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纳米粒子属于生物材料吗?
磁性纳米粒子属于生物材料。
磁性纳米粒子是纳米级的颗粒,一般由铁、钴、镍等金属氧化物组成的磁性内核及包裹在磁性内核外的高分子聚合物/硅/羟基磷灰石壳层组成。最常见的核层由具有超顺磁或铁磁性质的Fe3O4或γ-Fe2O3制成,具有磁导向性(靶向性),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可实现定向移动,方便定位和与介质分离。
最常见的壳层由高分子聚合物组成,壳层上偶联的活性基团可与多种生物分子结合,如蛋白质、酶、抗原、抗体、核酸等,从而实现其功能化。
因此磁性纳米粒子兼具磁性粒子和高分子粒子的特性,具备磁导向性、生物兼容性、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活性基团和一定的生物医学功能。
延伸阅读
纳米磁功能复合材料的定义?
纳米磁功能复合材料是以树脂、橡胶、陶瓷和金属等基体为连续相,以纳米尺寸的金属、半导体、刚性粒子和其他无机粒子、纤维、纳米碳管等改性剂为分散相,通过适当的制备方法将改性剂均匀性地分散于基体材料中,形成一相含有纳米尺寸材料的复合体系,这一体系材料称之为纳米磁功能复合材料。
为什么磁性纳米材料可以表面改性?
纳米碳酸钙由于其粒子纳米化,具有优良的性能,但是其应用于有机介质中存在两大缺陷:一是纳米碳酸钙为表面亲水疏油的无机材料,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差,与有机体的亲和力差,容易形成团聚体,直接应用效果不好,导致材料性能下降;二是纳米碳酸钙粒径小,表面原子数多,表面能大,粒子之间相作用力强,容易形成纳米碳酸钙粉体的团聚。随着纳米碳酸钙使用量的增大,这些缺陷更加明显,过量的填充会使得材料无法使用。
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改性手段和工艺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使其表面能降低,分散性增大,使其表面亲油,成为活性纳米碳酸钙。
纳米碳酸钙改性方法:
目前,用于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的方法主要有:表面包覆改性、微乳液改性、高能表面改性、机械化学改性法及局部化学反应改性。
纳米微晶磁性材料主要优点?
纳米微晶磁性材料主要优点是:具有高磁导率、低损耗、高饱和磁化强度,己广泛应用于开关电源、变压器、传感器等,实现器件小型化、轻型化、高频化以及多功能化。
依据磁性纳米材料物理化学特性与尺寸、结构、形貌的微观关系,设计出适合应用需求的具有优越性能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