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什曼原虫包括哪些?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泛指利什曼虫属的锥体虫科原虫,是一种会引起利什曼病的寄生虫,在旧大陆的传播过程中是利用一种白蛉属的沙蝇为媒介,在新大陆的传播媒介则为沙蝇属(Lutzomyia)的沙蝇。
利什曼原虫的主要宿主为脊椎动物,常见的感染对象包括蹄兔目、啮齿目、犬科、和人类。全世界有88个国家报告过利什曼原虫症的病例,感染人数达1,200万人。
在我国流行的是杜氏利什曼原虫(L.donovani),它能引起黑热病,又名黑热病原虫。
根据传染源不同,我国黑热病在流行病学上大致分为三种不同类型:
(1)人源型(平原型)。分布在黄淮地区的苏北、皖北、鲁南、豫东及冀南、鄂北、陕西关中和新疆南部的喀什等平原地区。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以青少年为主,犬很少感染。传播媒介为家栖型中华白蛉和新疆长管白蛉。这类地区黑热病已被控制,近年未再发现新病例,但偶可发现皮肤型黑热病。
(2)犬源型(山丘型)。分布于甘肃、青海、宁夏、川北、陕北、 冀东北、辽宁和北京市郊的山丘地区。人感染主要来自病犬。患者散在,绝大多数患者为儿童,婴儿的感染率较高。传播媒介为野栖型中华白蛉。这类地区为我国黑热病的主要流行区。
(3)自然疫源型(荒漠型)。多分布在新疆和内蒙古的某些荒漠地区,在某些动物中流行。患者主要见于婴幼儿,2岁以下患者占90%以上。进入这类地区的成人常患淋巴结型黑热病,病例散发。传播媒介为野栖蛉种,主要是吴氏白蛉,其次为亚历山大白蛉。动物宿主迄今尚未查明。
对病犬应做到早发现、早捕杀。积极开展对荒漠地区的疫源分布和保虫宿主的调查,是防治工作中重要环节,其防制对策需研究完善。根据传播媒介的生态习性,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当对策。用溴氰菊酯滞留喷洒,对家栖或近家栖的长管白蛉杀灭效果较好。同时应加强个人防护,减少并避免被白蛉叮咬。
延伸阅读
利什曼原虫的中间宿主是什么?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泛指利什曼虫属的锥体虫科原虫,是一种会引起利什曼病的寄生虫。
在旧大陆的传播过程中是利用一种白蛉属的沙蝇为媒介(中间宿主),在新大陆的传播媒介则为沙蝇属(Lutzomyia)的沙蝇。 利什曼原虫的主要宿主为脊椎动物,常见的感染对象包括蹄兔目、啮齿目、犬科、和人类。全世界有88个国家报告过利什曼原虫症的病例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介绍?
杜氏利什曼原虫是一种专营寄生生活的单细胞低等真核生物,其生活史包括寄生于媒介昆虫白蛉消化道内的前鞭毛体期和寄生于脊椎动物单核吞噬细胞内的无鞭毛体期,能引起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内脏利什曼病。