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快速的情况下,网上人均年收入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的都有。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正达到小康生活的又能有多少呢?
“小康”指处于温饱与富裕之间,即“中产”或中等财富(来自百度词条),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中层次的较好满足,高层次的追求难以达到。
所以首先衣食住行肯定不用担心吧?没有啥经济的压力,对于稍微高质量的非必需品消费可以稍微硬硬头皮买下,比方说一个星期去好点的餐厅搓一顿,一年出去旅游一次。这些简单的满足估计现在很多家庭都能实现。
小康一词,首次出现于1979年左右,当时的口号便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进入小康社会,然后再采用先富再后富的方法,让全民都富起来。不可否认,在当年甚至是现在来讲,全民奔小康一直都是普通老百姓的梦想。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真正奔小康的家庭,却并不是很多。如果非要用数据来形容的话,那也逃不过传说中的“二八定律”,即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也就是说,应该只有20%的人进入了小康水平。
每个人对小康生活都有不同的见解,理解。我在网上找了一通,发现小康生活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更改的。
你们可以参考下
4口之家,上世纪50年代,每月收入80元算小康;60年代每月收入120元算小康之家;70年代月收入和60年代持平;80年代,每月收入200元算小康;90年代,每月收入1000元算小康之家;进入21世纪;每月收入要达到6000元才算小康之家。目前在我国,除了公务员,工薪阶层80%以上达不到小康水平。也有人说小孩能上各种补习班,能有资金供孩子出国留学,才能算是小康家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