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精神12字是什么 塞罕坝事迹简介故事简短

塞罕坝精神12字是什么?

塞罕坝精神主要为12个字:“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使命在身 接续拼搏甘奉献,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一定要让荒原披上绿装。不畏艰苦 奋斗创新不停步,从拓荒植绿到护林营林,塞罕坝人从未停下创业的脚步。绿色发展 赓续初心铸忠诚,荒原变成森林,森林换来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的根基。

党员干部当有塞罕坝精神,积极响应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号召,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奋进力量,艰苦奋斗,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在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书写不愧于时代的新答卷。

塞罕坝的简短故事?

1955年来,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徒手种下112 万亩人工森林,将森林覆盖率提高至80%。从1 棵树到112 万亩,从一大片荒漠变成一大片森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延伸阅读

塞罕坝位于河北承德市围场县北部。早年,这里曾是清王朝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被砍伐殆尽。到新中国成立之初,过去的原始森林已变成“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百年间,塞罕坝由“美丽高岭”退变为茫茫荒原。专家在考察荒芜的塞罕坝时发现了一棵年逾200岁的“功勋树”,成为“塞罕坝能种树”的标志,到今天,塞罕坝形成了1400000亩的机械林场,这是奇迹产生的地方,也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不怕苦不怕难的伟大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和典范。塞罕坝精神的核心是对党绝对忠诚。塞罕坝林场几代党员干部和职工始终忠于党,忠于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他们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践行着对党的绝对忠诚,用生动实践深刻诠释了对党绝对忠诚的内涵。塞罕坝精神是推进绿色发展的不懈追求,推进绿色发展要落实到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变革上、落实到生态环境支撑区打造上,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美丽中国形象的发力点。塞罕坝精神是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勇于直面困难,矢志艰苦奋斗,塞罕坝林场的成功,是在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中取得的。面对高寒、高海拔的恶劣自然条件,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不仅克服了吃、住、行、医等生活难题,而且攻克了一项项技术难关。塞罕坝精神是久久为功的执着信念,是一曲忠于使命、无私奉献的壮歌,也是一部持之以恒、不懈奋斗的传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必须像塞罕坝人那样,久久为功,一茬接着一茬干,坚定不移、持续发力,握牢“交接棒”、跑好“接力赛”,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