从根本上动摇了这个帝国的政治稳定和平衡,由此使明朝晚期进入愈演愈烈的党争之中,从此朝纲败坏,国家大事束之高阁,或沦为政治角逐的意气之争。可以说,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中,“国本之争”带来的后续影响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