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状: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高速发展,2020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较2019年增加了0.7万所,同比增长1.3%,2021年较2020年小幅减少,2021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较2020年减少了0.78万所,同比减少1.45%,在未来,国际竞争的焦点是人才资源,决定人才资源的质量实质在于教育。
趋势:未来教育网络化、教育社会化、高等教育产业化将是未来中国教育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教育必须适应发展形势,才能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培养符合信息化发展的新型人才。未来社会里,各方面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教育唯有以更为迅猛的速度前进,不断推陈出新,按需培养人才,才能迅速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才能把握住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延伸阅读
中国的教育存在什么弊端?
一,功利化太强。过分强调分数和专业技术的教育,忽视人的品德教育。
二,考试标准化。抹杀了人的创造性思维。
三,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训练。造成大批量的学生都是高分低能。
四,教育产业化,造成学生的商品化,工具化。现在的学生就像商品一样被格式化生产出来,缺少个性,没有个性特征,就没有创造能力,创新能力。
中国教育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一个方面,从数量看规模。经过70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建起了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我给大家讲三个数。一个数,现在我们有各级各类学校51.9万所。第二个数,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第三个数,各级各类专任教师1670多万。这三个数说明我们发展取得的成绩。
第二,从质量看水平。经过70年的努力,我国现在教育总体水平已经跃居世界中上行列。我以高等教育为例,也给大家讲四个数,四个60%。一个是,我们国家高层次人才60%以上集聚在高等院校。第二个是,我们国家基础研究和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60%以上是由高校承担。第三个是,我们国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60%以上建在高校。第四个是,国家科技三大奖60%以上是由高校获得的。这是重要的综合国力。这是从质量看水平。
第三,从结构看功能。经过70年的努力,我们现在已经建立起了功能完善、学科匹配、结构适宜的教育体系。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支撑贡献。70年来,教育为国家培养了两亿七千万接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各类人才。我们国家新增劳动力中有48.2%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13.6年。这是很重要的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
第四,从开放看影响。经过70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现在已经成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的主力军之一。无论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来看,我们对外开放的水平都在不断扩大。基础教育的质量水平和特色,得到世界认可。我们的教材走出了国门,在PISA比赛中每一次我们都取得了好成绩。现在我们国家是世界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亚洲第一的留学目的国。我们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地提升,已经成为本科工程教育学历资格互认的《华盛顿协议》的成员国。
第五,从制度看保障。我们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建立了大中小学相衔接的思政工作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支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投入保障机制。我们从2012年开始,实现了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4%的目标,从那开始,连续七年保持在这一水平上。2018年,全国教育投入总量4.6万亿,和建国初比,年均增长13.4%,增长幅度是很快的,教育支出已经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这些制度保障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总体来说,70年的发展,确实波澜壮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工作者交出了一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